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國的「白卡」確實不應該「白拿」

美國的「白卡」確實不應該「白拿」

進入2018年,在稅改塵埃落定後,特朗普顯然把工作重點放在移民改革方面,如解決夢想生問題、修建邊境牆、建立以積分製為基礎的移民體系等等。但是在福利改革方面,特朗普也不閑著。在11日,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宣布,各州將可以對申請醫療補助(Medicaid,俗稱「白卡」)的身體健全的低收入成年人提出工作要求。也就是說,適齡無殘疾的成年人必須有工作或者自願參加社區勞動,才能獲得白卡。媒體稱,特朗普的這項舉措將影響數百萬依靠聯邦政府補助而獲得醫療保險的低收入人群,這一消息也在華人社會引起強烈反響。

美國不是典型的福利國家,但林林總總福利不在少數。醫療補助福利就是其中之一。該制度在1965年由聯邦與各州共同成立,當時援助的對象生活困難的老弱病殘的美國人,其比例約為人口的7%。可以說,這是一項扶持弱勢群體的善舉。但如同其他福利制度一樣,白卡制度長期實施下來,逐漸弊端叢生。首先是日益膨脹,該制度實施約50年後,受益人多達7000多萬人,約佔美國人口的五分之一。即每四個美國人中,就有一人在享受醫療補助。許多有工作的人,也可以拿白卡。還有一些新移民來美不久就領白卡。白卡變成了不拿白不拿的「香餑餑」。這使得真正辛苦工作,卻要支付高額醫療保險的人們心理很不平衡,這也是導致美國社會不滿,戾氣上升的原因之一。

第二就是欺詐泛濫。媒體已不斷曝光,有些人一邊拿著不菲的現金收入一邊享受白卡。這些人把現金存放在家裡,或把資產轉移到其他家庭成員名下,更有人採取各種方式洗錢。這些都構成了美國福利體系亂象的組成部分。因此,打擊醫療補助系統中的濫用、浪費和詐欺已經刻不容緩。

白卡泛濫的結果就是聯邦和州都不堪重負。研究顯示,在1980年,聯邦政府的開支中,每41元中才1元用於醫療補助。但到如今,聯邦每花10元,就有1元用到其中。在州一級,醫療補助計劃竟佔用了一些州預算的20%至25%。因此,醫療補助制度不是要不要改的問題,而是如何改的問題。首先要打擊欺詐。要嚴格執行法規,認真對領取醫療補助者進行資格審核,嚴厲打擊欺詐活動。紐約州檢察長辦公室、州醫療補助欺詐督查控制組的官員們就曾提醒民眾,收取回扣等濫用醫療補助的行為涉嫌醫療欺詐,一旦被查實,白卡持有者不僅會被要求退還所濫用的費用,其白卡還有可能被吊銷,甚至嚴重者面臨最高十年監禁和50萬元罰款的處罰。

其次要讓真正的需要者受惠。如果取消無收入者和殘障人士的白卡,這些弱勢群體將陷入困境。因此,年長者、殘疾人士以及孕婦和兒童的醫療補助應該得到切實的保障。但是,有工作能力而不去工作,那就變成變相鼓勵懶人。即使是失業者,從事社區活動和參加就業培訓也是理所應當的。如肯塔基州在2016年就要求身體健全的成年「白卡」擁有者每月參加至少80個小時的「就業活動」,其中包括就業培訓、教育和社區服務。肯塔基州州長貝文(MattBevin)表示,工作規定只是恢復白卡當初的用意,因為這項計劃是提供暫時援助,協助受益人重新站穩腳步,而不是長久補助無法工作者的生活方式。貝文的說法應該說是有道理的。因此,改革的方向不僅應保障真正的有需要者,還應鼓勵受益者融入社會,並因此改善他們的健康。畢竟工作著的人更健康。

但要從根本解決這一問題,還是要靠推進有成效的醫保改革。眾所周知,美國目前醫保系統漏洞太多,浪費嚴重、效益低下。其結果就是帶來美國的醫保難題。奧巴馬醫改的一個缺陷,就是對於中產階層而言,醫保費太高,超出了普通工薪階層的承受能力,但由於強制性條款,民眾必須咬牙購買。如今,特朗普在稅改案中,「捆綁」廢除了奧巴馬醫保中的強制條款。但是,特朗普還要解決如何降低這部分人保險費,買得起管用保險的問題。

再有,還有一些企業或無能力,或不願意提供醫保的問題。其實對於許多僱員來說,如果僱主提供給他們了保險,他們便不需要醫療補助了。這種情況也迫使人們各顯神通去拿白卡。

因此,打擊濫用福利,要治標也要治本:要保正有限的福利,用到真正有需要的人身上,更要建立其低成本而高效的醫療保障制度,解決民眾的看病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眼看盛世 的精彩文章:

TAG:冷眼看盛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