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她曾用一首詩挽救了一段婚姻

她曾用一首詩挽救了一段婚姻

無意間看到一首數字詩,很是喜歡,一百度才知道原來這是才女卓文君的詩,後面還有一個令人稱讚的故事。(可能是野史,不過歷史上的事情真真假假也難分)話不多說 ,先放詩:

一別之後,兩地相思,說的是三四月,又誰知是五六年。

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繫念,萬般無奈把郎怨。

萬語千言道不盡,百無聊賴十憑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六月天,人人搖扇我心寒。

五月里,榴花如火偏遇陣陣冷雨澆;四月間,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

三月桃花隨流水,二月風箏線兒斷。

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為男

我一開始看到這首詩覺得很新穎,可能我見識少吧。每句裡面都含一個數字,從一到萬,又從萬到一,而且銜接得非常自然,也算屬於那種情景詩,給人想像的畫面很美。特別是最後一句「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為男」大膽又新穎,反正我是很喜歡啦,不知道你們喜歡不。下面就來講一講其中的故事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故事可說是家喻戶曉。司馬相如是西漢有名的辭賦家,音樂家。早年家貧,並不得志,父母雙亡後寄住在好友縣令王吉家裡。

卓文君,是漢代臨邛大富豪卓王孫的掌上明珠。卓文君當時僅十七歲,書上形容文君的美貌:「眉色遠望如山,臉際常若芙蓉,皮膚柔滑如脂」,更兼她善琴,貫通棋、畫,文采亦非凡。本來已許配給某一皇孫,不料那皇孫短命,未待成婚便匆匆辭世,所以當時文君算是在家守寡。

卓王孫與王吉多有往來。時值年少孤貧的漢代大才子、辭賦家司馬相如,從成都前來拜訪時任臨邛縣令的同窗好友王吉。王縣令在宴請相如時,亦請了卓王孫座陪.卓王孫後來也請了司馬相如來家做客。席間,免不了要作賦奏樂。司馬相如得知卓王孫之女文君美貌非凡,更兼文采,於是奏了一首《鳳求凰》。卓文君也久慕司馬相如之才,遂躲在簾後偷聽,琴中之求偶之意如何聽不出

。兩個人互相愛慕。但受到了卓王孫的強烈阻撓,沒辦法,兩人只好私奔。後回到成都,生活窘迫,文君就把自已的頭飾當了。開了一家酒鋪,卓文君親自當壚賣酒,消息傳到其父耳中,卓王孫為顧忌情面,也只好將新婿、愛女接回臨邛。但他們仍安於清貧,自謀生計,在街市上開了一個酒肆。「文君當壚」,「相如滌器」從此而來。

武帝即位,讀了他的《子虛賦》,深為讚賞,因得召見。不久,漢武帝下詔來召,相如與文君依依暫別。歲月如流,不覺過了五年。文君朝思暮想,盼望丈夫的家書。萬沒料到盼來的卻是寫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十三個數字的家書。文君反覆看信,明白丈夫的意思。數字中無「億」,表明已對她 無「意」。(實因相如欲學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一事」)還有一層意思:我們從頭開始到如今,可環境變了,我們應該從如今回到起初的樣子。文君苦等等到的是一紙數字, 知其心變, 悲憤之中 ,就用這數字寫了一封回信,即前文所提及的《兩地書》,全文如下:「一別之後,兩地相思,說的是三四月,又誰知是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繫念,萬般無奈把郎怨。

萬語千言道不盡,百無聊賴十憑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六月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里,榴花如火偏遇陣陣冷雨澆;四月間,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三月桃花隨流水,二月風箏線兒斷。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為男。」

司馬相如對這首用數字連成的詩一連看了好幾遍,越看越感到慚愧,越覺得對不起對自己一片痴情的妻子。終於用駟馬高車,親自回鄉,把文君接往長安。(當然,我是覺得司馬相如是個渣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朝 的精彩文章:

中國唯一沒有外患的王朝,直到滅亡前,還是傲視周邊國家的強國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