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年大滇制茶日記之3 不負如來不負卿

2018年大滇制茶日記之3 不負如來不負卿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對於制茶來說,如來是誰?卿又是誰?在大滇的價值觀里,永遠把客戶的體驗放在第一位,如來即是客戶,卿即是價格。

產品的品質,既要對得起客戶,也要對得起價格。儘管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大滇號卻努力打造一個絕對的價值標杆,努力讓一千個人都認為這樣一款茶值得這個價格。

大滇醇和正是擔當重任的這樣一款茶。每一款醇和,都歷經三年製作周期;讓堆味、燥氣化於無形,達到醇和之境才可以銷售。在大滇十年制茶歷史上,僅僅只出過一批醇和,顯見大滇對於和的理解,要求甚高。

所謂醇者,即醇厚而無雜味;所謂和者,和諧平穩,無突兀之變化。大滇熟茶之最高境界,謂之「中正醇和」。顯然,為了體現這一境界,符合醇和之名,制茶者的難度頗大。故有如下構思:

醇者,醇厚無雜味,一則選用布朗系大樹為主料,三五級原料加宮廷特級等原料,可達厚之境界;無雜味,則可用時間來釀造。大滇布朗系之新班章、班盆、賀開等基地的夏料,可用作主料。

和者,和諧也。需各種配料加以融合,既考驗制茶師之功力,也需時頗久。布朗雖好,單一料帶來的體驗實則單調,與醇和之意頗不相容。故綜合考慮中段和尾水之需要,大滇仍然選用景邁春尾料和某未開發之地大樹茶正春三五級料,經多次測試按比例調和,以大滇飛揚發明拼配的原理:三角形穩定性原理製作,壓制於2016年,歷經西雙版納兩個酷熱雨季的陳化,在2018年未醒茶即試喝,效果極其滿意,故擬推向市場。

測試情況如下:普通白瓷蓋碗下沖泡,以避免茶器的加成,選用兩種不同水在不同投茶量下測試,湯厚而完全無堆味、雜味,融合度好,香融於茶湯,無湯水分離之感,極端燜泡之下,不顯苦,回甘好,無新茶的燥感。

葉底觀察:適度發酵七成熟,葉底均一,呈紅褐色,有活力。嫩度較高,中壯茶青為主,無枯老硬梗,未來仍具備轉化空間。

第一代大滇醇和,創下了認購量與實際產量十比一以上的記錄,同比第一代產品,第二代產品在發酵工藝上明顯進步許多,葉底更為均一,發酵度較為統一。而來自自有基地的原料更為穩定,對產品提升加成更多。在熟茶中較為少見的強烈回甘體現得淋漓盡致,對比大滇製作的老曼峨熟茶,我更喜歡醇和。

普洱茶的未來屬於熟茶,大滇製作高品質熟茶的努力從未停止;我們從來不曾宣稱要做熟茶第一品牌或者全部用春茶發酵,不同的料用在不同的地方,皆有其可貴之處。正如因材施教一樣,基於目前的市場情況,各種古樹發酵等噱頭層出不窮,而實際上,古樹發酵目前還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不是誰都可以嘗試。以現金流充裕著稱的大滇號,目前也僅僅只有少數茶用古樹製作,且更多依賴於眾籌的模式。

如果把古樹茶發酵的概念用爛,不用真正的古樹茶發酵,使得品質極其低劣,讓消費者以為古樹茶發酵也不過如此,出現信任危機,那麼,這個行業還有什麼概念可以挽回消費者?在2007年玩弄消費者後,長達數年的市場頹勢,終於用名山古樹、國有林等更高品質的產品把消費者拉到茶桌前,玩壞的古樹熟普又將把行業帶到何方?

作為重資產經營的大滇號,攜數千畝名山茶園基地以及各名山初制所,珍惜每一個客戶一點一滴的信任,用全體員工的汗水和努力,正本清源,來捍衛純正普洱的名聲,努力讓這一行業可以健康持續發展。

不負如來不負卿——大滇醇和,用茶說話!歡迎盲喝、PK!

大滇飛揚於2018年1月20日

來源:大滇號 作者:大滇飛揚 編輯:正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劉強東剛來就搞了個萬億飯局,發現奶茶妹妹也在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