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一口黏豆包 一段創業路
新聞
01-25
1月24日,在「二丫」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加工車間里,工人們製作黏豆包。
「臘七臘八,凍掉下巴。」當日是臘八節,吉林市四平市最低溫度達到零下33攝氏度。但在吉林省四平市鐵西區平西鄉獾子洞村,「二丫」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加工車間里卻是一派熱鬧的工作景象,理事長陳麗冬帶領工人們正在製作傳統小吃——黏豆包。
在東北,人們習慣在冬季吃一些黏性的食物,為抵禦嚴寒提供更多熱量,黏豆包就是代表食物之一。將大黃米、玉米、江米磨成粉按比例配在一起,包上紅豆餡進行蒸制,蒸好的黏豆包黃似金、白如玉。 2015年,創收無門的陳麗冬想起了製作黏豆包這個祖傳手藝,於是召集本村十餘位婦女,成立了「二丫」農民專業合作社。陳麗冬帶著社員們把各家的手藝集納在一起,取長補短,將主材挑選、原料配比、製作工藝統一,形成科學化的生產方式。經過三年努力,「二丫」黏豆包年產量達400噸,產值300萬元。工人月薪2500元,合作社工廠成了附近村屯婦女打工的好去處。 2018年,陳麗冬打算繼續升級儲存工藝,進一步完善線上銷售平台,讓黏豆包能走向全國各地消費者的餐桌。 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


TAG:國際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