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業行人的戒律觀
戒定慧是大乘通途教法的三無漏學,戒又叫毗尼,就是針對我們的煩惱、習氣所建立的戒律的條文,最基本的就是殺、盜、淫、妄、酒五戒。
由戒就能生定,由定就能開慧,此為次第。就好象三層樓,戒律是第一層樓,禪定是第二層樓,般若智慧是第三層樓。你不可能沒有第一層樓就想要第三層樓,一個戒行不行的人,也不可能有禪定,更不可能有智慧。所以凈業行人是要勤修戒定慧的,戒定慧就體現在我們的凈業三福裡面的。
有的觀點認為我們末法眾生是持不了戒的,於是他就不持戒,還認為「反正有阿彌陀佛的願力,阿彌陀佛對五逆十惡的罪人都能救,那麼我不持戒他當然也能救我了」。
還有一種觀點,一個念佛行人如果不持戒,不清凈,禪定沒有,他就不能往生了。
這兩種觀點,都是極端,都是不正確的。凈業行人雖然是仰靠佛力去念佛,帶業往生,但是他要盡自己最大努力去持戒。雖然持戒不清凈,但是他要盡自己水平去持,至少在粗的戒律方面他是能持的。尤其是佛教徒,不持戒就沒有佛教徒的資格,至於出家人,如果他不持戒就是敗壞佛教的形象。
另外一方面,非得要有持戒清凈,要有禪定的功夫,他就不了解凈土法門圓超一切法門的特點。因為凈土法門的往生不是靠自己的功夫,他完全是靠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的力量。這個願的力量這就是要我們信願持名感通上這種力量。雖然我持戒不清凈,雖然沒有一點禪定的功夫,但也可以往生啊。所以我們要建立這樣的一個知見,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不要把它搞混。
功德迴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寺院理念
善心善行:倡導公共文明
文明敬香:一人燒一支香
垃圾不落地,你我都得利
取消門票:遊客免費入寺
三零:零經濟 零商業 零門檻
聯繫方式
微信號:南普陀寺
郵編:361005
網址:nanputuo.com
地址:廈門市思明南路515號
友情鏈接
五老峰下
南普陀寺慈善會


TAG:南普陀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