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婆婆寧願相信路人,也不相信媳婦,咋辦?教你3招破解

婆婆寧願相信路人,也不相信媳婦,咋辦?教你3招破解

「過去孩子不都是這麼帶大的」

「別人家(XXX家)孩子也是這麼帶大的」

「你小時候沒那麼多講究,現在不也健健康康的」

正在養孩子的你,這些話沒少聽家裡老人講吧。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可說這話的前提是「家裡沒小」,不然父母和兒女間,因為育兒觀念的差異和針尖對麥芒的脾氣,分分鐘能把家裡變育兒戰場。

GIF

咋辦?

(一)一針見血地懟回去

「我小時候沒事,不代表現在孩子沒事」

我小時候還沒霧霾呢,奶粉里也沒三聚氰胺呢,門口的水清得能直接喝呢,現在孩子行嗎?

不提這些外界環境變化,就說孩子自己身體,還記得之前那個把孩子腦袋晃成腦癱的醫生嗎,他之前肯定瞎晃了不少孩子,直到這個出了這麼大事兒才曝光出來,就算髮生的概率低,真叫咱孩子碰上了,後悔葯都沒得吃。

「別現在不當回事,等以後長大了就知道了」

我要是不穿秋褲、例假吃冰,家裡老人還老說我「現在年輕不當回事,等老了以後就知道厲害了」,孩子不也有一樣嗎,現在看著挺好像挺健康,但很可能惡果已經種下了。

好比我小時候咱會自己嚼東西直接喂著吃,但是這樣做,其實很可能會把口腔病菌傳給了孩子,孩子以後有齲齒就和喂飯有關。

「都已經證實有風險的,還非要上杆子吃虧」

孩子小床周圍被圍擋遮嚴實的,可能造成孩子窒息;用學步車教孩子學走路,可能增加意外發生風險......這些咱不是沒在新聞上看過真實案例,也都被一些權威機構證實過的,咱何必拿孩子以身試險呢。

這種方法見效最快,感覺最爽,但是後患無窮,終歸不利於家庭和睦,而且「重壓之下必有反抗」,指不定老人們表面上點頭同意,但心裡不認可,結果導致背後依舊我行我素,陷入「寧願相信鄰居,甚至相信路人,也不願相信媳婦」的惡性循環。

所以,打破偏見,攻心才是治本的關鍵,而攻心是講究方法的。

(二)分析老人固執的原因

在年輕人眼中,那些固執的老人——

1.更相信自己的認知

老人多活了幾十年,認知水平也延續了幾十年,讓他們在短時間內改變自己是,甚至否定自己認可幾十年的嘗試,重新學習並接受一套新的理論,難度可想而知。

比起否定自己,接受新知識的心理障礙,他們會很自然的更相信自己,也更容易接受符合自己認知的說辭。

2.家庭權威比真相更重要

家庭里發生矛盾,往往不追求是非對錯,而是感受和尊重。

很多時候,哪怕明知道對方是對的自己是錯的,但可能會因為面子、身份等因素不願意低頭。

尤其對於性格比較強勢,一直執掌家庭話語權的婆婆,結果遇到養孩子的問題,媳婦作為外人,不僅不聽自己的,還和自己大小聲。那以後自己在家庭的權威如何樹立,其他家人怎麼看自己?

3.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老人容易被一些育兒謠言蠱惑最大的原因就是「寧可信其有」心態作祟。

一種比較典型的心態是,如果婆婆對媳婦有偏見,就很容易產生「憑什麼你說的都是科學,人家說啥就是騙子」的逆反心理,反而更加認可陌生人切合自己認知的說辭。

各位年輕的爸媽,有沒有發現,上面列出的三個老人們固執的原因,恰恰也是在老人眼中,年輕人堅持己見的理由啊!

(三)分析老人反感的原因

在老人眼中,那些自以為是的年輕人——

1.別說啥科學,不就是只相信自己

年輕人就是仗著自己多讀了點書,自以為是,屁大點事就聽那些所謂專家的胡扯,就否定過來人總結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經驗。

2.別說誰是誰非,不就想讓這個家你說了算么

你才嫁到這家裡幾年,就想讓全家人都聽你的了!憑什麼啊,就憑你年輕,憑你是孩子的親媽,憑我兒子被你拽在手心裡?

3.寧可信其有,不也是你拿來否定別人的說辭

難道你帶孩子就一點問題沒有嗎?我老人帶孩子出問題就是千錯萬錯,你犯錯誤就是不小心,憑什麼你帶孩子的方法就是權威,老人帶孩子的方法就是該被淘汰的老古董。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既要了解對方固執的原因,也要清楚對方對自己的偏見。這樣才能對症下藥,行之有效地成功「攻心」。

(四)懟老人的攻心計

月月請教了兩位在育兒分歧上,讓家中老人和諧共處的兩位寶媽萌萌和桃桃,把她們的經驗總結給大家作參考:

1.藉助「權威」第三方

對於大部分老人,最「權威」的莫過於醫院和醫生了。

所以要抓住和老人一起去醫院的機會,讓醫生說出讓老人信服的觀點。

比如可以提前了解自己做產檢醫院的媽媽課堂,找個理由約婆婆一起在有課堂的那天做產檢,然後「順帶」聽一聽課。

也有媽媽會在做產檢前,提前和檢查的醫生私下溝通,在實際檢查時和醫生一唱一和,讓醫生說出來。

寶媽桃桃在懷孕的時候,婆婆總是做大魚大肉,直接導致她體重增長過快,但自己又不好意思提,於是她先是約婆婆一起聽孕期營養和體重的課。然後在孕檢的時候,讓醫生幫忙說出類似「你這體重長太快了啊,有妊高風險,對孩子可能不好」這樣的話,一來二去婆婆心裡就有了譜。

2.從孩子剛出生起就達成一致

在孩子出生前或剛出生時,就和家中老人就一些育兒方法上達成一致。

寶媽萌萌是在月子中心坐月子,她和月子中心的月嫂、護士打好招呼,在婆婆和家人來看孩子時,刻意強調萌萌認可的科學育兒方法,這種方法和上面的第一條類似,但這種可以用的更頻繁,而且可以專門營造一個聊天氛圍,在和月嫂或護士討論育兒方法式時,把正確的理念從育兒一開始就告訴婆婆和家人。

3.委婉表達,維護老人權威

發現老人有明顯的錯誤,不要直接揪住就批評,更不能當著其他家人的面,當眾給老人難堪,而是旁敲側擊,或者轉移話題。

比如最近因為天氣乾燥,老人會給6個月以內母乳餵養的寶寶喝水,直接訓斥「咋能給寶寶喝水呢,奶裡面都是水都夠了!孩子胃那麼小喝水會影響吃奶的!」估計收效不大,對方一句「喝兩口沒事」就頂回來了。

這時候不妨反向思維,用可能造成的惡果反其道而行之。

寶媽萌萌就充分發揮了女人的天賦——演技。

比如給孩子換尿不濕的時候「擔憂」地說「哎呀這個粑粑的顏色是消化不良了,是不是喝水喝多了」;

在餵奶的時候「搖頭嘆氣」地感慨「寶寶最近吃兩口就不吃了,是之前喝的水頂住胃了嗎」......

如果這種委婉的方法沒有效果,那就只能派老公上馬,直接一句「媽!人家專業人士都說了,喝水不利於發育!」,比萌萌旁敲來側擊去10次都有用。

當然,這個把老公當槍使的方法不宜頻繁使用,要提前和老公溝通好,在重要問題上一擊即中。

4.關鍵時刻樹立權威

桃桃在婆家的權威只通過一件事確立的,就是孩子突然得了輪狀病毒(秋季腹瀉)。

全家都急得跟熱鍋上的螞蟻似的,就桃桃看著很淡定(其實心裡特別著急),她守著孩子做好各種護理,和家人解釋輪狀病毒是什麼怎麼做,後來質疑她的家人硬是把孩子帶去醫院,得到了醫生完全相同的說法(桃桃說也要感謝當時那位醫生對自己的支援),然後孩子在桃桃的照料下順利康復,桃桃「一戰成名」,從此成了他家的育兒之神。

寶媽桃桃和萌萌在和老人打交道上,有一點共識:

老人終歸是沒有義務幫忙帶孩子,要懷著感恩的心情,感謝老人幫助的情分。

同時,請記住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一定要得到老公的全力支持,和老公在孕期、生產、坐月子、育兒等階段的一些關鍵問題上達成一致。

所謂「夫妻同心,其利斷金」,在遇到和老人的觀念衝突時,和老公一起以包容的心態,和老人好好溝通,必要的時候發揮演技,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不管採用什麼方法,只要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中間面子啥的都是小事啦~

你和老人發生衝突時如何處理呢?

如果有好的竅門和經驗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The End-

(banyuewan037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伴月灣 的精彩文章:

坦白講,當媽以後你有沒有離家出走的衝動?

TAG:伴月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