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些康熙青花瓷的鑒定方法,您認可嗎?

這些康熙青花瓷的鑒定方法,您認可嗎?

康熙青花瓷以胎釉精細,青花鮮艷,造型古樸多樣,紋飾優美而負盛名。清代康熙朝(公元1662—1722年,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年號),經濟貿易發達,康熙十九年景德鎮恢復御窯廠,青花瓷器取得了突出成就。康熙青花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早期是康熙元年至康熙十九年;中期是康熙二十年至康熙四十年;晚期是康熙四十年至康熙朝終,其中康熙中期青花瓷器最為突出。其造型也是千姿百態,既有陳設瓷,也有日常生活用瓷、祭器、外銷瓷等等。

清康熙 青花龍紋瓶

青花瓷器是以氧化鈷為著色劑在瓷胎上繪出所需圖案,然後再施上透明釉,在高溫(約1200攝氏度一1300攝氏度)下一次燒成,呈現出藍色花紋的釉下彩瓷器。從元代至今,它一直是瓷器燒制的主流,故大量的碗、盤、缸等生活用瓷,都是以青花瓷這種形式燒制出來的。青花瓷的胎由於添加了新材料高嶺土,比起宋元時期諸窯瓷器要潔白細膩,而藍白兩種色調也令人眼目一新。比起後起的五彩、粉彩等瓷器品種,因為釉下彩料中的有害成分不容易被析出,可以說青花瓷更加乾淨無害。青花瓷集諸多優點於一身,更因其由內而外具有明亮素雅、安靜和諧的特點,故也深得文人士大夫的欣賞與偏愛,倍受民眾的喜愛,清代康熙朝的青花瓷便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清康熙 青花瓔珞紋賁巴壺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康熙青花瓷具有如下5個特點:

1.從整體上看,康熙青花瓷器造型古拙、凝重而質樸。早期胎體厚重,中晚期胎體逐漸變薄,造型、色彩皆有很多創新。瓶、罐少帶耳,方肩時間較早,圓肩時間較晚。

2.胎體由厚變薄,胎質堅硬細密,胎土淘煉得極為純凈細膩,如糯米般細白。大器胎體厚重,分段接燒,修胎細緻,接痕平滑、規整。釉料配製純凈,釉面、胎體結合緊密。器口施含粉的白釉,給人以厚唇或出邊的感覺,這是康熙瓷的普遍特點。早期的部分器口亦有露胎或「醬口」現象。白地青花和五彩瓷的釉面在早期、晚期為青白色,中期則為粉白或漿白色。

清康熙 青花龍紋瓶

拍賣成交價格:2252萬

規格: 高24.1cm

底書「大清康熙年制」楷書款

3.器足有平足、圈足、壁形足、雙圈底、二層台底等。圈足早期呈尖狀,中晚期呈圓潤的「泥鰍背」狀。雙圈底於明末、清順治時出現,延續到康熙中期,圈足內的底面近足處挖有溝曹,寬窄深淺不一,槽內無釉,圈足外牆著地,內牆懸空。二層台底又稱「台形底」,於圈足外牆處旋削一圈釉面而露胎,使釉不能抵達足端,形成兩個不等高的切面,多見於琢器類。璧形底,施釉於外底中心凹陷處,器底有一圈露胎無釉,多見於筆筒等。

清康熙 青花三龍趕珠紋蓋罐

拍賣成交價格:746萬

罐口微撇,短頸,豐肩,圓腹下斂,圈足。通體青花繪紋飾。盔式蓋,寶珠鈕,蓋面微隆,飾雜寶火焰紋。腹部通景繪三條蛟龍張牙舞爪,毛髮飛揚追趕火珠。底青花書「大清康熙年制」楷書款。

4.康熙瓷器紋飾豐富,山水、人物是最具特色的紋飾題材,雍正以後顯著減少,尤其是山水畫和「刀馬人」古裝人物畫更是別具風格,這兩種題材在康熙青花、五彩瓷上應用十分廣泛。

5.康熙官款出現在中後期,主要有「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款和「康熙御制」四字款,字體以楷書為主,亦有篆書、行書、滿文、波斯文、八思巴文等,雙圈六字款多,單圈、無圈、方框款少。還有堂名款、紀年款、人名款、題記款、吉語款、花押款、章款等,其中堂名款、吉語款繁多。

首先,從胎質、器型、底足、青料、紋飾、款識等方面予以鑒定:

1.胎質特徵:康熙真品胎厚硬細密,有糯米感和厚重感。贗品的胎質沒有康熙時期胎質硬,胎與釉結合得較鬆散。

2.器型特徵:真品香爐的器形端正,碩大如缸,圓底,氣勢非凡。而贗品不夠圓潤飽滿,缺乏厚重感。

3.底足特徵:康熙真品的底足規整、光滑,贗品的底部粗造、不規整。

4.青料特徵:真品的呈色多為翠藍,色調深沉,鑽入胎骨。而贗品的發色呈灰藍色,個別發色欠佳,灰暗。

5.紋飾特徵:康熙真品的青花五個層次分明,山水遠近感強,筆法嫻熟,運筆快。而贗品的分水不及真品的層次感強,色調也不豐富。

6.款識特徵:真品底款書有三行豎寫「江夏古今珍寶」的款識。贗品的底部無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鏡人生典藏古今 的精彩文章:

TAG:大鏡人生典藏古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