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爸寶媽注意啦!寶寶刷牙的這5大誤區,你們是要給他們好好改改了
刷牙不僅可以清潔牙齒、去除牙菌斑,還可以起到按摩牙齦,促進牙齦血液迴圈的作用,能夠改善局部營養和氧的供應,以利組織代謝,提高牙齦的抗病能力。所以,刷牙是維護口腔清潔,預防齲齒、牙周病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自從小傢伙降臨,原本自己還是「孩子」的寶爸寶媽也少了份孩子氣,多了份責任,可畢竟照顧孩子不是一朝一夕能學來的,所以碰到一些習以為常的誤區,寶爸寶媽也不一定能識別出來,今天就給寶媽寶爸列舉了5個寶寶刷牙的誤區,一起來看看吧。
誤區1、牙齒長全再刷牙
寶爸寶媽都認為寶寶牙齒還沒長全,所以,不需要認真地刷牙,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寶寶一般要在兩歲半以後才長全牙齒,但這段時間裡,很多孩子都已經有蛀牙了,所以,寶寶刷牙不可過晚,也不可等牙齒長全再刷牙。
0~6個月,乳牙長出前,漱口最關鍵。所需用品:溫開水、消毒紗布一小塊,喂完奶後給孩子喝些溫開水,相當於漱口。除了漱口,還要用紗布蘸上溫開水或用手指牙刷給寶寶輕擦牙齦和口腔,6個月~1.5歲,乳牙長出期間,爸爸媽媽要每天為孩子清除牙齒上的菌斑、軟垢保持口腔清潔,培養孩子的衛生習慣。一般牙醫建議孩子應該在2歲開始刷牙。
這個時候20顆乳牙都基本萌出了,剛開始教孩子刷牙前先不要用牙膏,可以先用鹽水讓孩子自己習慣一下,另外要教孩子不要吞咽,培養他自覺吐出刷牙水的習慣。3歲左右就應讓孩子養成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的習慣。
誤區2、吃木糖醇代替刷牙
有些家長為了省事,平時吃完飯會讓孩子跟大人一樣嚼塊木糖醇,覺得這樣就能起到保護牙齒的作用。其實,木糖醇對牙齒雖能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但吃木糖醇不能代替刷牙。
誤區3、用力才能刷乾淨
「用力點,不然刷不幹凈。」這其實是很多家長的認識誤區。小孩的乳牙和牙齦都是很稚嫩的,用力過大會對牙齦和口腔黏膜造成一定的損傷,還會引起牙質耗損性紋痕,引發牙齒過敏,如果進一步加重,還可能會出現牙髓神經發炎。
誤區4、刷牙次數越多越好
經常看到有人頻繁而且用力的刷牙,特別是在吃了水果或果汁之後,這樣做其實在清除牙垢的同時還順帶刷掉了牙齒的天然保護屏障,即琺琅質層。特別是兒童乳牙上的琺琅質層只有薄薄的一層,而且較為敏感。
誤區5、使用自來水刷牙
孩子刷牙時最好使用溫水,因為這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冷熱的刺激,保護牙齒,減少牙病的發生,特別是對患有牙過敏、齲牙、牙周炎、口腔潰瘍、舌炎、咽喉炎的幼兒,更能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刷牙的正確方法
刷牙的時候要包括3個牙面:內測面、外側面以及水平的咀嚼面。要特別注意清潔後磨牙(舌側面)和上磨牙(頰側面),因為這些地方是寶寶刷牙時最容易遺漏的地方。
下面幾個步驟可以教你如何正確幫寶寶刷牙:
1、先刷上下排牙齒的外側面,把牙刷斜放在牙齦邊緣的位置,以兩隻三顆牙為一組,用適中力度上下來回移動牙刷。
2、刷上下牙齒外側時,要將橫刷、豎刷結合起來,旋轉畫著圈刷,即上牙畫M」形,下牙畫W」形。
3、然後再刷牙的內側,重複以上動作。
4、刷牙門內側的時候,牙刷要直立放置,用適中的力度從牙齦刷向牙冠,下方牙齒同理。
5、要刷咀嚼面,把牙刷放在咀嚼面上前後移動。
另外,刷牙還必須堅持三二制」,即每天刷3次,注重晚上睡前的那一次,牙齒的3個面(頰、舌、咬抬面)都要刷到,每次刷牙要認真、仔細地刷3分鐘。
那該怎麼選嬰幼兒牙刷與牙膏呢?
牙刷方面:
1、刷毛要軟,刷頭要小,這樣才能比較容易地接觸到寶寶所有的牙齒,包括最裡面的牙齒。刷面平坦,並且刷毛的頂端是圓體形的,這樣才不會刮傷寶寶的牙齦。不要用成人牙刷,因為刷頭太大太硬,會磨損寶寶牙齒和牙齦。
2、給孩子選擇刷柄較硬的牙刷,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鍛煉肌肉運動技巧。刷完後豎直放置牙刷,並保持乾燥。確保各個牙刷的刷毛彼此不會相觸,防止細菌從一支牙刷傳到另一支牙刷。
3、無論如何,至少每4個月就要換一支牙刷,並且生病以後一定要換牙刷,因為舊的牙刷上可能藏有細菌。
牙膏方面:
一般來說,3歲以下的寶寶比較容易吞咽牙膏,如果吞咽能力訓練較好的話,3歲也可以使用牙膏。根據美國牙醫協會(ADA)建議,3歲以下寶寶可使用米粒大小牙膏量。但要注意,小孩刷牙不能用成人牙膏,因為成人牙膏含氟量高,並且孩子還沒有完全掌握含漱技巧,難免誤吞。
1、牙膏的含氟量不能太高。以防孩子吞咽過量,導致氟中毒。
2、避免添加薄荷等刺激性強牙膏。這一類牙膏有比較強的刺激性氣味,兒童不容易接受,可能會導致厭惡刷牙。
3、不宜用水果味的牙膏。大約有1/4的孩子在刷牙的時候會把水果味的牙膏吞食了。
遠兮求索,與你不見不散,關愛健康,更關心你!


TAG:遠兮求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