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站重開客運記
今天下午,我親自體驗了剛剛開通的往返於唐山南站和古冶站之間的通勤列車。
唐山南站始建於1881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火車站。古冶站始建於1889年。這趟火車行駛的鐵路,是中國第一條標準軌距鐵路唐胥鐵路的延伸線。以前,唐山南站和古冶站都是天津到山海關鐵路沿線的重要車站,然而因為鐵路改線,在1996年兩站停止了辦理客運業務。之後,兩站之間的七灤鐵路(丰南區七道橋到灤縣)每天僅有少量為沿線廠礦運送貨物的貨運列車通過。
以前的唐山南站是一座英式風格的建築。唐山大地震中老站房倒塌,震後新建的站房就平淡無奇了。
1996年停止客運後,唐山南站幾乎處於廢棄狀態,所以現在站房裡面很破。
圖中的天橋和雨棚均建於1922年
建於1939年的水塔
唐山南站的天橋、雨棚和水塔都沒有在唐山大地震中倒塌。
因為七灤鐵路部分路段處於採煤塌陷區,且沒有進行電氣化改造,所以只能使用內燃機車牽引的綠皮車作為通勤列車。
列車水牌和車廂內部(這是沒有空調的25B型列車,不過裡面並不比所謂的空調公交車冷)
列車從唐山南站開到古冶站只需20分鐘,比坐公交車快很多。而且其票價僅4元,和站站停的210公交車一樣,比K2便宜。
重新整修後的古冶站(相比唐山南站,古冶站內外裝修得還是很不錯的)
然而,這條通勤列車線路最大的問題就是班次太少——現在一天每個方向只有五班車。我在下午1:50到達了古冶站,回唐山最近的一班車在3點發車,下一班就要等到5:40了。我在下車後為了打發時間,去金山森林公園逛了逛,期間,我一隻在心裡默念:「一定不要錯過3點的車」。
以下是幾張拍攝於金山森林公園的照片
最後,講幾點我對這條通勤列車線路的希望:
第一,增開班次!增開班次!增開班次!因為火車沒有實現公交化運營,每天只有五班,目前210/216/K2公交車仍是往返於古冶區和唐山中心城區的市民的主要出行方式。然而唐古路不給力的路況以及早晚高峰公交車的擁擠,讓有一條方便快捷且舒適的軌道交通線路成為了往返於兩地的市民的共同願望。
個人認為,綜合客流和線路承載量因素,這趟火車最好能做到半小時一班。如果難以實現,至少也要達到一小時一班。
第二,做到軌道交通與公交的無縫銜接。現在經過唐山南站和古冶站的公交車都還比較少。如果在唐山市區的任何一個地方,都有直達南站的公交車;在古冶城區的任何一個地方,也都有直達古冶站的公交車,那麼人們乘坐這趟火車,無疑會更方便。
如果以上兩點能實現,那麼這趟火車必能成為唐山市區和古冶區之間最主要的公共交通方式。(這樣破爛的唐古路就有機會得以翻修了)
第三,可以再開通幾班從唐山南站經停古冶到灤縣的火車。此舉將讓從市區前往灤州古城遊玩變得很方便,能有效促進灤縣乃至整個唐山市旅遊業的發展。
第四,按照地震前的建築樣式,重修唐山南站,將其打造成唐山的一張旅遊名片——中國第一座火車站,怎能不好好保護並開發利用?
如果這些希望能夠實現,這條通勤列車線路,一定能讓唐山人民的出行,變得更加方便;也一定能讓沉寂多年的兩座百年老站,煥發出新的生機。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