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唐詩精選語句

唐詩精選語句

一、勵志類

1、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2、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鄭思肖《畫菊》

3、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蘇軾《望江南·超然台作》

4、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李賀《南園十三首·其五》

5、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黃櫱禪師《上堂開示頌》

6、嗚呼!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陸遊《金錯刀行》

7、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其一》

8、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杜荀鶴《小松》

9、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10、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遊《冬夜讀書示子聿》

11、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12、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勸學詩》

13、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鄭燮《竹石》

14、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王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15、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16、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蜀相》

17、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屈原《國殤》

18、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鬚生入玉門關。——戴叔倫《塞上曲二首·其二》

1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將進酒》

20、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陸遊《冬夜讀書示子聿》

21、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陸遊《病起書懷》

22、功名萬里外,心事一杯中。——高適《送李侍御赴安西》

23、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24、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陸遊《書憤五首·其二》

25、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顏真卿《勸學詩》

26、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于謙《石灰吟》

27、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長安眠。——唐寅《把酒對月歌》

28、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夏日絕句》

29、縱被無情棄,不能羞。——韋莊《思帝鄉·春日游》

30、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登飛來峰》

3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佚名《長歌行》

32、花門樓前見秋草,豈能貧賤相看老。——岑參《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

33、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無窮填海心。——黃遵憲《贈梁任父母同年/ 題梁任父同年》

34、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鄭燮《竹石》

35、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36、清談可以飽,夢想接無由。——韓愈《洞庭湖阻風贈張十一署·時自陽山徙掾江陵》

37、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蕭掄謂《讀書有所見作》

38、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杜甫《柏學士茅屋》

39、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40、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王勃《滕王閣序》

41、卧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杜甫《閣夜》

42、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岳飛《滿江紅·寫懷》

43、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陸遊《讀書》

44、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令狐楚《少年行四首·其三》

45、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佚名《論語十二章》

46、莫嫌舉世無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查慎行《三閭祠》

47、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秋瑾《鷓鴣天·祖國沉淪感不禁》

48、讀書不作儒生酸,躍馬西入金城關。——謝逸《送董元達》

49、男兒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橋畔淚。——劉克莊《玉樓春·戲林推》

50、濁酒不銷憂國淚,救時應仗出群才。——秋瑾《黃海舟中日人索句並見日俄戰爭地圖》

51、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52、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陸遊《沈園二首》

5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陸遊《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54、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後出師表》

55、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陸遊《讀書》

56、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王禹偁《清明》

57、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屈原《國殤》

58、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蕭掄謂《讀書有所見作》

59、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佚名《車舝》

60、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李白《上李邕》

61、激氣已能驅粉黛,舉杯便可吞吳越。——史達祖《滿江紅·中秋夜潮》

62、萬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高適《塞下曲》

63、軍歌應唱大刀環,誓滅胡奴出玉關。——徐錫麟《出塞》

64、寄語天涯客,輕寒底用愁。——于謙《除夜太原寒甚》

65、梧桐真不甘衰謝,數葉迎風尚有聲。——張耒《夜坐·庭戶無人秋月明》

66、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于謙《觀書》

67、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劉禹錫《浪淘沙九首》

68、只有精忠能報國,更無樂土可為家。——董必武《元旦口佔用柳亞子懷人韻》

69、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屈原《國殤》

70、知君慣度祁連城,豈能愁見輪台月。——岑參《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

71、嗟險阻,嘆飄零。關山萬里作雄行。——劉克莊《玉樓春·戲林推》

72、尋河愁地盡,過磧覺天低。——岑參《磧西頭送李判官入京》

73、因依老宿發心初,半學修心半讀書。——王建《寄舊山僧》

74、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誡子書》

75、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王安石《題張司業詩》

76、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歐陽修《伶官傳序》

77、不要人誇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王冕《墨梅》

78、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李白《蜀道難》

79、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淵明《讀山海經·其十》

80、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諸葛亮《前出師表》

81、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曹操《龜雖壽/ 神龜雖壽》

82、高岸為谷,深谷為陵。——佚名《十月之交》

83、犯刑若履虎,不畏落爪牙。——李白《秦女休行》

84、傳屐朝尋葯,分燈夜讀書。——於鵠《題鄰居》

二、哲理類

1、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2、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蘇軾《臨江仙·送錢穆父》

3、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4、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歐陽修《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

5、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李商隱《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

6、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陪侍御叔華登樓歌》

7、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惠能《菩提偈》

8、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蘇麟《斷句》

9、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李白《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10、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琵琶行/ 琵琶引》

11、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蜂》

12、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13、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歐陽修《春日西湖寄謝法曹韻》

14、月有盈虧花有開謝,想人生最苦離別。——張鳴善《普天樂·詠世》

15、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

16、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蘇軾《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

17、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18、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樂游原/ 登樂游原》

19、世人結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張謂《題長安壁主人》

20、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惠崇春江曉景》

21、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其一》

22、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盧梅坡《雪梅·其一》

23、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杜荀鶴《小松》

24、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遊《游山西村》

25、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26、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遊《冬夜讀書示子聿》

27、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28、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29、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30、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鮑照《擬行路難·其四》

31、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雲。——朱敦儒《西江月·世事短如春夢》

32、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李白《上李邕》

3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將進酒》

34、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35、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36、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稼說送張琥》

37、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蘇軾《琴詩》

38、莫笑賤貧誇富貴,共成枯骨兩何如?——白居易《放言五首·其四》

39、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陸遊《冬夜讀書示子聿》

40、松樹千年終是朽,槿花一日自為榮。——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41、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別東魯諸公》

42、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43、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李白《將進酒》

44、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張九齡《感遇十二首·其一》

45、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

46、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趙翼《論詩五首·其二》

47、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虞世南《蟬》

48、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登飛來峰》

49、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蘇軾《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

50、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羅隱《西施》

5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佚名《長歌行》

52、冰,水為之,而寒於水。——荀子《勸學》

53、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佚名《滄浪歌》

54、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其一》

55、人間萬事,毫髮常重泰山輕。——辛棄疾《水調歌頭·壬子三山被召陳端仁給事飲餞席上作》

56、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

57、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勸學》

58、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李商隱《詠史二首·其二》

59、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草/ 賦得古原草送別》

60、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李斯《諫逐客書》

61、假金方用真金鍍,若是真金不鍍金。——李紳《答章孝標》

62、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朱熹《偶成》

63、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雀樓》

64、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65、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陶淵明《飲酒·其五》

66、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67、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暉。——朱熹《水調歌頭·隱括杜牧之齊山詩》

68、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荀子《勸學》

69、葉落當歸根,雲沉久必起。——錢嶫《憫黎詠》

70、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孟子及其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71、朝真暮偽何人辨,古往今來底事無。——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72、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劉希夷《代悲白頭翁/ 白頭吟 / 有所思》

73、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屈原《九章》

74、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蘇軾《八聲甘州·寄參寥子》

75、最是繁絲搖落後,轉教人憶春山。——納蘭性德《臨江仙·寒柳》

76、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朱熹《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其一》

77、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78、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白居易《琵琶行/ 琵琶引》

79、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8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佚名《論語七則》

81、日出入安窮?時世不與人同。——佚名《日出入》

82、今人嗤點流傳賦,不覺前賢畏後生。——杜甫《戲為六絕句》

83、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賈島《尋隱者不遇/ 孫革訪羊尊師詩》

84、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古風二首/ 憫農二首》

85、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司馬遷《滑稽列傳》

86、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87、草螢有耀終非火,荷露雖團豈是珠。——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88、望雲慚高鳥,臨水愧游魚。——陶淵明《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

89、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90、慮澹物自輕,意愜理無違。——謝靈運《石壁精舍還湖中作》

91、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佚名《宰予晝寢》

92、行人莫便消魂去,漢渚星橋尚有期。——晏幾道《鷓鴣天·梅蕊新妝桂葉眉》

93、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荀子《勸學》

94、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李世民《賜蕭瑀》

95、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佚名《黍離》

96、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誡子書》

97、清鏡無雙影,窮泉有幾重。——顧況《酅公合祔輓歌》

98、器乏雕梁器,材非構廈材。——趙彥昭《奉和元日賜群臣柏葉應制》

99、人而無儀,不死何為?——佚名《相鼠》

100、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佚名《淇奧》

三、讀書類

1、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遊《冬夜讀書示子聿》

2、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勸學詩》

3、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王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4、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顏真卿《勸學詩》

5、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李清照《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

6、娶妻無媒毋須恨,書中有女顏如玉。——趙恆《勸學詩》

7、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8、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蕭掄謂《讀書有所見作》

9、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杜甫《柏學士茅屋》

10、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陸遊《讀書》

11、書當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陳師道《絕句·書當快意讀易盡》

12、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朱熹《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其一》

13、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左思《詠史八首·其一》

14、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章碣《焚書坑》

15、讀書不作儒生酸,躍馬西入金城關。——謝逸《送董元達》

16、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孟郊《勸學》

17、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陶淵明《移居二首》

18、燈火紙窗修竹里,讀書聲。——陳繼儒《浣溪沙·初夏夜飲歸》

19、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陸遊《讀書》

20、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王禹偁《清明》

21、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蕭掄謂《讀書有所見作》

22、我閉南樓看道書,幽簾清寂在仙居。——李白《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

23、二客東南名勝,萬卷詩書事業,嘗試與君謀。——辛棄疾《水調歌頭·舟次揚州和人韻》

24、幼敏悟過人,讀書輒成誦。——歐陽修《畫地學書》

25、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于謙《觀書》

26、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黃庭堅《寄黃幾復》

27、三冬暫就儒生學,千耦還從父老耕。——陸遊《觀村童戲溪上》

28、細讀離騷還痛飲,飽看修竹何妨肉。——辛棄疾《滿江紅·山居即事》

29、謗書盈篋不復辯,脫身來看江南山。——謝逸《送董元達》

30、兒大詩書女絲麻,公但讀書煮春茶。——黃庭堅《送王郎》

31、歷覽千載書,時時見遺烈。——陶淵明《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32、閑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劉昚虛《闕題》

33、弱齡寄事外,委懷在琴書。——陶淵明《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

34、悲吟雨雪動林木,放書輟劍思高堂。——李白《留別於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35、因依老宿發心初,半學修心半讀書。——王建《寄舊山僧》

3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37、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杜甫《戲為六絕句》

38、傳屐朝尋葯,分燈夜讀書。——於鵠《題鄰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端明學士 的精彩文章:

TAG:端明學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