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今年最後一個節氣到了

今年最後一個節氣到了

2018.1.20 星期六

農曆:臘月初四

丁酋【雞】年

癸丑月 壬子日

大寒

大寒,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每年公曆1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0°時,即為大寒。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大寒後十五日,壯陽就會出地驅逐陰寒,這就是立春。

大寒到了,也就意味著春節馬上就要來了,大寒以後我們又將迎來新一年的節氣輪迴。大寒是一年「運」、「氣」循環變化的開始。

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年的五運六氣:

小知識:2018年五運六氣預測

今年火太過,想必大家要有意識地瀉一瀉火了。

讓我們來看看戊戌歲初之氣的預測:

戊戌歲初之氣,自丁酉年大寒日申初,至是歲春分日午初,凡六十日八十七刻半,主位少角木,客氣少陽火,中見火運,氣與運同,地氣遷,氣乃大溫,草乃早榮,民乃厲,溫病乃作,身熱,頭疼,嘔吐,肌腠瘡瘍,宜調少陽之客,以咸補之,以甘瀉之,以咸耎之,歲谷宜玄,間谷宜豆,則火不為邪,是氣也,無犯司氣之熱。可考慮用桂枝湯,南方濕氣重的地方可用藿香正氣水。

大寒過後就是新年,有個好的身體才能開開心心的過個好年,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大寒之後到立春之前應該怎樣保養自己吧:

一、禦寒保暖,心情舒暢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黃帝內經》云:「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這就是告訴我們冬天要禦寒保暖,收斂精氣。首先,我們要做到「禦寒」,古語有云:「大寒大寒,防風禦寒」,大寒時節除了注意防寒之外,還須防風,衣著要隨著氣溫變化而增減,手腳易凍,尤其應注意保暖,讓自己保持溫暖。保持溫暖不單是靠暖氣和多穿衣服,保持心情舒暢也是非常重要的。所謂「暖身先暖心,心暖則身溫」。心神旺盛,氣機通暢,血脈順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溫暖,讓我們可以抵禦寒氣的侵襲。因此在大寒時節,我們應當安心養性,怡神斂氣,特別是老人家,精神調養還應注意避免過喜或傷心,保持心情舒暢,心境平和,使體內的氣血和順,不擾亂機體內閉藏的陽氣,減少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可能,做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其次,要順應冬季閉藏的特性,可以早睡晚起,早睡是為了養人體的陽氣,晚起是為養陰氣。所以,除了特殊情況外,我們不妨晚起一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反之而行,則容易耗損陰精,傷及腎臟。

冬藏時節,萬物蟄伏,人體也應適當減少活動,做到「慢半拍」,避免陽氣被擾動。所以如有鍛煉的習慣,此時應以「微微出汗」為度,建議選擇一些舒緩的運動,如太極,站樁,慢走、踢毽子等,起到舒展筋骨的目的即可,切不可大汗淋漓,以致陽氣外泄,甚至有折損壽命之虞。此外,要注意盡量選擇在陽光和空氣都比較理想的環境運動,多曬太陽;並提前做好準備活動,防止運動損傷。

注意事項

01

防頸寒:

冬天是頸椎病的高發季節。醫學研究發現,頸部是人體的「要塞」,不但布滿了血管,而且還有很多重要的穴位,比如大椎穴、風池穴,以及延伸到肩部的肩井穴。建議大家多穿立領裝,能夠保護頸部免受風寒,避免頭頸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縮,對預防高血壓病、心血管病、失眠等健康問題有一定的好處。另外,一條得體的圍巾、絲巾或者披肩,更能夠兼顧美觀與實用,和「美麗凍人」說拜拜

02

睡前燙腳:

俗話說「風從頸後入,寒從腳底生」,大寒時節,除了做到頸部防寒防風外,最好養成睡前燙腳的好習慣。所謂「飯後三百步,睡前一盆湯」,入睡前用熱水燙腳,能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部的皮膚和組織營養,降低肌張力,改善睡眠質量,對於防病保健都很有益處,特別是那些愛在夜間看書寫作,久坐到深夜的人,在睡覺之前,更應該用熱水燙腳,之後最好在半小時內就寢,保證效果。

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由於人體白天站立行走,到了晚間,一天中產生的一些毒素會沉於下肢,此時不宜長時間「泡腳」至出汗,這樣會使毒素通過血管流回全身,反而不利於身體健康。如有條件,可在白天「泡腳」,同時做「干梳頭」100次(需用力),長期堅持就能體會到神奇的功效。

03

雙手搓腰暖腎陽:

雙手搓腰有助於疏通帶脈、強壯腰脊和固精益腎。腰部為「帶脈」(環繞腰部的經脈)所行之所,特別是脊椎兩旁的後腰是腎臟所在位置。腎喜溫惡寒,常按摩能溫煦腎陽、暢達氣血。

具體的做法是:兩手對搓發熱後,緊按腰眼處,稍停片刻,然後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長強穴)。每次做50~100遍,早晚各做一次。

二、飲食有度,調和陰陽

大寒的飲食應遵守保陰潛陽的飲食原則。冬天寒冷,需要攝入更多熱量來禦寒,但如果想在吃的同時兼顧養生,我們就要「會吃」了。我們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關於「大寒之後如何吃」的小知識:

多吃禦寒食物

很多人冬天喜歡吃火鍋,吃到微微出汗,可以起到驅趕寒氣的作用。營養學家也表示:辣椒、生薑、胡椒等辛辣食物確有促進血液循環、驅寒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冬天的基調仍然是「收藏」,所以辛辣食物不宜過度(尤其不宜吃到出大汗),可以適當吃一些苦味來平衡一下。

多吃紅色食物

顏色紅潤的食物不僅外表「火熱」,也能起到禦寒的效果,並且能幫助我們提神醒腦、補充活力。大寒時節不妨試試將枸杞、桂圓肉或生薑沖泡飲用,可以起到溫陽的作用,驅寒發熱;氣虛和手腳冰涼的親們,可以多吃紅棗,益氣補虛。

多喝紅茶、黑茶

大寒時節,人體新陳代謝減慢,而紅茶、黑茶有扶益氣的功效,具有養生意義。其中紅茶性味甘溫,蛋白質含量高,可蓄陽暖腹。而黑茶中含有的近百種酶類可補氣昇陽,益腎降濁,同時喝茶可以幫助腸胃消化、調整糖、脂肪和水的代謝,非常適合「每逢佳節胖三斤」的人群飲用。

多食燕麥

如果說冬至要吃餃子,小寒喝臘八粥,那麼大寒應該給自己煮一碗燕麥。燕麥有很好的健脾開腎的功效,符合大寒時節調養脾胃的要求,同時燕麥有助於降低膽固醇,促進血液循環。

喝熱粥散寒、防肺寒

喝熱粥散寒:防肺寒

流鼻涕、咳嗽、頭痛……風寒感冒是冬天最常見的健康問題。癥狀較輕的,可以選用一些辛溫解表、宣肺散寒的食材進行滋補調理。清代《惠直堂經驗方》中提到的神仙粥就不錯,專治傷寒。陰陽兩感:初起發寒熱。 蔥白七條。連根葉。生薑五大片搗碎。加白糯米一撮。水三碗。煎清粥二碗。入老醋半小盞。

用一首打油詩來說,具體做法是:一把糯米煮成湯,七根蔥白五片姜(考慮到古今差異,七片姜亦可),熬熟兌入半杯醋,傷風感冒保安康。溫服後上床蓋被,微熱而出小汗。每日早、晚各1次,連服2天,即可散風寒。

最後,附上好粥食譜兩個,供吃貨們參考:

蝦皮燕麥粥

【材料】燕麥60g,蝦皮、紫菜、大米各20g,雞蛋一個。【做法】將燕麥、大米放入砂鍋,加水後大火煮沸,下入蝦皮、紫菜,改小火熬成粥,加入蛋液、鹽調勻,改大火煮沸。

桂圓紅棗糯米粥

【材料】桂圓肉10g,紅棗3刻,糯米60g,冰糖適量。

【做法】鍋內放入桂圓肉、紅棗、糯米、加500ml清水後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煮30分鐘,加入冰糖末即可。

國學養生與中道管理導師班精彩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降喵18掌就差最後一掌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