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用臘八粥開啟年春節的自嗨模式

用臘八粥開啟年春節的自嗨模式

今兒臘月初七,明兒初八,老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可不,農曆2017年的除夕夜正不受任何經濟因素、天氣環境的影響,轟隆隆向你駛來。臘八就是農曆的十二月初八,十二月又稱「臘月」,所以叫「臘八節」,古人在這一天會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而一些地區也有喝臘八粥的習俗。

那麼它是怎麼形成的呢?

據說還有緋聞對象

說一千道一萬,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還得有個具體的形式來記住它,那隻能吃了,不吃怎麼記得住這些習俗?可怎麼吃,吃什麼?各地人民發揮聰明才智,結合南北東西特點,發明了吃冰的、煮五豆的、喝臘八醋的、吃臘八面的,還有曬臘八豆腐、泡臘八蒜的,總歸各有不同。不過對於大多數人,還是喝粥。

提前一天泡好豆子,什麼芸豆、紅豆、綠豆,趕早大火煮開,放入大米、糯米、紫米、薏米等穀類,還有紅棗、花生、蓮子、桂圓、葡萄乾等乾果,小火熬啊熬,熬到米、水渾然一體了,蓮子酥軟、桂圓香甜、紅棗蜜嘴、花生綿軟,再加點枸杞子、杏仁粉,熱騰騰香噴噴端上桌,出門前喝一碗,整天都是暖的。

GIF

從臘八開始,家長們就開始忙了,添置年貨、拆被子、洗褥子,縫窗帘、做被套,一會兒準備敬灶王爺一會兒要打掃衛生,還要備置年貨炒瓜子做麻糖……不管原來家裡多乾淨,都要整體翻騰一番;不管平常生活怎樣,都要撐個門面買點好的讓自己有顏面,好像不鬧個熱火朝天就不叫過年。所以又說「臘八一喝,人就糊塗」,因為進入年關以後事多事亂,錢就不那麼細摳了。——家長們糊塗了,我們就高興了,原來不讓吃糖,這會也可以吃了;原來不讓出門,這會可以放心淘到天黑;原來不能動的鞭炮,也可以放了……我還記得那時候的臘月,我們挑著買來的小兔子小鬧胡的皺紋紙燈籠,手裡拿根線香,一邊走一邊聊,在月黑風高的夜裡活蹦亂跳。手腕要松,燈籠才提的自如,但不可燈籠亂竄,否則裡面扎的蠟燭會翻倒、點燃燈籠,小兔子就沒了,小鬧胡也變黑了,會被家長罵。線香還得一邊走一邊晃圈,滅了就沒法點鞭炮。當然鞭炮不是我們放,會有自家兄弟或相熟的男生跑來借火——都是一塊出門的,哪能不知道呢——我最耿耿於懷的是明明每年都是一起拿的燈籠和線香,為什麼我的線香每次都滅,而前一棟樓的張家小妞的就從不滅?不過她的燈籠著過——從這天開始,我們徹底進入春節的歡樂海洋里。

這是我小時候的記憶,21世紀已經不再家家半夜熬湯煮肉、剪紙貼花、縫被納新了。縱然九斤老太感慨著「一年不如一年」,日子還要往下過。

我們用現代的方式給自己添了很多快樂,外出消費、在家追劇,搶紅包、買東西,或看書娛樂,只要你願意,都能快樂起來,精神愉悅。既如此,就自嗨起來,給孩子一個溫暖的記憶。

當然,對節日基本的禮讚還是要有的,趕緊泡豆子、備米、找乾果去……

以上圖片內容來源於百科校園專題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木訥的老公最真的情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