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歐盟12.29億美元罰單後,高通強烈反對
早些年,高通(Qualcomm)涉嫌向蘋果公司支付巨額「回扣」,要求iPhone和iPad產品獨家採用高通晶元。近日,歐盟委員會宣布,已決定對高通罰款 9.97 億歐元(約合12.29億美元),這是歐盟對美國科技巨擘開罰的最新案例,也是高通受到的最新打擊。
歐盟稱,高通濫用其市場主導地位,制定的排外性條款使得蘋果於 2011 年到 2016 年間生產的手機和平板設備中只能使用高通提供的基帶晶元」,不當排除英特爾(Intel)等對手,剝奪消費者選擇的機會。
高通隨後回應稱,將立即提起上訴。
這樣判決蘋果和英特爾都開心
歐盟此舉旨在懲罰高通的同時預防此類事件再次發生。歐盟委員會稱,這 12.29億美元的罰款相當於高通 2017 年營收的 4.9%。
歐盟反壟斷專員瑪格麗特·韋斯塔格(Margrethe Vestager)在一份聲明中稱:「高通以非法形式將競爭對手排除在LTE基帶晶元組市場之外長達五年多,從而進一步鞏固了其市場主導地位。高通向其核心客戶蘋果公司支付了數十億美元的費用,從而確保了蘋果不再使用其他公司的同類產品。也就是說不論其競爭對手的產品有多好,都沒法在這一領域對高通發起挑戰。」
這樣的裁決將為蘋果公司提供法律背書,因為現在蘋果在全球範圍內起訴高通。從北京到加州,蘋果控告高通的「排外政策和過度的版權費」,這使得在過去幾年間蘋果多花費了數十億美金。
高通方面則指責蘋果惡意激起監管攻擊,並在尋求在幾個市場中禁售不使用其基帶晶元的iPhone的機會。
高通隨後還表示,強烈反對歐盟的罰款決定,將立即向歐盟中級法院「綜合法院」(General Court)提起上訴。高通同時表示,歐盟的該決定並不影響公司的授權業務,也不會影響公司的持續運營。
高通執行副總裁兼總顧問唐·羅森伯格(Don Rosenberg)稱:「我們相信,我們與蘋果公司簽署的協議並未違反歐盟的競爭法,沒有阻止市場競爭,也沒有影響歐盟消費者的選擇。我們有充足的理由尋求司法複審,我們將立即啟動該程序。」
各大貿易委員會盯上高通
實際上,歐盟委員會對高通的反壟斷調查始於 2015 年 7 月。該調查分為兩項內容:一項調查內容是核實高通是否向客戶提供了財務激勵,以確保客戶使用高通的獨家基帶晶元;另一項調查是評估高通是否參與了「掠奪性定價」,將低於成本價銷售產品,以迫使競爭對手退出市場。
據悉,歐盟委員會此前已向高通發出了兩份「異議聲明」,分別對高通在上述兩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闡述。如果高通被裁定違反了歐盟反壟斷法,可能面臨最高相當於其全球年收入 10% 的罰款,並被要求調整商業行為。
除歐盟委員會以外,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在去年年初也指控高通拒絕向一些競爭對手授權標準要素專利,而且與蘋果達成了獨家協議。
本文綜合自新浪網、華爾街見聞、世界之聲報道


TAG:EET電子工程專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