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色釉:中國陶瓷藝術史上的最高境界
單色釉的種類和特點
中國瓷器的釉彩始於單色釉,由於瓷釉內含不同化學成分,瓷器燒成後就呈現出不同的單一色澤。
清乾隆霽藍釉鸚鵡耳扁瓶
委青釉:是我國瓷器最早的釉色,商代中期已經出現,宋瓷中官、哥、汝、龍泉、越窯、耀州窯等都燒出了不同程度的青釉。青色釉包括天青、粉青、豆青、冬青、翠青、灰青、蝦青、影青、蛋青等。
黑釉:釉面呈黑色,主要色劑為氧化鐵和少量的錳、鈷、銅。黑釉在南方從漢代開始,北方從唐代開始燒制,清代康熙年間,又發明了烏金釉,通體烏黑,亮處閃金光。黑色釉有黑彩、墨彩、烏金等。
郎窯紅釉觀音尊綠釉:以銅色為著色劑,以鉛作為化合物的助溶劑,低溫燒成。宋代瓷器上的綠釉多為較深的青綠色,明代正德時期的孔雀綠很突出,明中期出現了瓜皮綠,水綠色是康熙時期傑出的彩釉,康熙三彩和五彩中常用此釉色。
白釉:釉內含鐵少,高溫燒成,白釉還可以分為甜白、象牙白、豬油白、卵白、月白、青白、魚肚白等。
紅釉:主要以銅為著色劑,包括祭紅、豇豆紅、寶石紅、郎窯紅、抹紅、珊瑚紅、胭脂紅、粉紅、海棠紅、磯紅、肉紅、鮮紅、朱紅、大紅、柿紅、蓋血紅、"娃娃臉"等。
黃釉:以適量的鐵為著色劑,也稱鐵黃,分高溫和低溫兩種燒制方法。黃色釉包括蛋黃、嬌黃、雞油黃、薑汁黃、鵝黃、魚子黃、蜜蠟黃、鱔魚黃等。
清乾隆藍釉天球瓶
藍釉:藍色釉包括霧藍、灑藍、天藍、翠藍、寶石藍、抹藍、祭藍等。最初的低溫釉出現於唐三彩當中,到了元代燒成了高溫藍釉瓷。明代宣德的藍釉主要有寶石藍、祭藍等。
紫色釉:紫色釉有茄皮紫、豬肝紫、玫瑰紫等。其中最著名的茄皮紫是在明代中期出現的,以後歷朝歷代均有燒造。
摺疊
清乾隆 官窯爐鈞釉雙耳燈籠尊
說明:燈籠尊口外撇,短頸,筒形腹,下承圈足,造型穩重敦實,因形似燈籠而得名。瓶腹部兩側堆貼瓶狀雙耳,構思新穎,別出心裁。足內釉底淺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乃先鈐章後上釉而成。通體施爐鈞釉,釉彩自然流淌,藍、紫等色交織熔融,極盡變幻之能事。
摺疊
清乾隆 官窯茶葉末釉鳩耳尊
說明:短頸斜肩,圓鼓腹,圈足微外撇,肩部弦紋一周,兩側飾鳩耳銜環。造型古樸大方,胎質厚實穩重。通體內外皆施茶葉末釉,釉色勻凈蒼古,釉面肥厚潤澤。底部落有陰文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茶葉末釉更是單色釉中的名貴品種,色郁從容,甚得皇家讚譽,屬明清皇室壟斷之品。本品瓶式為鳩耳尊,屬仿上古青銅器具之造型。本品尺寸小巧,較同類大器更為罕見珍貴。雖非大器,卻小器大樣,造型莊重,典雅靈秀。配鏤雕紫檀木座。
本人以及公司,不收購,也不會上門交易,非誠勿擾!!!!!
想知道更多古玩市情 請關注小編頭條號哦~
聲明:本著傳播收藏知識為宗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之刪除。
收藏界大咖都在關注
微信
公眾號掃
資訊.按二碼關注獲取拍賣會,交易會最新資訊
搶先別人一步


TAG:古玩藝術鑒定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