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操的千秋大業毀於這四個人,臨終懺悔:錯殺兩人,錯放兩人

曹操的千秋大業毀於這四個人,臨終懺悔:錯殺兩人,錯放兩人

曹操的千秋大業毀於這四個人,臨終懺悔:錯殺兩人,錯放兩人

曹操一生殺人無數,對於曹操來說,作為一個成功的政治家,必定要以萬千枯骨作為代價,所謂一將成名萬骨枯用在曹操身上是再合適不過了,曹操少年的時候還僅僅是一個整日只知道提籠架鳥,鬥雞遛狗的紈絝子弟,誰也沒有想到就是這樣一個天天不務正業的壞孩子,最終竟然成為了亂世梟雄,曹操青年時最引以為傲的一句話就是別人評價自己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英雄。後來曹操果然成為了一位影響後世幾千年的英雄人物,曹操生性多疑,因此在其軍旅生涯中很少被人算計,但是這也是曹操最大的缺陷,正是由於他性格上的缺陷,才使得其自毀長城,又為自己樹立了很多強悍的敵人。

還有一點,是我認為導致曹操最終不能完全成功的最重要缺點,就是曹操的驕傲自滿。因為謙虛,曹操打贏了官渡之戰。因為驕傲自滿,曹操不把孫權和劉備放在眼裡,導致輸了赤壁,輸掉了統一中國的大好機會。曹操寫給孫權的那封信,「近者奉辭伐罪,旄麾南指,劉琮束手。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寫得十分傲慢,也許是出於震懾對手的目的,但也暴露出了曹操的驕傲。黃蓋的詐降不是一點破綻都沒有,如果多留個心眼,黃蓋就不會得手。因為驕傲,曹操才會在張綉投降之後做出強納張綉嬸嬸這麼出格的事來,才會不設防,結果差點性命不保,痛失愛子愛將。劉璋原本與曹操交好,還派張松去晉見曹操。張松本是個內奸,但曹操對張松態度傲慢,導致張松心生怨恨,勸劉璋與曹操斷絕關係,轉投劉備懷抱,使得曹操與益州失之交臂。這是導致曹操最終不能成功的最大缺點。

大家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肯定都會看出曹操這一輩子最大的失誤就是殺錯了兩個人,又放錯了兩個人,最終導致自己失去了統一大業的機會,曹操的千秋大業毀於這四個人,臨終懺悔,那麼曹操錯殺兩人,錯放兩人,究竟是誰呢!

曹操的千秋大業毀於這四個人,臨終懺悔:錯殺兩人,錯放兩人

首先咱們先來說一說曹操殺錯的兩個人,這兩位一位是神醫華佗,一位是楊修。

華佗醫術精湛,為何卻被曹操殺掉了呢?按照《三國演義》中的說法是曹操患有頭風病,中年之後,越來越嚴重,於是就請華佗前來醫治,但是華佗在診斷完病情之後,說要開顱治病,曹操以為華佗要害他,於是就將華佗殺了,但在正史上,華佗之所以被殺,是因為當時曹操攻進徐州,大開殺戒,而徐州正是華佗的故鄉,所以華佗對曹操是恨之入骨,後來曹操幾次因為頭風病請華佗為其治病,華佗都拒絕了,最終曹操大怒,於是就將華佗殺了,曹操不久之後也因為頭風去世了。

所以在華佗死後,曹操頭痛病雖然還是時時發作,但亦終不悔,並道:「佗能愈此。小人養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殺此子,亦終當不為我斷此根原耳。」此話一針見血,道出了華佗的心思和華佗被殺的原因。可嘆華佗一代神醫,醫術固然一流,只是卻欲與一代雄傑的曹操玩弄權術,未免過於小瞧了曹操。

曹操唯一一次後悔殺華佗,是在他的愛子倉舒病重的時候,曾說「吾悔殺華佗,令此兒強死也」,對此子的愛惜之心可見一斑,難怪後來曹丕說如果倉舒在,他這個太子能不能當得上恐怕就很成問題了。

曹操的千秋大業毀於這四個人,臨終懺悔:錯殺兩人,錯放兩人

曹操錯殺的第二個人就是楊修。

楊修此人非常有才,但是卻時常賣弄聰明,曹操也不和他計較,但是曹操後來被楊修的肆無忌憚給激怒了,於是就將他殺了,當時曹操出兵漢中進攻劉備,困於斜谷界口,欲要進兵,又被馬超拒守,欲收兵回朝,又恐被蜀兵恥笑,心中猶豫不決,晚上吃飯的時候,正碰上廚師進雞湯。操見碗中有雞肋,因而有感於懷,隨口說了一句:雞肋,雞肋,結果被楊修聽見,楊修回去就呼朋喚友收拾行李準備撤退了,曹操大驚,得知是楊修的主意之後,勃然大怒,於是便殺了楊修,後來曹操兵敗,只好撤軍,曹操這才後悔殺了楊修,可惜為時已晚。

後楊修數次助曹植通過曹操的考驗,然而曹植日加高傲,楊修本想和他疏遠卻不能,亦不敢,曹操亦因知道曹植受楊修之助才通過考驗,頗為氣憤,後來他曾寫信給楊彪中提到:「足下賢子,恃豪父之勢,每不與吾同懷,即欲直繩,顧頗恨恨。」最終於建安二十四年秋天,被曹操以「前後漏泄言教,交關諸侯」凡罪犯收殺,楊修嘆息:「我固自以死之晚也。」

楊修死的罪名已經不得而知,但是他的死因比較複雜,而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政治上的兩大因素。

一,楊修犯了古代皇室權力之爭中的大忌,參與了奪嫡之爭。

二,楊彪、楊修本人的身份及政治觀念與曹魏政權的利益有衝突,楊彪夫人是袁術的女兒,楊修是袁術的外孫,而政治觀念楊彪和楊修又都與孔融及禰衡等清議復古派是一路,所以又因此見忌。

楊修被殺後,有一天,曹操碰到楊彪,問道:「楊公為何瘦得成這個樣子?」楊彪回答說:「 愧無日磾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意思是說,我慚愧沒有金日磾那樣的遠見,而又還有老牛舐犢的愛子之心呀。曹操聽了,很有點下不了台。

曹操的千秋大業毀於這四個人,臨終懺悔:錯殺兩人,錯放兩人

曹操錯放的兩個人一個是關羽,一個是趙子龍,關羽和趙子龍都是劉備手下武力值非常猛的大將,並列為蜀漢五虎大將,當年劉備兵敗,關羽為了保護嫂嫂,只好投降曹操,結果曹操對關羽十分敬重,不僅贈與其赤兔馬,而且還上表朝廷封關羽為漢壽亭侯,曹操一心想要招降關羽,可是關羽對劉備卻始終非常忠誠,雖然關羽為曹操斬顏良誅文丑,但是在得知劉備在袁紹處之後,便跨上赤兔馬,一路過五關斬六將,最終和劉備相會,而曹操也沒有難為關羽,得知關羽不辭而別之後仍然放行,雖然讓關羽頗為感動,但是卻為後來留下了一個禍患。

據《三國志》的記載,關羽在下邳被曹操所擒是史實。曹操擒獲關羽之後拜其為偏將軍,待之甚厚。在對袁紹的大戰中,關羽也確實為曹操陣斬顏良,解白馬之圍,因此獲封漢壽亭侯。曹操知道關羽立功報恩之後就會離開,就對手下人說:「大家都是各為其主,不要追殺他了。」

至於關羽在華容道上捉放曹這個橋段,《三國志》中沒有提及,僅有《山陽公載記》中說道:「公(曹操)船艦為備所燒,引軍從華容道步歸,遇泥濘,道不通,天又大風,悉使羸兵負草填之,騎乃得過。」據其描述,曹操走的確實是華容道,道路泥濘,天又刮著大風,曹操讓瘦弱的兵卒背負草料填平,騎兵才有辦法通過。曹操通過華容道後還對部下說,如果劉備早點放火,自己早就無幸逃脫了。而劉備方則是想放火但沒有趕得及。這裡面也沒有提及關羽在其中的作用,看來捉放曹的橋段是三國演義小說的藝術誇大,作者是想使關羽這個人物更加高大全。

總結一下,正史中曹操對關羽有不殺之恩,關羽斬顏良還之,算是兩清了。曹操賞識關羽,但關羽不領情就是了。華容道事件純屬虛構,是小說作者全其忠義做的藝術加工。

曹操的千秋大業毀於這四個人,臨終懺悔:錯殺兩人,錯放兩人

趙子龍就比較牛了,關羽是一關一關的闖,而趙子龍則是在百萬曹軍中生生把阿斗給搶了出來,實在是英勇至極!當然趙雲固然英勇,在長坂坡之戰中出盡了風頭,但這也是曹操手下留情,才能讓趙雲折騰這麼久,否則亂箭齊發,趙雲早就被射成篩子了,當時有人準備射趙雲,而曹操卻越看越喜歡趙雲,硬是不讓射,結果趙雲奪了兩把寶劍,左右砍殺,斬殺了曹軍很多大將,最終突破層層包圍,成功的將劉禪救了出來,而曹操也沒想到,趙雲後來成為了蜀漢帝國中相當牛的人物,不僅在前期表現活躍,而且還在後期北伐戰爭中屢立戰功,讓曹魏頭疼不已,如果曹操知道趙雲後來的作為,恐怕隔得再遠也要將他射死吧!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劉備軍處理好與東吳孫權的關係,並擊退了多次進犯巴西的張郃後,開始爭奪漢中,同年七月,曹操開始治兵,準備支援漢中攻打劉備,九月,軍隊進駐長安。此戰趙雲在己方軍勢不利的情況大挫曹軍,給曹軍造成了不小的傷亡,也使得漢中戰局劉備軍變被動為主動,開始向曹操軍挑戰,而曹操軍卻按兵不出,致使準備了半年有餘的曹操軍,在到達漢中後,僅僅兩個月就敗走了。後世一些史書在記載漢中之戰中,直接記載曹操219年三月來爭漢中,被趙雲打的大敗而退走。

趙雲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除了四處征戰,趙雲還先後以偏將軍任桂陽太守,以留營司馬留守公安,以翊軍將軍督江州。除此之外,趙雲於平定益州時引霍去病故事勸諫劉備將田宅歸還百姓,又於關羽張飛被害之後勸諫劉備不要伐吳,被後世贊為有大臣局量的儒將,甚至被認為是三國時期的完美人物。

趙雲去世後被追謚為「順平候」,其「常勝將軍」的形象被廣為流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天下知天下 的精彩文章:

日本人為李小龍守墓40年,94歲高齡還掃墓,隱藏怎麼的秘密

TAG:觀天下知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