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正為牆面設計發愁,不如讓它帶你回到過去
「衛生牆」這個詞在現代人中變得很是陌生,但是對於80後來說這卻是他們最深的記憶,綠白相間的「衛生牆」,到窗檯的、快到天花板的,家裡、學校、醫院……許多場合都有這樣的「裝飾」。
之所以叫它「衛生牆」,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防止弄髒衣物,所以在經常摩擦到牆面區域刷上一層油漆。
而衛生牆最早是歐洲人中世紀在石牆上鑲嵌木板,也叫護牆板,後來演變成半裝飾品。室內牆面塗料大規模民用之後之後以此發展出two-toned wall。
這麼說,「衛生牆」可是與西洋的「牆裙」是一脈相承的,只是那個時代的簡裝版。
每個人記憶里的教室都有一面這樣的牆吧。說是「裝飾」,其實是那個年代的節儉之風。
而現在"衛生牆"搖身一變已經變成很多設計師的寵兒,只要注意下顏色搭配,不僅可以讓單色的牆面煥然一新拉長縱向空間讓層高顯的更加高,也能繼續保留它「衛生」的特點。
位於丹麥新開張的 Copenhagen"s Hotel ,所有客房幾乎都使用了半牆的設計。
對設計師而言,流行和美感就像一個圓圈,回到原點簡單又實用的初心就足夠美。
有點old fashion的衛生牆配上現代款的傢具,注入了丹麥殖民風格,巴黎的精緻和英國的古怪氣質。
餐廳用瓷磚做半牆,強調空間的整潔感和復古感。
簡單又時髦的拼色牆面
如果你喜歡黑白極簡,又希望半塗牆能夠防臟,深灰色會非常適合你。
不整齊的邊是另一種感受,不把邊緣拉直,多了一些隨意感,強迫症就不要嘗試了。
不規則的邊線+亮色的組合很適合需要活潑感的兒童房。
半牆做法也很適合喜歡靚麗色彩,又覺得整屋塗太誇張。
一半的話剛剛好,用在客廳起居室這樣的位置也非常的易清理。
多個層次的靜謐藍非常適合卧室。
遇到門也沒關係,顏色直接做過去,讓整個牆面與門融為一體,統一感更強。
風格多變的材質半牆
行業內,一般把這種半牆的護牆板叫做牆裙。半牆的有歐式造型的,也有這種木條牆裙。這種一般以美式風格為主,有人喜歡放在兒童房、餐廳,也有用這種木條做吊頂的。
其實比較特別的是把這種半牆的木條牆裙,用在衛生間,如果你的衛生間乾濕分離做得足夠好,那還是可以考慮試試的。
一般淘寶上能買到這種木條護牆板,有松木、柏木,甚至日本人愛用的檜木。
豎條的護牆板,要跟腰線和踢腳線一起購買安裝,厚度、穩定性、用的什麼漆面,都是判斷質量的問詢重點。
腰線做的寬度大一點還能做置物的功能性,放些衛生間需要用的小瓶小罐或是香薰蠟燭之類的。
腰線做厚可以增加體量感,壓住整個空間不會有輕飄飄沒有重點。
廚房和衛生間的這樣的區域因為功能限制,做木飾半牆不是那麼合適。
可以嘗試瓷磚半牆,從清潔性的角度出發,沒有任何材料能超越瓷磚。
咖啡店餐廳這樣的商業空間對可清潔性要求更高,瓷磚半牆也是這類空間的熱門款。
衛生間也非常適用瓷磚半牆,只要注意做好乾濕分離,可以讓洗手盆位置變出很多花樣。
加上金色銅條做腰線,半牆變得時髦優雅起來。
很多人在裝修時會為衛生間選擇亮色的飾面。在亮色的比例上難以拿捏時,可以考慮半牆的做法。
不僅瓷磚,水磨石也可做半牆,與地面和潔具做一個「衛生間套餐」。
如果把牆面和地面的設計呼應起來,讓空間更有延伸感。六角型的磚會比普通長型磚更有設計感。
白色或者彩色的簡約歐式
重點不是材質,而是紋樣的設計和顏色。
一定要剋制,才不會把歐式的典雅,變成惡俗。
這種造型在工藝上有兩種,一種是在實木複合框架上貼木條,一種就是在密度板上吸塑膜壓。
半牆的護牆板相較於全牆的價格會比較低,適合層高沒有那麼高的家庭使用。
護牆板用在家裡要注意兩點:
第一就是樣式,盡量簡潔,別搞那種太複雜的花紋(不是說繁複的花紋不好看,而是國內很難做的很精緻)。
第二則是環保問題,因為護牆板很多要做基層,大多會用不太環保的大芯板和膠。
護牆板的高度可以隨著喜好和實際情況調整。特別注意要結合層高。
家居的時尚也是一場輪迴,舊的東西有他們獨特的魅力,用一點更具新意的改動,讓它給你的屋子帶來全新靈魂。


TAG:內小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