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眾未來能否為其帶來真正的安全感?

大眾未來能否為其帶來真正的安全感?

通過設立未來中心,大眾的未來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系統都將更加適用於中國市場。大眾已經發起了「SUV+新能源汽車」的產品攻勢,以試圖捍衛「全球最大汽車製造商」的霸主地位。

在這個「不顛覆自己,就會被別人顛覆」的快速發展時代,人人都置身於不安的焦慮和惶恐之中。儘管是在全球車市佔據絕對優勢的大眾集團也終日惶恐其霸主地位會朝不保夕。它一方面奮鬥於當下,另一方面又未雨綢繆於未來。

2018年1月24日,「大眾集團亞洲未來中心」在北京正式啟用,這不僅透露了大眾集團對未來的發展野心,也表露了大眾集團對未來世界汽車格局變化所存有的不安全感。

「亞洲未來中心」的使命

北京「未來中心」是大眾繼德國波茨坦和美國加利福尼亞後,布局全球的第三個中心,是大眾在中國市場的又一重大戰略性投入。

據大眾介紹稱,亞洲未來中心代表著大眾將持續致力自動化、共享化、互聯化和電氣化的推進。它將專註於滿足中國和亞洲客戶的需求,為其提供定製化具有前瞻性的移動出行方案,並將其推廣至全球市場。它擁有獨立的決策權,是集團中國戰略和集團全球戰略調整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個創新高地,設計師、用戶體驗專家、數字化專家等多領域專家攜手打造未來汽車。

亞洲未來中心負責人Torsten Schonert博士表示:「亞洲未來中心將關注前瞻性的產品和服務、突破性的技術、智慧城市理念、初創企業(項目)發掘和一流的客戶體念,以滿足亞洲客戶的需求。」

大眾旗下三大「未來中心」也是協同運作的。歐洲「未來中心」重點關注以SEDRIC為代表的自動駕駛技術;美國「未來中心」則專註為客戶提供頂尖數字化用戶體念、用戶體念軟體,以及便捷的移動出行解決方案;亞洲「未來中心」將集中力量探索針對中國和亞洲市場的設計理念,推行大眾在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慧戰略。

電氣化、共享化、數字化和自動化是「未來中心」的探索方向,也是大眾集團2025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數字化和自動化的發展,大眾汽車集團首席數字官Johann Jungwirth先生曾表示這會使大眾集團達到全新的高度。

以「未來中心+產品集群」抗焦慮

通過設立未來中心,大眾的未來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系統都將更加適用於中國市場。大眾已經發起了「SUV+新能源汽車」的產品攻勢,以試圖捍衛「全球最大汽車製造商」的霸主地位。未來兩三年內,大眾將在中國推出10款SUV和15款新能源車,而2018年也是大眾的SUV之年。

據了解,到2025年前,大眾集團將在中國市場投資100億歐元,以在中國本土生產銷售電動汽車。大眾汽車集團計劃在2020年前向中國市場每年交付40萬輛新能源汽車,2025年前每年向中國市場交付150萬輛新能源汽車,幾乎佔大眾汽車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的50%。

正如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總裁兼CEO海茲曼教授在廣州車展媒體溝通會上表示的:「我們正穩步推進在電動汽車、數字化、互聯化、自動駕駛、人工智慧與全新移動出行服務領域的發展,以確立新的集團優勢。」

高調成立的「未來中心」究竟能否真正為其帶來安全感,達到實際效益?我們不得而知。有消息稱,以前瞻性的工作推動大眾集團在中國的轉型,將成為「未來中心」的工作重點。海茲曼曾在媒體採訪中做出了「汽車必須加強車聯網技術研發」的基本判斷,他認為,未來所有大眾車都會具有強大的互聯網基因。據了解,大眾已經與騰訊、阿里巴巴以及百度等科技公司展開合作。

而在這個 SUV市場紅利開始萎縮的當下,新能源車前途未仆的未來,以及「經濟型車」對手強勁的局勢下,這劑「未來中心+產品集群」抗焦慮良藥是否能儘快發揮藥效 ,這最終還是要看大眾的「體質」了。

一片「痴心」向中國

「亞洲未來中心」選址北京並非偶然。首先,中國是人口大國,也是汽車大國,這塊肥圈是兵家必爭之地。其次,在中國有更多更複雜的車路關係以及人車關係,等等這些要素都是作為專註於數字化和無人駕駛技術的大眾集團「亞洲未來中心」選址北京的必然條件。

面對中國的未來市場,海茲曼教授曾表示:「中國是創新科技的孵化器,是集團前沿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高度自動化的未來汽車,將是出行生態體系的重要元素,並將推動社會發展。」而談及「未來中心」的重要性,海茲曼則表示:「我們正在構建未來出行方式的藍圖。集團將賦予各品牌和區域更多的權力,實現引領創新及數字化變革。中國打造的未來出行解決方案將向世界輸送。」

1984年,上海大眾成立並投產標誌著德國大眾品牌正式進入中國市場。至今,大眾已在華根植了34個年頭,它攜手旗下12個品牌,在中國市場上的交付量已破3200萬輛。2017年,大眾汽車在主力市場中國銷售新車418.42萬輛,突破400萬輛大關。在華銷量比重也進一步上升至39.0%,接近四成。而且中國市場僅差不到14萬輛,就可與整個歐洲的銷量並駕齊驅。

這一驚人的銷量數字,不僅體現了中國消費者對大眾汽車產品的高度信任,同時也體現了大眾集團對中國市場的高度依賴。

然而,在當前時代大變革中,車企間的競爭日趨激烈,大眾除了來自日系、通用的較量外,日漸崛起的中國自主品牌也成了它的隱患。尤其是面對未來電動化變革趨勢,自主品牌也已走在前列,只專註於燃油車的大眾開始慌了。

海茲曼教授表示:「汽車領域的科技變革很有可能最先在中國發生,因此,大眾必須做好準備。」在他看來,為了在數字化、車聯網、新能源汽車以及自動駕駛的洪流中繼續站穩腳跟,大眾必須擴大旗下各品牌、各地區的權利,與科研專家和消費者保持更佳關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汽車 的精彩文章:

把握投資新機遇 第八屆汽車產業趨勢與投資論壇在滬順利召開

TAG:每日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