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建水民間故事 坐瓮進京城

建水民間故事 坐瓮進京城

北山寺的大宴是皇帝為公主招親擺的,被瘋搖城從京城攝到臨安來了。皇帝知道後,派了兩位武藝高強的將軍率領人馬日夜趕路來臨安府查辦。

三兩月後,官兵來到臨安,叫來知府問:「去年臘月二十四日,你府是不是有一個名叫瘋搖城的在北山寺宴請百姓?」知府說:「本府確有一個叫瘋搖城的在北山寺宴請過百姓,那日下官也親往察看,因看他一樣也辦不出來,就坐轎回來了,後來聽說申時還真開了宴,本府一老差役還吃過呢!」

將軍道:「快把那老差役傳來問話!」

片刻,老差役被傳到,他跪在廳前敘說了當日情形,最後激動地說:「自那日赴宴後,卑職過去行差時跌傷的腿也不治自愈了。」

將軍聞言道:「就此妖人攝了宮宴無疑了。」即命副將帶領人馬前往捉拿。

過了不到一個時辰,副將歪歪倒倒,鼻青臉腫進府稟報:「那瘋搖城確實厲害,我們用粗棕索捆他,他咳了個嗽就掐斷了;用鐵鏈拴他,他打了個噴嚏也就斷了;將士刀槍對他,他操條小棍對陣,我們都沒法敵過他。」

將軍原先氣壯如牛,聽了稟報後,一時間就膽小如鼠,束手無策了,還是知府刁滑,寫了張請帖,親自去「恭請」瘋搖城。

不多會,只見一條大漢走進大堂拱手問:「大人請我有何貴幹?」

知府說:「這位將軍相請搖城上京議事。」

將軍強裝笑臉說:「小將奉旨,特來相請仁兄上京議事。」說完就叫兵士抬轎子來。

瘋搖城冷笑一聲說:「去就去,可姚某這幾天屁股上生瘡,坐轎不便,要坐瓦翁才合適。」

將軍暗怒:「瓦瓮怎坐得進去,這豈不是成心……」將軍正要發怒,見知府連遞眼色,就改口道:「既是姚成身體染疾,那就坐瓮去罷。」

眾兵士用繩索捆綁牢靠一隻瓦瓮抬到廳前,將軍,知府催促瘋搖城起行。「好!」瘋搖城答應著坐上瓮口,一眨眼就不見了。眾人一看瓮中,空空如也。

將軍責罵道:「你等許多人看著,怎讓這傢伙逃了?」說著,唰地抽出佩劍要斬兵士。這時,忽聽瓮里傳出瘋搖城的喝斥聲:「將軍不要發火,你姚爺爺不是安在瓮中嗎?!」

將軍收起劍到瓮口一瞧,瓮里還是空空的,很是驚奇。

知府賣乖,對著瓮口叫了聲:「姚成兄!」瓮中回答:「叫什麼,趕緊走!」

眾兵士看這情形,都嚇得抖著一股,兩個膽子大的兵士抬起杆子一試,卻也重妥妥的。將軍也驚魂未定,顫抖抖地下令:「他既然還在裡面,那就起程!」

一路上,瓦瓮一時輕,一時重。輕時,怕瘋搖城不在裡面,兵士們邊聲呼叫,瘋搖城在瓮里連聲回答。

一隊人馬抬著瓦瓮白日黑夜地走,好不容易回到京城。皇帝正召集文武百官議事,忽見一太監進殿稟報:「啟顫萬歲,派往雲南的將軍已回,妖犯也捉來了,現在宮外候旨。」

皇帝聞報當即傳旨:「馬上在金鑾殿上審問『妖犯』。」

聖旨傳出,將軍率兵士們抬著大瓦瓮,搖搖擺擺地進殿來,皇帝見了,開口便罵將軍:」聯命你去捉拿攝我宮宴的『妖犯』來受審,你等何故抬只瓦瓮進來?」

將軍忙跪下稟奏:「萬歲!妖犯就在瓮中!」

皇帝離開龍座,走近大瓮一瞧,瓮里什麼也沒有,頓時氣得大罵道:「一群廢物,竟敢胡弄孤家,左右快與我拿下!」一群刀斧手馬上將兩將軍五花大綁起來,要拉下去殺頭。

兩將軍叫苦不迭,哀告道:「萬歲,這妖犯名叫瘋搖城。確有妖氣,你對著瓮口叫幾聲瞧瞧,若無回聲,再殺我等也不遲。」

皇帝帶信不信對著瓮口叫了聲:「瘋搖城!」

瓮里回答:「嗯!我在這裡睡瞌睡,你叫我幹什麼?」

皇帝再次湊近瓮口朝里細看,仍然什麼也沒有,再叫瘋搖城,瓮中隨即答應。皇帝想,恐怕是自己年老眼花,叫文武大臣們對著瓮口叫瘋搖城,瓮里仍然有叫必應。眾文武大臣也嚇得臉象冬天的黃瓜,青一塊黃一塊。皇帝心裡也直發毛,但為了面子,他走回龍椅坐定,壯了壯了膽,把驚堂木一拍問道:「瘋搖城,去年臘月二十四日,是不是你把我的宮宴攝去?」

瓮中回答:「是!」

皇帝問:「好大的膽,你知罪嗎?」

瓮中回答:「小民無罪!」

皇帝說:「你膽敢把我宮宴攝走,怎說無罪?」

瓮中回答,「全國連年災荒,民不聊生,連年征戰,生靈塗炭。但朝庭、官府依舊橫徵暴斂搜刮民財。你為公主成婚揮金如土,我攝去宴席讓百姓享用,有何罪過?」

皇帝氣得大聲叫:「刁民反了,給朕狠狠地打!」

金鑾殿上,護衛們揮舞棍棒,一時間就把瓦瓮打成一堆碎瓦片。

「朕到要看看你這瘋搖城往哪裡逃!」皇帝心想著,走下龍座,把碎瓦片撥來撥去,根本找不見人影,他拿起一片碎瓦片叫了聲:「瘋搖城!」

碎瓦片回答:「哎!」

皇帝丟下一片,又拾起另一片叫喚,瘋搖城還是答應,但就是不見人影。

皇帝正在驚疑,忽然颳起一股大風,將碎瓦片括攏在一起,化作一股青煙,瘋搖城在煙里時隱時現,拍打著巴掌,高聲大笑。皇帝、宮妃和大臣們只得眼睜睜地看著瘋搖城揚長而去。

來源: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空鏡 的精彩文章:

民間故事 智破黃金案

TAG:空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