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癌當防霉:遠離黴菌 遠離肝癌!
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更多健康內容不再錯過,不定期驚喜送給你
據統計,每年有11萬人會死於肝癌,目前我國肝癌主要由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不潔飲食、酗酒等原因引起。
認識黃曲霉素
黃曲霉毒素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Ⅰ類致癌物,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短時間大量攝入可導致急性中毒,長期少量攝入可誘發肝癌,有實驗報道稱黃曲霉素誘發肝癌所需最短時間僅24周。
黃曲霉毒素最早被發現於1960年,是黃曲霉、寄生麴黴的次級代謝產物。黃曲霉毒素的特點是耐熱,其熱穩定性非常好,溫度達到280℃左右時才能裂解,常規蒸煮煎炒後黃曲霉素依然堅挺,會隨著食物被人體攝入。所以企圖靠「高溫殺菌」來去除食物黴菌然後繼續使用的想法是不可取的,因為即便是把食物中黴菌殺死了但黴菌產生的毒素依然存在。
黃曲霉素其實並不遠
黴菌是絲狀真菌的俗稱,在潮濕溫暖的地方,物品表面上長出一些肉眼可見的絨毛狀、絮狀的菌落,那就是黴菌。黴菌廣泛存在於天然環境中,非常頑強,只要條件合適即可落地生根,在潮濕環境中極易生長。甚至我們可以看到在回潮的時候牆上都能長出黴菌,黃曲霉亦是如此。穀物、堅果和籽類等,尤以玉米、花生滋生黃曲霉菌的程度最嚴重,在適宜的潮濕溫暖的件下,黃曲霉菌繁殖併產生毒素殘留在穀物中。
花生是食用油煉製的常用原材料,因而也存在容易受黃曲霉毒素污染的問題。正規廠家通過原料篩選、吸附等控制手段可以使成品油中黃曲霉毒素降到非常低的水平。但手工作坊、散裝花生油存在黃曲霉毒素超標的新聞報道並不少見,這類油多數銷往不正規的小餐廳、街邊小攤,應該少吃。
防癌當防霉
黃曲霉素主要通過食物被我們攝入,因此預防預防黃曲霉素應注意:
1、家裡放置的花生、玉米、黃豆、大米等一定要乾燥環境存放,避免潮濕的環境讓黴菌生長;雖然黴菌的孢子無處不在但只要保持一個乾燥的環境,黴菌是無法生長的。
2、自行檢測黃曲霉素的含量顯然不太可能,因此發霉的花生、玉米、水果等應果斷丟棄,人畜家禽均不食用。
3、購買正規廠家、正規渠道生產的食用油,避免被土榨油的純天然、原生態等噱頭迷惑了,小作坊、個人製作的油並沒有太多保障。
4、動、植物油切勿存放太久,已變質產生哈喇味的油不宜食用,少去常用「地溝油」等沒衛生保障的餐廳、地攤。
5、家庭自製發酵食品(腐乳、黃醬等黃豆製品)同樣也存在黴菌污染的可能,應注意。
「防霉」預防肝癌,是健康生活習慣能預防癌症的一種體現,真正有效的防癌並非靠一些什麼「防癌、抗癌食物」,而是通過這些簡單方法主動避開那些已知的危害。
食物防霉可以說是預防肝癌的方法有效之一,簡單易行、人人可做得到,尤其是肝癌高危人群(慢性肝炎、肝硬化、家族史等)更要避免黃曲霉素雪上加霜。當然預防肝癌還要從防治肝炎、注射乙肝疫苗、保障飲水衛生、戒酒、勞逸結合、積極鍛煉等方面入手。
註:文中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TAG:肝癌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