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宣化上人:佛教最早傳入中國所發生的事!

宣化上人:佛教最早傳入中國所發生的事!

南無阿彌陀佛!

願一切有情離苦得樂究竟解脫得自在

佛法東來

節選自《水鏡回天錄白話解·帝王篇》

宣化上人 講述

以前佛教還沒有傳到中國的時候,中國只有儒教和道教,沒有佛教。儒教是為佛教來鋪路的,先把荒地拓開,馬路修好了,然後交通才能便利;儒教就是為佛教而設的,所以孔子是佛教里的水月童子。因為佛知道將來佛法會在中國大興,所以預先派遣水月童子,到這兒來周遊列國,提倡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些做人的基本道理。而道教又比儒教進一步,所以儒教就像小學,道教和其它宗教都像中學,佛教就像大學;佛教包羅萬有,不論哪一個科目,佛教里都有。

佛教傳來中國來也是要有一個時機的,這個時機就是在漢明帝的時候。漢明帝是東漢時的一個皇帝,姓劉名庄,是漢光武帝的太子。他做皇帝之後,很崇尚儒教的學術,力行養老尊賢的政策,其中當然也包含道教。

有一天,漢明帝夢見一個金人,這個金人有一丈六尺那麼高,項佩日輪,在他脖子以上佩戴著一個太陽般的光圈。這個日輪,實際上就是佛光;日輪的光芒四射,金色燦爛,金人就在金鑾殿上各處飛行。漢明帝作了這樣的夢,第二天早晨就問管天文學的太史官:「這是什麼預兆?」太史傅毅答覆說:「傳說西方有個神,這個神的名字叫佛,陛下您所夢見的就是佛。」那時候的西方指的就是印度;於是漢明帝就派遣蔡愔、秦景、王遵等十八人到印度去請佛。

他們走到大月氏國的時候,遇見迦葉摩騰和竺法蘭這兩位尊者在那裡弘揚佛法;於是就迎請兩位尊者,以及佛像、佛的舍利、貝葉的經典等,回到洛陽。漢明帝一見到他們來了,非常高興,就建造一座白馬寺,作為二位尊者翻譯經典的場所。他們兩位最初翻譯的經典就是《四十二章經》,這是由印度文翻譯成中文的第一部經典。

譯成之後,道士就妒忌了,對皇帝說:「佛教的經典是假的,道教的經典才是真的。如果不相信,把兩種經典放到一起,用火來燒,誰的經典不燒,就是真的,誰的經典要是燒了,就是假的。」於是就在洛陽築起焚經台,然後舉火燒經典。結果道教的經典一燒就變成灰,佛教經典怎麼燒也燒不化。當時很多道士看見這種情形,就當場脫去道服,把頭髮剃了,出家做和尚,不做老道了。這是佛教剛剛到中國,經過這種困苦艱難,我們現在學習佛法的人,應該知道這些事情。當時他們就在白馬寺翻譯經典,民間也有很多善男信女相信佛教,善信日積月累一天比一天多,佛教也就大大興盛起來。

摩騰、竺法蘭這兩位尊者是羅漢聖僧,他們的墳墓現在都還在洛陽。這兩位聖僧能飛行自在,變化無窮,他們有十八變:在空中走路、在空中站著、在空中坐著、在空中躺著、在空中上身出火、下身出水、下身出火、上身又出水……能隨心所欲,飛行自在,變化無窮。

過了八十年之後,安世高法師又到了洛陽,翻譯很多經典,所以那時佛教很興盛。到了隋唐的時候,佛教更興盛了;因為種種因緣,佛法因人施教,演化出八種宗派,這八宗(華嚴宗、禪宗、凈土宗、律宗、天台宗、法相宗、三論宗、真言宗)的教義同時發展。

贊曰

佛法東來,始漢明帝佛法是在漢明帝的時候,開始傳到中國。

夜夢金人,問是何意:因為漢明帝晚上夢見丈六的金色神人,就問太史官吉凶禍福,這是什麼預兆。

西方有神,普度大地:太史官說:「西方有一種神,名叫佛,他普度大地的眾生。」

請速迎接,同舟共濟:我們應該快一點迎接佛的教化到中國來;大家坐到法船上,一起離苦得樂,了脫生死。

又說偈曰

漢朝機緣已成熟:漢朝的時候,機緣已經成熟,佛教應該傳到中國了。

大教東來指迷途:佛教是一個大教;從印度傳到中國,所以叫東來。佛教指引眾生的迷途,令他們不再迷失。

無量眾生獲甘露:佛教令無量眾生都得到甘露水的滋潤。

萬千善信飲醍醐:所有的善男信女都得到醍醐妙味、無上的法食。

男女勤修習百法:當時的男女都勤修佛法,學習《百法明門論》。百法包含:色法十一種、心法八種、心所法五十一種、不相應法二十四種、無為法六種,合起來就叫百法。這是把世、出世間的萬象,總括起來分成百法;若要詳細說,法是無量的,有八萬四千種法那麼多。

沙門抖擻解三毒:沙門是梵語,中譯是勤息,就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所以出家受戒的比丘就叫沙門。貪瞋痴是三毒;息滅貪瞋痴,就是把三毒化解開。怎麼化解呢?要是遵照佛經,依教奉行,就能化解這三毒煩惱。

蔡愔功勞難窮盡:想要化解三毒煩惱,我們必須要有感恩報德的心。感恩就是感謝蔡愔等人,漢明帝派他們去迎接佛法,他們把摩騰、竺法蘭二位聖者請回中國;所以我們應該感恩報德,追念蔡愔等。他們這種功勞是無窮無盡的。怎樣無窮無盡呢?

天長地久皆歡呼:天長地久就是久遠的意思;甚至無量劫以後,大家對這件事都特別高興,特別感激他們這種功勞。

《四十二章經》

是佛教里最初傳入中國的一部經

節選自《佛說四十二章經淺釋》

◎宣化上人一九七四年

講於美國加州三藩市金山禪寺

《四十二章經》是佛教里最初傳入中國的一部經。傳入中國後,必須要有人翻譯,所以在後漢時,由後漢迦葉摩騰、竺法蘭同譯。迦葉摩騰是一個人,竺法蘭又是另一個人,他們兩位都是中印度的人,一同翻譯這部《四十二章經》。

漢朝有東漢、西漢,後漢就是指東漢。東漢明帝永平三年(當時皇帝的年號叫永平,在第三年的時候),這一年的歲次是庚申,漢明帝做了一個夢,夢見有一個金人,這個金人頭頂上有一種光,這光是一種圓的光。他從空中飛來,飛到漢明帝所住的宮殿。

第二天,漢明帝就問文武百官,這個夢是何徵兆?

這時有個太史叫傅毅,他對皇帝說:「我聽說在西印度有一種神,一般人給這個神起個名字叫『佛』,現在陛下您所夢見的,一定就是佛了!」

又有個博士叫王遵,也向皇帝說周朝留下一部書,這部書叫《異記》,有什麼奇怪特異的事情,都記載在這書上。

這書記載什麼呢?書上說佛誕生於周昭王二十六年,這一年叫甲寅。這時候江河泛溢,江水、河水都漲了,流到河外邊去;大地也都震動了。這是佛出生的時候,有江河泛溢,大地震動的瑞相。天上又有五色祥光,貫穿太微星。

當時有個太史──太史就是管天文學的,也是管算數的──他的名字叫蘇由,他用《易經》來占卦,一占就佔到乾卦,得到九五。乾卦九五是「飛龍在天」。得這一卦,他就知道這是西方有大聖人出世,這個聖人在印度傳一種教法,這種教法在一千年以後,就會傳到中國來,這是太史蘇由占算的結果。

於是周昭王就命令人把這事情,刻在石頭上記載下來,並將這石頭埋在城南邊的一個地方,預備將來看看是不是會這樣子,一千年以後是不是那種教法會傳到中國來?

後來在周穆王的時候,天地又都震動了,並且有白虹十二──白天有十二道白虹貫著太陽。當時有位太史叫扈多,他用《易經》來占算,知道這是西方印度的大聖人入滅了;也就是周昭王二十六年,歲次甲寅出生的大聖人,現在入涅槃了。所以佛出世,這不是偶然的。佛在印度出世,中國的江河都泛濫了,大地也都震動了。佛圓寂的時候,在天上又有十二道白虹貫日,這是佛的出生和入滅,雖然印度離中國這麼遠,但是中國也都知道,中國人當時也有會算數的,都知道這情形。

從周穆王到後漢明帝時,大約有一千年左右了,所以漢明帝做夢,夢見佛之後,在永平七年的時候,這一年的歲次是甲子,皇帝就命令蔡愔和秦景、王遵三人,帶著十八個人到印度去求佛法。在中印度就遇到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兩位尊者,他們就和蔡愔、秦景、王遵回到中國來,這時候是永平十年了。因為他們來的時候以白馬馱經,所以漢明帝就造一座白馬寺,他們回來的這一年叫丁卯。

等到永平十四年五月一日,就有中國五嶽山(編按:五嶽山是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的道士來障礙佛教,這就是前面講的燒經書,結果道教的經都給燒毀了,佛教的經典沒有被燒,佛的舍利就放五色的光,到空中結成好像一個傘蓋似的,罩著所有的大眾,大眾見到這情形,就都相信佛教了。

念佛養老院

關於念佛

關於敬僧

關於素食

南無阿彌陀佛!

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

皆悉迴向整理者讀者三寶大德居士法界有情

願一切有情離苦得樂究竟解脫得自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近代高僧大德開示集 的精彩文章:

釋迦牟尼佛為什麼不在其他五道成佛,而是降生在人間成道?

TAG:近代高僧大德開示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