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技嘉Z370N WiFi主板評測:小鋼炮平台皮實之選、Mini顯卡好夥伴

技嘉Z370N WiFi主板評測:小鋼炮平台皮實之選、Mini顯卡好夥伴

技嘉的300系列主板我們之前帶大家帶來過不少,相信大家也已經有基本的認識,其實隨著新的處理器和晶元組的到來,技嘉並沒有對旗下的主板序列做出大的改變,對於遊戲玩家來說,主推的還是AORUS Gaming系列主板,包裝盒上面都有醒目的鷹頭標誌,而針對需求更加主流的用戶,技嘉主推的產品是價格更經濟的Z370 HD3、Z370 D3H此類,包裝是明顯不一樣的,後者強調的是超耐久(Ultra Durable)。我們今天要評測的Z370N WiFi,就是主流的超耐久系列當中更加細分的產品,因為這是一塊Mini-ITX版型的迷你主板,針對的是擁有小平台裝機需求的用戶。

我們還是首先從包裝盒來看,依然是經典的黑色底色的超耐久風格,「超耐久」的標識非常清晰,這也應該是購買主流定位主板用戶主要的目標,在包裝盒還能看到支持技嘉自己的燈光同步技術RGB Fusion、智能風扇控制Smart Fan 5。包裝盒的背面將一些支持的技術交代更清楚,比如幫助加速散熱的M.2散熱裝機、高級的音頻方案、雙網卡設計等等細節,這些我們會在後文當中交待清楚。

打開包裝後可以看到在空間有限的Mini-ITX主板包裝盒當中收納的附件包括一份說明書、一塊I/O介面背板、驅動安裝光碟、多語言快速使用手冊、一小包用於安裝M.2 SSD的固定螺絲、兩條SATA 6Gbps硬碟數據線,以及WiFi天線。

技嘉Z370N WiFi主板的側面I/O介面包括六處USB 3.1 Gen 1介面,兩處HDMI介面,以及一處DisplayPort 1.2介面。這裡要注意的是,兩處HDMI介面當中有一處是HDMI 2.0版本,最高支持4096*2160@60Hz的輸出規格,以及高動態範圍(HDR)的輸出,而另外一顆僅僅是HDMI 1.4,最高支持4096*2160@30Hz。另外還有一處USB Type-C介面和雙網口、WiFi天線介面以及3.5mm音頻介面。

I/O介面部分,可以看到CPU供電散熱片的體積其實比較有限

作為一張標準的17*17cm規格的Mini-ITX標準主板,技嘉Z370N WiFi主板的表面空間利用得非常緊湊,幾乎沒有哪裡的布局是可以浪費的,各種介面和插槽都布置的非常密集,CPU供電散熱片大小其實比較有限,因為彎折的介面,實際上要比看上去得藥效,而M.2 SSD散熱片其實本身也是PCH散熱器,拆下第一層後看到的是正面M.2 SSD介面,下面才是PCH,這種介面其實和華碩的PCH散熱器設計是異曲同工。

僅有的一處PCI-E x16插槽,上面的散熱片下方就是M.2 SSD插槽和PCH

和幾乎所有的Mini-ITX主板一樣,技嘉Z370N WiFi提供兩根DIMM內存插槽,容量最高支持到32GB,頻率最高支持到4400MHz。主板只有提供四處SATA 6Gbps介面,全部布置在主板的右側邊緣部分,和前置USB 3.0介面、F-Panel跳線區域、24-Pin主板供電、5050 RGBW針腳插座緊緊擠在一起,所以這裡對於追求整潔走線的用戶來說可能是一場災難。而在對面的左側還有獨立音頻區塊設計,通過專業音頻電容實現120dB的信噪比,旁邊還有一顆ALC1220音效卡。技嘉Z370N WiFi主板提供正反面兩條M.2 SSD插槽,正面的可以安裝PCI-E、SATA兩種SSD,但是背面的只能安裝PCI-E SSD。

背面的M.2 SSD插槽

技嘉Z370N WiFi主板的表面空間有限,所以散熱片的面積都有限,自然也很容易拆下來,只要在主板的背面的螺絲擰下來即可,在CPU供電散熱片的底部可以看到黑色的導熱脂,材質十分柔軟,所以用手碰觸的時候要注意不要撕毀。而底部的M.2 SSD散熱片比較有意思,它是不能被一次性拆下來的,因為還有一處螺絲被藏在裡面,你首先拆下表面的M.2 SSD散熱片、撕下藍色保護膜後可以看到還有一層接觸SSD的黑色導熱脂,這裡你還要扭下一顆螺絲,才能看到PCH晶元,這明顯也是為節省空間做出的考慮。

把散熱片全部拆下之後的主板表面

拆下CPU供電散熱片可以看到供電情況,技嘉Z370N WiFi採用的是4+2相供電,4相針對CPU,2相針對核顯,PWM主控是來自Intersil的ISL-95866,每相供電擁有一上一下的來自安森美半導體(On Semiconductor)MosFet,電感是來自松下的FP系列電容。在主板背面的相同位置還有四顆同樣是安森美的MosFet,以及三顆控制風扇的Nuvoton 3974S晶元。

拆下散熱片後很多晶元都可以看的很清楚,比如說提供HDMI 2.0輸出的MegaChips MCDP2800-BC,正面板載的Intel I211-AT和隱藏在背面的I219-V網卡,另外還被隱藏在主板背面的是iTE 8295FN-56A RGB控制晶元。

正面的Intel I211-AT網卡

主板背面的第二塊網卡 ,算上支持2.4/5GHz雙頻的無線網卡共為雙頻三網卡

對應RGB燈效同步的iTE控制晶元

用於輸出板載HDMI 2.0的MegaChips晶元

裝機部分,我們使用一顆Core i7-8700K、來自威剛的XPG DDR4-3000MHz RGB內存、技嘉GTX 1080 Mini ITX顯卡、酷冷至尊MasterBox Q300L機箱來裝機,散熱器是酷冷至尊的MasterLiquid 冰神240RGB。 其實這裡面最值得著重介紹的就是同樣來自技嘉的GTX 1080 Mini,這是目前市售最小巧的一張GTX 1080顯卡,單風扇設計,標準的雙槽厚度,體積控制到GTX 1060 IXOC的程度,我們可以從照片當中看到非常短小精悍,可以說是這張主板天作之合的存在。

裝箱後的效果

技嘉BIOS界面功能介紹

主板的BIOS設計和功能其實非常重要,功能的全面、直觀、易用對於用戶來說可以直接決定對於BIOS的上手程度,從普通用戶升級成擁有自我動手能力的用戶也許只要一天,而設計得糟糕得BIOS可能會讓用戶斷絕以後認真研究的心愿,甚至會影響固有的功能,比如說超頻,可見優秀的BIOS設計對於主板來說幾乎已經優秀了一半。

現在市場上佔據絕大部分基數的三大主板廠商的BIOS設計可以說都已經高度成熟,基礎也很厚實,一般來說不會有太大的缺陷,而重點都是在於細節的完善與否,我們來認真看看。首先呢,技嘉、華碩和微星三家廠商的BIOS設計都是以猩紅色為底色,象徵著澎湃的力量。技嘉的BIOS採取標籤式設計,從左到右分別是智能超頻頁面M.I.T(MB Intelligent Tweaker)、系統信息、BIOS功能、晶元組功能、電源功耗管理和儲存離開。

其實我覺得一般來說進入BIOS進行設置的用戶,有很大部分是為超頻而準備的,而這一點來說技嘉的BIOS設計得非常簡單易懂,甚至有幾分傻瓜化,只要直接調節倍頻(當然你也可以調節外頻)即可,當然你也可以使用預設的「CPU性能提升」選擇已有的超頻方案,不過現在Z370主板自動設定的電壓都有些稍高,默頻的烤機都可以達到1.3V以上,其實大家可以前往高級電壓設定手動設定電壓,防掉壓設置在3DPower電壓設置部分,VCore電壓有Standard、High、Turbo三種,形容的字眼越誇張,則V-Drop越小。

我們以前在評測AORUS Gaming-3主板的時候介紹過主板BIOS功能當中的RGB環境燈功能,可以不用進入系統內通過APP Center-RGB Fusion軟體來設定燈光,而是可以直接可以在BIOS內部設定燈光的效果和顏色,選擇後即時生成不用等待響應,不過因為技嘉Z370N WiFi主板的正面空間很緊湊,利用率也很高,所以是沒有單獨設計燈條的,那麼是在哪裡發光呢?其實是在主板的背面,位置大致是音頻電路區域的背面。

這個部位是技嘉Z370N WiFi主板僅有的板載發光區域

超頻測試:與身板並不相稱的超頻能力,穩超4.8GHz只需要1.2V

最後來到超頻部分,雖然說技嘉Z370N WiFi主板因為是Mini-ATX版型設計,空間比較有限,所以供電其實也比較一般,原本以為超頻能力會不怎麼樣的,不過試了試超頻感覺其實還是可以的,我們的一顆Core i7-8700K在電壓拉到1.2V,防掉壓設置在High的水平可以非常穩定的把處理器超到4.8GHz的水平,並且可以穩定通過10分鐘的AIDA 64壓力測試,這個電壓其實蠻不錯的,而且感覺對這一代的Core i7-8700K來說,4.8GHz其實是個基本盤,就像3.8GHz對於新一代的Ryzen也是基本盤一樣(並沒有黑的意思)。

超頻4.9GHz的話,我們將防掉壓設定到最高的Ultra,隨後可以在1.248V的電壓通過10分鐘的AIDA 64壓力測試,這個表現其實也算得上可圈可點,至少看主板本身的供電是看不出這個水平的, 也就是說這個超頻能力還是比較驚喜的,不過大家在自己手動超頻的時候還是要注意供電部分的散熱情況。

總結:皮實親民的Z370小板,超頻能力還不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超能網 的精彩文章:

iOS 11.3 Beta測試系統放出,加入電池狀態查看和一些新功能

TAG:超能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