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民國詩詞不僅有藝術價值,還有重大的史料價值

民國詩詞不僅有藝術價值,還有重大的史料價值

【編者按】

1月13日,由安徽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和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聯合主辦的一場關於民國詩詞的講座和學者對話活動「塵埃拂盡見明珠——民國詩詞的再發現」在虹口區建投書局舉行,該講座由著名詩詞學家、安徽社科院研究員劉夢芙先生主講,華東師範大學教授胡曉明、彭國忠,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編審龐堅等也就民國詩詞及其整理研究進行了對話。以下內容根據主辦方提供和授權的劉夢芙先生現場演講內容速記文字稿整理髮布,以饗讀者。

劉夢芙先生

情感之真,品德之善

首先我簡單地講一下詩詞本身的價值。我們都知道作為傳統文化中的詩詞,它在國學裡面是最精粹的部分,詩詞的基礎就是音形意合一的漢字,把漢字的聲調之美以及豐富的內涵還有它書寫的形狀整合在一起,就極大地發揮了漢字的優勢,成為我們傳統文化中最精粹的部分。談到國學,我們都知道按照《四庫全書》的分類是經史子集,到了近現代才有所分化,把傳統文化很多的典籍分到各個學科。按照傳統的分類,《詩經》是「十三經」的第一部,這就是中國傳統詩歌的源頭,在舊時代《詩經》的地位非常之高,是每位讀書人從小要讀的。

再下來就是《楚辭》,我們講寫詩的人總是要有「風騷」精神,「風」指《詩經》的「國風」,騷指《楚辭》中的《離騷》。所以《詩經》、《楚辭》兩部經典是中國傳統詩歌的本原。詩詞有情感之真,我們都知道詩言志,詩詞的主要功能就是抒情言志,具體到寫作的時候像敘事、狀物、寫景等等都是圍繞詩人的心志和感情服務的,首先就要求情感是發自肺腑的。

但是它的核心價值除了真還需要善,一提到善就離不開孔子以來的儒家觀念,因為孔子學說最核心的觀念就是「仁」,仁字體現在詩詞裡面就是一種悲憫的情懷,對自己的父母、兄弟、妻子擴展到朋友、老師、學生,遍及整個社會。儒家的經典著作裡面像《大學》早已經把這個道理講透了,因此在舊時代,凡是能寫詩的首先必須要讀「四書五經」,儒家的觀念深深地滲透在每一位作詩的人心裏面。中國傳統文化強調的是首先你要做人,要修身,強調詩人的知和行是要統一的,這和西方文化有很大不同。

詩詞首先有情感之真,然後有品德之善,這個善裡面包含了很多內容,沒有這個善在詩裡面,沒有儒家講的仁義做基礎,哪怕你這個人再有才華,作詩是站不住的。我們安徽明代有個作詩水平非常高的詩人,阮大鋮,他的詩到了什麼程度?陳寅恪的父親同光體大家陳散原說阮大鋮是五百年來的第一人。但是他的詩在清代大家根本不知道,因為他是投降清軍的賊臣。如果就詩論詩,他寫山水田園的詩是真好,那樣一種超脫的情懷,很難想像他是一個如此沒有氣節的人。這裡面就有很多東西值得追究,因為中國文化首先強調人的善,要你做一個真正的君子,做君子尤其在亂世要堅守自己的氣節。

清王朝垮台之後,也有一批不隨風轉的遺老。民國詩詞大家裡比如像陳散原和詞壇領袖朱強村都是遺老。所以詩裡面這樣一種精神和風骨從《詩經》下來一直到民國、到當今,都是應該堅守的。

民國詩詞是在繼承傳統基礎上的開新

詩詞的文字之美不需要多講,詩詞是真善美一體的東西,是藝術。現在我們總是講一個新字,好像五四以後,新詩就統領了整個詩壇,我專門為此寫有文章,實際上民國期間根本不是什麼新詩的一統天下。像胡適推出《嘗試集》,老輩詩人如陳散原會放在眼裡嗎?他們在當時是根本不屑一顧的。所謂的新詩走進了文學殿堂,佔據了整個詩壇是建國後的事情。

我認為從《詩經》下來歷代詩歌都反映了史實,當然詩裡面有誇張和想像,不是百分之百等於歷史的事實,詩是藝術,在它的誇張和想像里有情感的真實,能從側面了解每一代歷史的一些情況。尤其到了民國期間,那麼多重大的歷史事實都在詩裡面有所反映,這也是與儒家的價值觀念相連的。孔孟以來的儒家要求讀書人做一個君子,詩言志,應該把所處時代真實的感情在詩裡面反映出來,這不是人工可以造作的。所以民國詩詞不僅僅有藝術價值,還有重大的史料價值。

而且說到創新,民國詩詞是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的開新。傳統文化不否認創新的重要,所謂「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詩無新變,不能代雄」,你寫所處的時代,用你的詩把時代的變遷和對具體人和事的感受在詩里寫出來,它本身就是新的。前人沒有經過我們這個時代,晚清以來按照李鴻章的話來講是三千年未有的大變局,即使你不求新,但只要你寫出來的東西真切,不虛假,就有一種新在裡面。

民國詩詞界名家輩出

大家常說民國期間是個大師輩出的時代,詩詞界也名家輩出,在清末已經成名,到民國期間還在創作的就有很多人,像陳散原於1937年去世,日本全面侵華,他絕食而死。從1912年到1937年,25年之內這位老先生始終都在作詩,而且是中年以後才開始存稿。還有鄭孝胥,大家知道,他是偽滿洲國的「總理」,在政治上有惡名之前,他作詩的成就是公認的,同光體幾個大家中,他肯定是重量級的人物。當時汪辟疆先生寫《光宣詩壇點將錄》,推崇鄭孝胥的詩。同光體有很多的名家在民國期間繼續創作,以學唐人為主的著名詩人像樊增祥、易順鼎,我個人比較喜歡宗唐的,尤其易順鼎我非常佩服,他的詩不僅是後人佩服,當時一些大佬都和他是朋友,包括湖廣總督張之洞,稱讚易順鼎的《廬山詩》,像金色的大鵬鳥一樣變化莫測,光彩四射。易順鼎的詩無論是古體還是近體,尤其古體寫山水,寫瀑布,那種想像之雄奇和文字之間的光彩,無怪張之洞佩服,張之洞本身就是寫詩的大家。

很多詩集我們後人不了解,即使書出版了也沒有認真地讀,我讀這些詩集每一本要從頭看到尾,才能有比較深入和全面的印象。比如楊圻是吳佩孚的秘書長,抗戰期間他到香港去了,死在了香港,他創作《天山曲》寫香妃,超過長詩《長恨歌》一倍以上。乾隆皇帝征服了新疆的回族,把王宮裡的妃子搶了過來,但香妃始終不和他在一起,皇帝威逼她就範,但她身上準備了匕首刀子,層出不窮,繳一把她又出一把,沒辦法近身,後來皇太后沒有辦法,賜她自死,保她一個全身和名節。楊圻把這種題材寫得非常感人,文辭精美。雖然是異族女子,但氣節高,值得人佩服,詩之音調與詞采之優美極有藝術魅力。

如果你真的是一位詩詞愛好者,這些作品可以好好地讀一讀。現在的讀者包括很多的學者可能知道的民國詩詞,一般也僅限於魯迅、郁達夫、田漢等新文學家的詩,尤其非常推崇郁達夫。事實上我們真正讀了民國時代的這些大家以後,會覺得郁達夫最多也就是三等,遠遠沒有到達一流的程度,他的情感是很淺的,詩集中多是近體詩,走的是黃仲則一路。黃仲則在清代是成就很高的詩人,短命而死,但以他為楷模,肯定沒有多少可以開拓的餘地。郁達夫的詩當然有些好的東西,但總體看風格很單一,情感還遠遠達不到深厚博大的地步。

南社也有不少詩詞成就很高的,比如詞人龐樹柏,他的詞成就很高。而不在流派裡面的像著名的康梁,戊戌變法失敗後康有為流亡海外,詩集中有很多的長篇,境界之雄奇沒有幾個人能夠達到,那種眼界和胸襟,寫出來的詩真的氣派很大。趙煕是進士出身,做到御史,辛亥革命以後回到四川,一直活到40年代80多歲才去世,整個民國期間他都在寫作。趙煕一個晚上寫絕句60首送朋友,不僅僅是快,而且質量非常之高。他用一年的時間寫完詞二三百首,寫完就不寫了,汪辟疆《光宣詩壇點將錄》稱他為「天捷星」。

星非昨夜人何在,花有他生我不如

民國期間奇人、奇才多。再如《馬一浮詩集》在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過兩次,最近出的很全,三千幾百首,後面還有很多補遺。我們印象當中他是理學大師,是新儒家的三聖之一,但馬一浮的詩非常重感情,他20歲的時候夫人就去世了,夫人是名門閨女,但是過門以後20多歲生病去世了,馬一浮終身不娶,一直到晚年不近女色。我們看他在夫人去世時寫的詩,那樣纏綿悱惻,遠遠超過郁達夫的愛情詩。對他夫人的感情之真、之忠,是很罕見的。

活動現場展示的部分民國詩詞出版物

我的老師孔凡章先生也有類似之處,其中非常動人的就是愛情詩詞。孔先生年輕時風流倜儻,當時朋友稱他詩、棋、舞三絕,不僅詩寫得好,還是圍棋高手,他的女兒孔祥明就是我國最早的女子八段的高手。老師是名門子弟,到上海十里洋場經常參加舞會,在他的詩里有所反映。他本人是一個翩翩公子,年輕時代有位戀人,兩個人一起從四川離家出走,到蘇州、杭州、南京遊玩了很長時間才回去,在一起的時候互相約好以後再談婚論嫁,他要開創自己的事業,女孩子回去待字閨中守住這份感情。但是回去以後女孩子的父母強迫她另嫁他人了,這段戀情無疾而終,但是我的老師始終就守著這份戀情,一直到將近四十來歲時,由於他母親的壓力,需要一個媳婦來照顧,就娶了一位夫人,生了女兒孔祥明,女兒6歲的時候夫人去世了,那時候老師還是風度翩翩年紀,從此再也不找第二個妻子了。因為他迫於母親的命令,對這任妻子沒有愛情,又擔心再給女兒找一個後母對女兒不好,他又做爸又做媽把女兒拉扯大,念念不忘的就是少年時代的那段戀情。在他的詩詞中有大量纏綿悱惻的作品,其中流傳得很廣的名句就是:「星非昨夜人何在,花有他生我不如。」

呂碧城,是安徽著名的女詞人,終身不嫁,她的海外詩詞,有大量名篇精品。她到紐約看了自由女神像,用詞謳歌自由,那是真正的新,前無古人的境界。呂碧城終身沒有愛情,但在大量詩詞里有對整個人類甚至整個宇宙的終極關懷,至於寫海外奇異風光的詞,更不用講了,美不勝收。

上面我提到的主要是老一輩以及後來在民國期間20世紀初出生或者19世紀末出生的一大批名家。例如懷寧詩人潘伯鷹,他在1965年去世,1965年以前當代中國歷史的重大事件在他的詩里都有深刻的反映。

還有女詩人陳小翠。我在南京整理唐玉虯先生的詩稿,在他家裡發現了陳小翠的遺稿,包括民國期間的刻印本和50年代的油印本。我一看眼都發光了,因為我以前只看過她的一些殘本,這些收得比較全,因為她和唐玉虯先生晚年是朋友,她的很多詩集寄給唐先生,唐先生去世以後稿子放在家裡,他的家屬還在保護著。當時我說陳小翠的稿子能不能借給我?我在出版社把她和唐先生的詩集一起整理出來,唐先生家屬表示同意。後來這個書出來了,如果當時沒看到,那個稿子就若存若亡,很多人就不會知道陳小翠了。

又如詞家寇夢碧先生,在民國期間輩分比較晚,比我的老師還要年輕一點,上世紀90年代初去世,70來歲,他僅僅有一本《夕秀詞》,書很薄,一兩百首,但是成就確實非常之高。我們知道做傳統詩詞必須在繼承的基礎上才能創新,沒這個根基,新是經不住檢驗的,寇先生學夢窗、碧山詞,但有很多創造性的語言,有鮮明的個性。

鴉片戰爭後的晚清至民國間100多年來的近現代傳統詩壇星光燦爛,詩人詞家在前所未有的變亂時代抒情言志,密切反映現實,作品意境之深廣,藝術之精美,均大有可觀。《全清詩》、《全清詞》的編纂尚未完成,晚清民國詩詞更未曾全面系統地整理研究,這些工作都是對我們後人寄予期望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韓媒:日本政府向韓提議商討安倍出席平昌冬奧事宜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