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些盛產奧斯卡影帝影后的電影,你一定要看!

這些盛產奧斯卡影帝影后的電影,你一定要看!

昨日,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榜單終於出爐,《水形物語》以 13 項提名領先,《敦刻爾克》和《三塊廣告牌》則分別獲得 8 項和 7 項提名,緊跟其後。

各項提名與人們預測的都差不多,各選手實力相當,就看誰能笑到最後,捧得大獎歸了。

具體榜單看文末,鵝叔給你整理好了。

今天要說的其實不是奧斯卡,而是能誕生奧斯卡獎的電影--傳記片。

這類電影通常是影帝影后出現幾率最大的,你看本屆奧斯卡影帝就把提名給了扮演丘吉爾的加里·奧德曼。

而正在影院上映的另一部影片《第一夫人》,主演娜塔麗·波特曼也是去年奧斯卡影后的提名者。

因為傳記片對演員的人物塑造能力要求很高,也是演員最容易飆演技的地方,所以角色會格外出彩!

下面,鵝叔就整理了11部人物傳記電影,帶你們看看什麼才是神演技?

第一夫人

Jackie

這位「第一夫人」,就是歷史上極具話題性的傑奎琳·肯尼迪。

看到肯尼迪這個姓氏,你一定馬上就想到了著名的「肯尼迪遇刺事件」。

所以這部《第一夫人》讓我期待,它並沒有單純講述一個知名女性的生平成長,而是聚焦於統約翰·肯尼迪遇刺後,傑奎琳·肯尼迪如何度過艱難的四個日夜。

電影的英文名叫《Jackie》,現在我們也不難理解這個名字的深意了:

她是總統夫人,她也是普通的妻子和母親。

她在公眾面前展現著勇氣與鎮定,而在電視轉播之外,她也情緒失控,無法冷靜。

去掉肯尼迪這個姓氏,這只是一個名叫Jackie的女人的故事。

任何知名人物,在我們的視野之外,都有普通人的情緒與掙扎。

這也是傳記電影讓人著迷的地方。

除了正在上映的《第一夫人》,鵝叔還想給大家推薦這10部傳記電影,涵蓋了政治人物、企業家、演藝明星等不同知名人物的故事。

讓我們通過這些電影,感受他們的另一面。

傳奇企業家

史蒂夫·喬布斯

Steve Jobs

喬布斯,毫無爭議,他就是當代傳奇。

要講喬布斯的故事,該怎樣表達?

或許是從他在小車庫裡和朋友琢磨電腦開始說起,成立蘋果公司,經歷大起大落,推出那幾款驚世駭俗的產品,直到生命結束。

法鯊版本的喬布斯電影,由三個故事組成:

1984年第一台Mac電腦的問世。

喬布斯離開蘋果後創立NeXT電腦公司。

2001年蘋果首次推出iPod。

每一個重大事件背後,都是喬布斯與工作夥伴,與女兒之間的故事。

我們使用了各種蘋果產品,聽了無數喬布斯傳奇,是時候好好看一看他的人生了。

或許看完之後,你對手上的這個iphone,會有不同的感覺呢。

著名政治人物

鵝叔想把兩部電影放在前面介紹:《鐵娘子:堅固柔情》、《女王》。

這兩部電影上映之時,兩位故事主角依然健在。

而兩個人同時選擇了拒絕觀看。

究竟是怎樣的兩部電影?鵝叔帶你看。

鐵娘子:堅固柔情

The Iron Lady

故事主角是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女首相:撒切爾夫人。

很典型的傳記片,比較完整地敘述了撒切爾夫人的政治生涯。

從她罹患老年痴呆症開始,回憶了如何考入牛津大學,競選議員,獲得愛情,成為保守黨魁,坐上首相位置後在複雜政治局勢中斡旋。

既有平凡的女性角色生活,也有血脈噴張的政治場面。

對於這樣一個女政治家,我們想看到的,正是她如何打開強大的氣場,在男人佔大多數的世界裡表現出領袖的智慧與氣度。

以及在這背後,她的「女性化特質」。

這裡面還提及了很多近現代歷史事件,代入感還是比較強的。

至於撒切爾夫人本人及家人拒絕觀看,也不難理解。

用105分鐘來表現一個人,總是不完整的。這個銀幕上的撒切爾,也只是部分觀眾喜歡的形象罷了。

女王

The Queen

「超長待機」的英國女王,一生的故事可就太多了。

《女王》這部電影,將她與另一位王室傳奇女性聯繫在一起:黛安娜王妃。

在黛安娜車禍去世後的一周,女王與英國王室、新任首相托尼?布萊爾,將如何處理群情激奮的局面,正是這部電影所要講述的故事。

這個故事角度選取得刁鑽又高明。

比起看一位天生王室血統公主的成長故事,觀眾更願意看到在新時代、熟悉的事件背後,高高在上的那個人如何處理自己的家務事。

英國女王本人不看這部電影,因為這是她人生里非常糟糕的一周,不想看到別人來扮演。

看來,這部電影里有幾分真假,我們也是很難知曉了,但總算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女王。

表現已不在世的人物,壓力大概就小一些了。鵝叔接著送上四部電影。

國王的演講

The King"s Speech

這位國王,就是現任英國女王的父親,喬治六世。

作為普通人,真的很難相信需要經常出席公眾活動的王室成員會患有口吃。

而在成為國王之前的約克郡公爵,因為口吃,無法發表演講,導致他接連在大型儀式上丟醜。

此時,神奇的語言治療師上線,用音樂療法讓公爵逐漸克服心理障礙。

而成為國王后,如何在二戰前發表鼓舞人心的演講,就成為了整個故事的高潮,也就是電影海報所表現的場景了。

拋去國王的身份,這個故事本身也是個不錯的勵志範本。從口吃到流利演講,即使是普通人,也要克服難關。

更何況是如此重要的公眾人物,需要面對更重的壓力與期待。

再加上這些都並非虛構,更加讓人感慨。

所以我很喜歡這個故事,即使是名留歷史的人,也會有自己的掙扎。

這不僅不會破壞形象,反而讓人心生敬意。

林 肯

Lincoln

《林肯》同樣也從一件事情來表達他的個性、貢獻、政治理想。

在美國近代歷史中,內戰、廢除奴隸制是非常重要的事件。而推動廢奴的,正是亞伯拉罕·林肯總統。

推動廢奴的四個月,也是林肯生命的最後四個月。這場比內戰更艱苦的戰役,使他一直走在痛苦的邊緣:

是獲得妥協的和平,還是堅守內心?是結束奴隸制,還是結束戰爭?

這樣的電影讓人內心澎湃。各式人物,各種利益衝突;智慧地斡旋,激昂地表達;從熟悉的事件里,看到的是一個人如何改變國家與世界。

從故事到演技,讓人忍不住眼淚。

貝隆夫人

Evita

伊娃·貝隆,傳奇的阿根廷「第一夫人」。也許你對她不了解,但一定知道那首著名的《阿根廷別為我哭泣》。

貝隆夫人的傳奇在於,命運足夠曲折。

底層歌手出身,在陌生的城市裡一無所有,靠著美貌擠入上流社會,結識一生所愛,走上政治舞台。

這不就是大家都愛的「灰姑娘」式故事么。

只是生活不像童話,王子和公主能以幸福生活作為結尾。

成為貝隆夫人後的伊娃,要面對風雲變幻的政治局勢,要為窮人謀求利益,33歲便離開了世界。

《阿根廷別為我哭泣》,就是對這位「阿根廷玫瑰」最美的紀念吧,就連當時的阿根廷總統,都借出了陽台讓麥當娜表演高歌一曲的片段,可見其地位了。

就如黛安娜一樣,人民會永遠記得美麗與善良。

至暗時刻

Darkest Hour

《至暗時刻》,真是今年極可惜的一部電影——好片子沒有火起來,總是讓人心有不甘。

我甚至希望它能和《敦刻爾克》同期上映,雖然在各種大片的夾擊下,也不是一個好檔期。

但《至暗時刻》絕對是《敦刻爾克》最好的前傳。

真正的整容級演技,政治手腕教科書,奧斯卡水準的故事與製作。從哪方面來說,都是值得一看的好電影。

這種煽情、熱血、又能讓人自覺接受的主旋律,太棒了。

今年的奧斯卡影帝,有戲!

時代的女性

香奈兒

Coco Chanel

Chanel,一個令姑娘們著迷的品牌。雙C logo的背後,是一位堅強、獨立、叛逆女性的故事。

如今的香奈兒是奢侈品,而它的創始人卻出身底層。

從出生起就是私生女,六歲母親去世,22歲在咖啡廳當歌手,從帽子店起家,開到時裝店,最終影響市場界的品牌香奈兒誕生。

可可·香奈兒是具有爭議的女性。她一生沒有結婚,第一家女帽店、時裝店由不同男性資助開設。

而她的價值,也在於這些「反叛」。

脫離所謂的女性命運,追求自己的興趣並將之變為事業。穿起褲子,剪短長裙,在時裝里開展平權。

她的名言鼓勵著一代又一代女性:「華麗的反面不是貧窮,而是庸俗」、「優雅是內外皆美」。

希望你對香奈兒的喜歡,更多地是因為這股精神。

我與夢露的一周

My Week with Marilyn

瑪麗蓮·夢露,太有故事的女性了。她的性感、個人生活、死亡之謎,至今還是傳說。

如果和這樣的女人共度一周,會是怎樣的心情?

本片以英國青年科林·克拉克的視角,講述了他與夢露度過的一周。這是不是確有其事並不重要,鎂光燈外的夢露,的確讓人印象深刻。

這句話很好地概括了這種狀態:

這一版本的夢露,外形並不是最還原的,這反而使人更關注演技。

既性感,又天真,精緻的外表下是神經脆弱和抑鬱症。

她是男人的幻想,她似乎就為鏡頭而生,但她的掙扎,我們也只能通過傳說和電影猜測而已。

看完電影,再看著這張臉,越是美,就越心生惋惜。

阮玲玉

「我一死何足惜呢?不過是人言可畏,人言可畏。」於是,25歲的阮玲玉便香消玉殞。

16歲到25歲,一生最美好的年華留在了銀幕上。生活悲苦,她便將這種感知痛苦的能力獻給了電影。

感情太豐富的人,總會為愛自苦。張達民、唐季珊、蔡楚生,阮玲玉短暫的一生因這三個男人徒增曲折。

是愛殺死了她,還是輿論、社會、時代殺死了她?「人言可畏」四個字,細思極恐。

這部電影值得看,它記錄了張曼玉最美的時期之一。阮玲玉的原片與張曼玉的電影片段不斷交織,留下了最立體的一代名伶。

真是人言可畏,命運可嘆。

傳記電影,很多都不是快樂的故事。

他們或要承受不幸,或走向讓人感嘆的結局。

當我們以「上帝視角」,從影像里回顧他們的一生,或是人生中的某個故事時,總會發現未知的一面。

這種未知讓人好奇,讓人驚喜,讓人感動,讓人悲傷。

而扮演這些知名人物的演員,要從外形上無限接近,演技上無限領悟、感知、代入,最終的呈現還並不能讓所有人滿意。

但最終的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影片,往往都出現在這些電影里。

大概是因為,真實最動人。

人的故事,就是如此有魅力。

附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名單:

最佳影片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至暗時刻》

《敦刻爾克》

《逃出絕命鎮》

《伯德小姐》

《霓裳魅影》

《華盛頓郵報》

《水形物語》

《三塊廣告牌》

最佳導演

吉爾莫·德爾·托羅《水形物語》

格蕾塔·葛韋格《伯德小姐》

克里斯托弗·諾蘭《敦刻爾克》

喬丹·皮爾《逃出絕命鎮》

保羅·托馬斯·安德森《霓裳魅影》

最佳男主角

提莫西·查拉梅《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丹尼爾·戴-劉易斯《霓裳魅影》

丹澤爾·華盛頓《羅曼先生,你好》

加里·奧德曼《至暗時刻》

丹尼爾·卡盧亞《逃出絕命鎮》

最佳女主角

莎莉·霍金斯《水形物語》

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 《三塊廣告牌》

梅麗爾·斯特里普《華盛頓郵報》

瑪歌特·羅比《我,花樣女王》

西爾莎·羅南《伯德小姐》

最佳男配角

克里斯托弗·普盧默《金錢世界》

威廉·達福《佛羅里達樂園》

理查·詹金斯《水形物語》

山姆·洛克威爾《三塊廣告牌》

伍迪·哈里森《三塊廣告牌》

最佳女配角

瑪麗·布萊姬《泥土之界》

絲利·曼維爾《霓裳魅影》

阿麗森·詹尼《我,花樣女王》

勞里·梅特卡夫《伯德小姐》

奧克塔維亞·斯賓瑟《水形物語》

最佳改編劇本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災難藝術家》

《金剛狼 3》

《茉莉的牌局》

《泥土之界》

最佳原創劇本

《大病》

《水形物語》

《逃出絕命鎮》

《伯德小姐》

《三塊廣告牌》

最佳攝影

《銀翼殺手 2049》

《至暗時刻》

《敦刻爾克》

《泥土之界》

《水形物語》

最佳服裝設計

《美女與野獸》

《至暗時刻》

《霓裳魅影》

《水形物語》

《維多利亞與阿卜杜勒》

最佳剪輯

《三塊廣告牌》

《極盜車神》

《敦刻爾克》

《我,花樣女王》

《水形物語》

最佳化妝和髮型設計

《至暗時刻》

《維多利亞與阿卜杜勒》

《奇蹟男孩》

最佳原創配樂

《三塊廣告牌》

《水形物語》

《霓裳魅影》

《敦刻爾克》

《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

最佳原創歌曲

「Mighty River」《泥土之界》

「Mystery of Love」《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Remember Me」《尋夢環遊記》

「Stand Up for Something」《馬歇爾》

「This is Me」《馬戲之王》

最佳藝術指導

《美女與野獸》

《敦刻爾克》

《銀翼殺手 2049》

《水形物語》

《至暗時刻》

最佳音效剪輯

《極盜車神》

《銀翼殺手2049》

《敦刻爾克》

《水形物語》

《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

最佳音響效果

《極盜車神》

《銀翼殺手 2049》

《敦刻爾克》

《水形物語》

《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

最佳視覺效果

《銀翼殺手 2049》

《金剛:骷髏島》

《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

《猩球崛起 3:終極之戰》

《銀河護衛隊 2》

最佳動畫長片

《寶貝老闆》

《養家之人》

《尋夢環遊記》

《公牛歷險記》

《至愛梵高》

最佳外語片

《普通女人》

《無愛可訴》

《羞辱》

《方形》

《肉與靈》

最佳紀錄長片

《國寶銀行:小到可以進監》

《伊卡洛斯》

《阿勒頗最後一人》

《堅強之島》

《臉龐,村莊》

最佳紀錄短片

《埃迪&伊迪絲》

《天堂堵塞》

《海洛因》

《刀技》

《交通站》

最佳動畫短片

《親愛的籃球》

《花園派對》

《失物招領》

《負空間》

《反叛童謠》

最佳真人短片

《11 點》

《我的外甥艾默特》

《沉默的孩子》

《我們所有人》

《DeKalb Elementar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鵝眼看電影福利社 的精彩文章:

這7部太空電影,好看的不像話!

TAG:鵝眼看電影福利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