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較為深入的交流」

「較為深入的交流」

早先我的朋友W說,覺得現在和別人交流起來越來越困難了。我想一來是因為我們習慣「發消息」的溝通方式,它比較碎片,又不如面對面來得方便;二來是願意和你在彼此尊重的情況下慢慢掰扯的人也漸漸難以遇到了。

起初我對這件事感觸並沒有那麼深。因為長久以來,我本人也很少和人就某一話題進行深入的探討。可能最多的是設計課討論方案。討論方案這件事是完成作業必須的,你必須在某個問題上進行思考,但思考的內容不見得是你真正有興趣的,或你真正認同的。你只是在某些條件下遵循著某種邏輯。但這個過程中,你著實提高了「業務」能力,同時表達能力和溝通技巧也在進步。這算是「較為深入的交流」的一種,但它有時候可能並不會給你帶來快樂。

前段時間我的友人D希望我能看一部電影。說實話呢,對於別人推薦給我的東西,若非我已經了解或感興趣,都總是當時滿口答應,事後放在一邊。但這次我想要嘗試一下,便艱難地打開,艱難地看了起來。看了之後果然有許多感觸。我和她就這個電影聊了許久。雖然還是通過微信,但聊天的所謂「質量」相比其他提高了不少。這讓我感到很欣喜。因為我從中獲得了快樂。這種快樂一方面來自,我通過交流獲取了新的知識新的領悟,明確了自己的觀點從而對自己有了新的認識;另一方面,通過交流獲得了新的啟發,促使我去找途徑了解新的事物和觀點,讓我感受到自己和這個世界有了新的聯結。這可以說是很美妙了。這一切的前提是,你和同你交流的這個人始終彼此尊重。

這讓我想起我的室友H。我和她同住6年,反倒是我們都在外交換不住一起的時候,才有了稍微深入一些的交流。這很有趣。距離讓我們超越了生活瑣事,有機會「直擊心靈」。她是很懂得尊重別人的一個人,在交流中我從她那裡學到了很多。

通信是一種我很喜愛的交流方式。因為大段的文字會讓你完整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能把前因後果講得清楚。同理,當我找不到一個人投送大段文字的時候,我會寫成文章發出來:)。時隔多年我提筆寫給的第一個人,是我的另一個朋友。我接連寫了兩封,她也用大段的消息回我。我想起約摸一年前我把自己關在衛生間嚎啕大哭的時候,她在我寢室門外站了好久,發消息告訴我,如果你需要我,我就在門外。那個時候的我,感激她的善意,但沒有開門讓她進來。我仍死死捂住自己的心,不想和外界有太多聯結。但是這兩封信像兩個觸手,我握住了她,她也握住了我。

我曾經感慨自己沒有主見,約摸是由於自己沒有給自己機會去思考和表達。「與人交流」是一種很好的機會。在生活和旅行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當你「被迫」與他們聊天的時候,往往會被問到,你覺得什麼什麼怎麼樣。這個時候我很願意直面這個問題。又想起在國內的時候被同城的表哥叫出來吃飯,席間對於我的話他常追問,我都感覺很負累,因為我說那個話的時候可能自己也沒想清楚。但是這次回去我應該可以更自如和自信地同他侃侃而談了。這應該算是進步吧。

關於「深入交流」這件事,你有沒有想說的吶,歡迎在留言裡面交流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燜油絲兒 的精彩文章:

TAG:燜油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