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朝陽民俗】吃臘八粥

【朝陽民俗】吃臘八粥

遼寧 · 朝陽

朝陽 · 佑順寺 · 卧佛殿

臘月初八(2018.1.24),吃臘八粥,傳說是佛教信眾為紀念釋迦牟尼佛在臘月初八,悟道成佛而形成的風俗。

菩提樹下,月光拉長了身影;

一個星期的最後一天,望天觀星,悟道成佛。

臘月初八,佑順寺卧佛殿,信眾參加釋迦牟尼悟道成佛的紀念法會。

焚香

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名喬達摩·悉達多,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凈飯王的兒子,年輕時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為尋求人生真諦與生死解脫,捨棄王族生活,出家修道。

焚香

喬達摩·悉達多在雪山苦修六年,常常日食一麥一麻。後來發現一味苦修並非解脫之道,於是放棄苦行下山。這時一位牧女見到他虛弱不堪,便熬乳糜(奶與穀物共煮而成)供養他。釋迦牟尼的體力由此恢復,隨後於菩提樹下入定七日,在臘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這天,各寺院舉行法會,效法佛陀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典故,用香谷和果實等煮粥供佛,名為臘八粥。

法器伴奏

另有一說,佛陀成道日,四大天王來到人間,分別以內裝有八寶飯的金、銀、琉璃、瑪瑙等缽供養世尊,世尊欣然接受後將四缽合而為一。為紀念佛陀於臘月初八成道,並接受四大天王供養米粥,漢地佛教寺院因而會在這天煮臘八粥供佛,並分送十方善信,希望享用臘八粥的民眾能同沾佛陀成道的法喜,蒙佛陀加持而福慧增長。

唱經

既然是釋迦牟尼悟道成佛的大日子,就得用佛教儀式來紀念一下。多次的誦經跪拜,感激感恩,祝福祝願。

誦經

佑順寺門前施粥

儀式結束後,來到寺廟門前,人們排隊領取臘八粥。

施粥

施粥

組織施粥

一般,寺院的佛粥既美味且量多,以滿足來寺院參加紀念法會的善男信女需要,年復一年,寺院做臘八粥的傳統便廣泛傳播到民間,由此而誕生了"臘八節"。

五觀堂

佑順寺內石雕旗杆座

最早,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持缽,沿街化緣,將收集的米、栗、棗、果仁等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大家認為吃了可以得佛陀保佑, 所以貧窮人家稱它"佛粥"。

老照片的記憶,回到三十年代。

佑順寺施粥(老照片)

朝陽縣城設立粥鍋難民領粥時之攝影

民國二十年六月一號(1931年)

生命至上,不是臘八的粥,積善行善,修善修德。

佑順寺牌樓

朝陽,曾經隸屬熱河省,那時候,應該是東北四省——奉天(遼寧、內蒙古通遼、內蒙古興安盟)、吉林(吉林和黑龍江東部)、黑龍江(黑龍江中西部和內蒙古呼倫貝爾)和熱河省(河北承德和遼寧義縣、錦州和內蒙古赤峰、通遼)。1955年撤銷熱河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翼天視界記憶朝陽 的精彩文章:

現存的五座遼代四方塔之——大寶塔

TAG:翼天視界記憶朝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