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元史》記載元朝皇帝也是穿龍袍的,為何畫像是蒙古裝

《元史》記載元朝皇帝也是穿龍袍的,為何畫像是蒙古裝

《元史》上的這段話沒說錯,元代確實有像漢唐宋明一樣的漢式的「冕服」,冕服是很莊重的場合,一般都很素雅,「青表朱里」,就是說外面一層是青色,裡面一層是紅色,然後四周用「雲龍」裝飾,冠前下垂十二旒,這是典型的漢式冕旒。因此元代在服飾上其實是接受了中原漢地的傳統的, 你去看大駕鹵薄圖就可以看到,元代的正式禮儀活動中的服飾跟宋朝很像,甚至今天都可以用它來複現宋代的風采。這一點跟清朝不一樣,清朝徹底放棄了漢式的冕旒制度,在滿族衣冠的基礎上設計了一套新的冕服系統。

當然仔細看這幅圖,有些人是唐宋的打扮,有些人是元代特別的蒙古式的衣冠。所以《元史》講本朝的服制,「近取金宋,遠法漢唐」,「參酌古今,隨時損宜」,總體思想就是既要體現「大元」是漢唐宋的繼承者,又要體現「國制」(就是蒙古入主中原),簡單地說就是一個大雜燴。

具體到皇帝的冠服制度,元代按照漢唐宋的傳統,有冕服、有常服、有朝服等等,題主舉的《元史·輿服志》上的那段話就是「冕服」的。不過要注意的是,冕服不是一般衣著,而是最高等級的祭祀用的禮服,皇帝一般在祭祀天地時才穿,平時是不會穿的。現在留下的元代帝王的畫像都是畫的日常生活的標準像,所以我們都沒有見到畫成冕服的打扮元代皇帝的畫像,沒有畫像,不等於沒有,有冕服也不等於天天要穿。

我們一般看到的元代皇帝的畫像是這樣的:

這是傳世的忽必烈的畫像,他沒有穿「冕服」(再說一遍,不是沒有冕服,而是日常生活中不穿,漢唐宋明都是一樣的,所以電視上經常穿著冕服出來逛的皇帝都是現代人的想像罷了。元代皇帝的常服叫做「質孫」,這種服裝上衣與下裙相連,衣袖比較緊,下裙則較短,便於騎馬打獵,元朝皇帝日常生活大多穿成這樣,同時百官也是,有朝服,也有這種蒙古式的「質孫」服。是蒙古族的服裝經過改良後的皇帝的常服,其實大部分的蒙古人的服裝跟這個也差不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史鑒心 的精彩文章:

作為民族服飾的漢服那麼美,為何很少人穿,原因很簡單

TAG:知史鑒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