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81-司馬懿為什麼就是壞人?(上)
本來我只是在聽《得到》專欄的,但是《關係攻略》的熊太行和《中國史綱50講》的施展兩位作者都在各自的專欄里推薦這部《軍師聯盟》,讓我對這部電視劇有了興趣和信心。喜歡看《三國演義》的同學一定對司馬懿這個人物不陌生,正是這傢伙的屢次阻撓,導致神機妙算的諸葛丞相七出岐山進攻魏國最終都無功而返。小時候的我真的很喜歡和崇拜諸葛亮,因此對他的敵人司馬懿真是恨得牙痒痒啊!最後有一次司馬懿父子終於被諸葛亮用大火困在上方谷,差點就要被燒死了,結果天降大雨,竟然還是讓他跑了。為什麼諸葛亮這種好人明明一心只想興復漢室,最終只能鞠躬盡瘁而死,反倒是司馬懿這種只會陰謀詭計的禍害能活那麼久,最後他的孫子司馬炎還能篡位成為晉朝的皇帝?過了這麼多年,我早已不是只會把人簡單分成好人和壞人的小孩了,也明白了人性其實是複雜的,那些表面看起來道貌岸然的人其實很有可能有自己的陰謀小算盤,那些看起來猥瑣低賤的人也可能有有一顆真誠善良的赤誠之心。但我還是從未想過,司馬懿可能並不是小說和史書中看起來那麼十惡不赦、狡詐成性,諸葛亮可能也並不是只懂得全力輔佐劉禪,把所有的計謀只用在敵人身上。人的第一印象是很可怕的,一旦形成之後,想要再去改變它就要困難很多。而這個第一印象如果是從小就形成的,那改變的難度可能要再困難十倍。但可惜的是,小時候的我們就是那麼的單純,就是喜歡把電視、電影里的人物簡單地用善惡二元觀念來劃分,覺得好人什麼都好,壞人什麼都壞。在《西遊記》里,我們往往只看到了孫悟空神通廣大,一路斬妖除魔全靠大師兄,那無用的豬八戒和沙和尚除了喊「大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這句萬年不變的台詞,到底還有啥用?但其實如果豬八戒真的什麼都不會,那他怎麼可能當年做到天蓬元帥的?沙和尚真的什麼都不懂,那又怎麼可能在流沙河裡把孫悟空也搞得團團轉的?其實我們都是被《三國演義》和《西遊記》的小說家給帶跑偏了,就算他們再怎麼看不上司馬懿和沙和尚,這些配角其實也一定都有各自的人生環境和獨特的思維方式。如果你僅僅只是簡單地用壞人和蠢人去定義他們,也許看個小說還沒什麼,但是如果你在社會上也用這種觀念去和他們相處,相信一定會吃大虧的。因為他們遠比你想的要複雜得多,甚至聰明得多。還是回到這部《軍師聯盟》的故事來說吧,你是否有想過,明明司馬懿是能夠對抗諸葛亮的唯一人選,這麼一個大大的聰明人,為什麼曹操終其一生都沒有重用過他?難道他真的比不上郭嘉和荀彧嗎?甚至司馬懿也好像從來沒什麼不滿,也不會因此跑到劉備和孫權那裡去另投明主,難道他其實是笨蛋?司馬懿當然不是笨蛋,曹操也不是。正是因為司馬懿太聰明了,他明白曹操的實力和野心,相信最終統一天下的一定是曹家的人,所以才會一直留在曹營里,耐心地等待著自己的機會。這種等待機會的行為在外人看來就是有野心,但對他的家人來說、對他們司馬家來說,這難道就不是一個男人的事業心嗎?他不希望自己的才能輕易露出鋒芒,早早地成為別人手中的棋子和利器,難道不應該嗎?正是因為曹操太聰明了,他不僅知道司馬懿是個不輸給郭嘉的聰明人,甚至可能還不輸給諸葛亮,但還是不敢重用他。曹操這個梟雄一輩子廣納人才,甚至還提出了「唯才是德」這種公然和儒家思想對立的觀點。他當然不怕聰明人,更不怕聰明人有小毛病、私德有損,但他最怕的就是司馬懿這種聰明至極卻又有野心的人,因為他知道如果一旦給這種人更大的權力,後果就不堪設想。那為什麼曹操不怕楊修呢?他也是又聰明又有野心的人啊?因為曹操知道,楊修這個人就算有些地方有小聰明,但城府比起司馬懿還差得多,無論做什麼事情他都能看得懂,也就壓製得住。楊修想要輔佐曹植上位,所以耍了很多小花招,曹操難道不知道嗎?他不僅知道,還知道這些小花招只是看起來有用,但實際上主動權都還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曹操看不懂司馬懿的很多行為,明明誘惑都擺在面前了,依然不為所動;明明人人都識時務者為俊傑了,依然甘于田園,甚至不惜損傷自己。但是司馬懿偶爾露出一兩手,卻又顯得那麼地工於心計、老謀深算,讓你不得不按照他的思路去走,因為他指出的那條道真的是一條唯一正確的明路。那曹操以後到底該不該聽他的話呢?
聽,固然做的事情正確,但有可能隨時中了他的陰謀;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