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鑿壁偷光的孩子,長大後卻成了這樣
每個人都經歷過小學時代
如果要問你們,
課本上記憶中的三大榜樣
「鑿壁偷光,孔融讓梨,司馬光砸缸」
絕對是刷存在感最猛的三個
現在想起來,
是不是又被你爸媽拿來教育你啦?
很不幸,童年是美好的
長大後是殘忍的!
現在你可以理直氣壯地說:
我不學,因為他們長大後都是小人一個
匡衡、孔融、司馬光三人
組隊來了一首:「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今天,先說那個鑿壁偷光的孩子
——匡衡——
【一個靠「偷東西」揚名的人】
當然大家都知道,
匡衡小的時候家裡很窮
甚至晚自習時連蠟燭都買不起
於是,鑿壁偷光就產生了
這裡有兩個疑問?不知大家想過沒有?
這和李密的「牛角掛書」是不一樣的
畢竟,大家在路上都能碰得到
至於「鑿壁偷光」嘛!
說不定是自己的一場「包裝營銷」~
反正關起門,怎麼說都有理!
沒想到,卻成了後人
教育孩子們勤奮學習的最好的例子了!
【復讀9年,是個什麼概念?】
即使「鑿壁偷光」地學習
也只有在考場上才能檢驗:你有沒有刻苦?
就這樣在「偷光」的包裝下
在鄉親們的殷殷期盼下,還是走向考場了!
於是,第一次失敗了!
可能是考前沒複習到重點,一定是這樣的!
下次一定能考上,
不好意思,每次都這樣安慰自己
在上高中時如果複習一年在參加高考的話
我們都稱為高四、五、六··
按照這個理論,匡衡絕對是復讀界的鼻祖
因為他叫高十三!
終於,復讀九年考了個倒數第一「丙科」
這樣的匡衡,你還要學習嗎?
【匡衡:我可以一部《詩經》治天下!】
北宋名相趙普曾對他的CEO說:
他能「半部論語治天下」
這句話流傳近千年,現在仍被大家學習著
但「鑿壁偷光」的匡衡說:
「且,老子一部《詩經》也是可以治天下!」
可能是小時候
在家家「偷光」就只讀《詩經》了!
註:人們為他編寫了一首歌謠說:「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鼎」是匡衡的小名。
在繼承者兼《詩經》愛好者劉奭還沒當皇帝時
匡衡由於熟讀《詩經》,倆人就走到了一塊
當劉奭為漢元帝後
匡衡因為《詩經》被重用,升任國家部長
一次,首都發生日蝕、地震
匡衡就用《詩經》中的道理
對元帝說,應該少花錢,多干好事!
元帝很受用,匡衡再一次陞官
等到老CEO死後
匡衡就成了下一任CEO(丞相、安樂侯)
每次和大臣們討論國家大事時
匡衡總能引用《詩經》里的典故
處理好國家大事!
【當然,還有他負能量的一面呢?】
到了元帝後期,朝政較為混亂
咱們的匡CEO再次出手了
不過這次並不是拯救國家與水火!
而是熟練地運用詩經《碩鼠》
結黨營私,利用地圖的錯誤
非法擴佔了四萬多畝地,且沒告之任何人
朝中對匡衡不滿的人
告到皇帝那裡
果真如此,將匡衡貶為庶民
十分難過,沒過幾年,就在家鄉病死了
國家正在危難之際
他卻一次在佔小便宜,成了《詩經》的碩鼠
他放棄了《詩經》里最美好的生活
這就是我們從小學習的
鑿壁偷光的那個孩子:匡衡的一生!
【後記】
匡衡兒時鑿壁偷光的故事,鼓舞了很多人
因此「匡衡傳說」
也成為濟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卻不想他卻會以這樣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所以說,任何時候都不要貪小便宜
是你的永遠是你的,不是你的搶也搶不來
這就是「鑿壁偷光」的匡衡
【完】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