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推書之民國系列(一)

推書之民國系列(一)

三毛在書中曾這樣描寫過他的竹青叔叔:「……永遠一襲長袍,不說什麼話,而散發出一份文人雅士的清幽之氣——謂之風華。」

而這個句子總會讓我將其與民國聯繫起來。承認自己也許有些民國吹,有著那般風骨的文人雅士只是極少數,更多更廣的勞苦大眾還是生活在黑暗壓迫之中。但還是很喜歡這一時期,畢竟這是一個空氣較為自由大師輩出的年代,是一個學生心懷天下為國請願的年代,是一個國難當頭男兒說出「何須馬革裹屍還」的年代。

來推幾本民國背景的書。

No.1

北鳶

作者:葛亮

很中國很大氣的一本書,很有家國情懷,很有歷史的厚重。

那時商賈重信,那時鄰里真誠,那時的文人固執卻不迂腐,那時的戲子有風姿也有風骨,那時的匠人可以堅守一個承諾整整20年。那時的世道並不太平,世上也不少奸惡之徒,可人們骨子中仍保留著中華民族千年傳承下來的道義,謙和與敬畏。那時的中國仍有著外族入侵的憂患,可人們雖是命懸一線卻總是堅信自己有著一線生機。那個時候,我們稱之為民國。

小說以盧家馮家為背景,從文笙出生寫起,從民國二十五年寫到內戰前夕這大概二十年內中國社會的變遷。不愧網上曾有評價說是民國的百科全書,書中寫了商人,軍閥,學生,婦人,寫了基督教會,寫了日本軍官……整個社會便如此立體起來。

書中描寫的百姓普通平凡但卻夫妻相敬鄰里和睦,那是代代傳承的仁義禮智信中國文化;書中講述戰亂年代大家族中各個少爺小姐的奔波命運,那是動蕩背景下家族血脈的生生不息;「紙鳶」在書中既是線索也是象徵,正如毛老師將那幅紙鳶畫作的名稱由「命懸一線」改為「一線生機」一樣,也許作者想傳達的正是在那個不太平年代裡,中國人命懸一線卻總堅信有一線生機的信念。

很文學的一本小說。

很是喜歡男主名字:文笙。男主第一次正經和女主說話的時候,半天憋出一句:「小姓盧,盧文笙,敢問小姐……」啊嚶嚶嚶好萌啊好喜歡。

文笙平生第一次一個人出了遠門。這一年他十四歲。

這一年世界上發生了許多事情。德國佔領布魯塞爾與巴黎,日本進駐屬印度支那,溫斯頓·丘吉爾當選英國首相,他的前任張伯倫逝世。也在年,功夫巨星李小龍與球王貝利出生。

這些他全不知道。但是這天,他在火車上翻看一張報紙。上面寫著南京民政府第五十九軍軍長張自忠將軍,殉國。

照片上的男人,未著戎裝,而是戴著禮帽,一襲長衫。濃眉下是雙溫存的眼睛。文笙看到,將軍的人中深而闊。他想起吳清舫先生教他,相學裡人中主「食祿」。長著這樣人中的人,生命寬厚,壽數綿長。

(特別喜歡這段,大歷史轟轟烈烈的感覺)

西澄湖經了徹夜的冷卻,這時還有些許些許清涼。湖邊安靜得很,間或—兩聲蛙鳴,也是已經叫啞了的。晨風吹來荷葉翻卷如浪,傳出細碎的聲響;只翠鳥立在一莖未展開的葉上,忽然撲啦啦地地飛起,箭一般地消失在了湖心深處。

「小姓盧,盧文笙,敢問小姐……」

女孩終於笑出聲,只問他,你不知我姓馮?

推薦指數:

No.2

白鹿原

作者:陳忠實

鴻篇巨著。波瀾壯闊。渭河平原五十年變遷的雄奇史詩。

文筆比較質樸鄉土,但只要能看進去,還是很好看的。一個個鮮明的形象,一段段傳奇的經歷。今天這家興起了,明天那家又衰敗了。

這本書會讓人覺得,人一生那麼長那麼長,長到有那麼多事可能發生。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誰也不能說現在就是永遠。所以眼前再大的喜也不要太過自得,眼前再大的悲也不值得太過哀傷。

其中塑造得很好的兩個女性形象:田小娥和白靈。

總覺得田小娥和《亂世佳人》里的郝思嘉、《白夜行》里的雪穗是同一類人。也許從世俗眼光看,她們都不是道德標準上的好女人好女孩。但其實從本質上說她們都只是想更好地活在這個世上,只是儘力想擺脫自己卑微的地位,用自己的手段活出一個人樣兒來。某種程度上,算是女性的「人文主義」吧。

個人主觀上不喜歡白靈。不光是她,那個時代的年輕人,口口聲聲要鬧革命,嘴上喊得好聽的年輕人。他們在選擇兩黨的時候,看的不是主義、宗旨,竟然是因為這個黨受到了欺負,所以加入它。而說到底,形而上的主義宗旨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最終還是朱先生看得透徹。

這本書都是用陝西方言寫成的,我是陝西人讀著是沒問題,不知道別的地方的人讀起來有沒有障礙……

朱先生笑著問:「你要消滅人壓迫人人剝削人的制度,這話聽來很是中聽,可有的人甘願叫人壓迫、叫人剝削咋辦了」鹿兆鵬說:「世上哪有這號人呢?」朱先生舉出例證說「在潤河上背河的人算不算?你好心不讓他受壓迫、可他掙不來麻錢買不來燒餅。」鹿兆鵬說:「人民政權會給背河的人安排一個比背河更好的職業」朱先生說:「要是有人背河背出癮了,就專意想背河,不想干你安排給他的好工作,你咋辦了」鹿兆鵬急了:「人民政權就給河上搭一座橋,車碾人踏都不收錢,背河的人就是想背也背不了」朱先生笑了:「你的人民政權的辦法還真不少……」

我一生沒做過見不得人的事。凡是怕人知道的事就不該做,應該做的事就不怕人知道,甚或知道的人越多越顯得這事該做……

「上機軋棉花。你一踏起軋花機就不慌不亂了。哪怕世事亂得翻了八個過兒吃飯穿衣過日子還得靠這個。」

推薦指數:

No.3

台北人

作者:白先勇

其實不算民國時期了,是退守台灣後的生活。

一個台灣姑娘給我推薦的,很文學,文筆很好。有種張愛玲的味道。

短篇合集。講述退守台灣後曾經各個階層人物的生活:軍人、軍嫂、學者、飯店老闆、歌女、妓女……但大多都是一些不太好的結局。合起來就是一整個世界的世態炎涼。

對《冬夜》一篇印象很深刻,曾經感動過我的五四時期的書生意氣、心懷天下,當事人多年後回想起來又是另一番感慨。現在的確也需要好好反思這場五四運動。在一個新體制沒有形成沒有建立之時一味打倒舊體制舊思想將會帶來怎樣的後果?

裡面的《一把青》拍成電視劇了,有種《戰長沙》的感覺,有顏值有情懷。

這本書有漢英對照版,譯文是白先勇先生自己參與翻譯的,翻得挺好的。

「這批狂熱的中國知識青年,在一陣反傳統、打倒偶像的運動中,將在中國實行二千多年的孔制徹底推翻,這些青年,昧於中國國情,盲目崇拜西方文化,迷信西方民主科學,造成了中國思想界空前的大混亂。但是這批在父權中心社會成長的青年,既沒有獨立的思想體系,又沒有堅定的意志力,當孔制傳統一旦崩潰,他們頓時便失去了精神的依賴,於是彷惶、迷失,如同一群弒父的逆子——他們打倒了他們的精神之父——孔子,背負著重大的罪孽,開始了他們精神上的自我放逐,有的重新回頭擁抱他們早已殘破不堪的傳統,有的奔逃海外,做了明哲保身的隱士。他們的運動瓦解了、變質了。有些中國學者把『五四』比作中國的『文藝復興』,我認為,這隻能算是一個流產了的『文藝復興』。」

推薦指數:

有類似民國背景的小說歡迎留言推薦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一鍋雞湯的時光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