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人人網瘋狂傳播的桃色事件,主角是我大學同學

人人網瘋狂傳播的桃色事件,主角是我大學同學

大學同學的桃色事件在人人網上瘋狂傳播,我們津津有味地談論追逐,全然忘了事件背後的人在經歷什麼樣的苦痛掙扎。

在我讀研究生的那幾年,人人網風光不再。本科畢業後,很多參加工作的朋友拋棄了這個軟體,比起和老同學保持聯繫,大家更願意打理單位里的人際關係。要麼就是癱在沙發椅裡面,玩玩遊戲,聽聽郭德綱的相聲。就像我的大學同學張江說的,這些休閑方式最適合忙碌了一天的上班族,它們不需要耗費真正的情感。

但我仍然堅持時不時登錄一下人人網。或許是因為太喜歡這個軟體,也因為讀研太單調,看書累了,就會上去看一看,儘管那裡早已門庭冷落,少有更新。

2012年的一天,我再次登錄人人網時,竟然看到一條好友申請。這讓我很詫異,畢竟現在能看到一兩條留言都已經很稀奇。添加我的是一個女生,資料顯示,她曾經和我同時就讀於外語學院,只是她在日語班,我在俄語班。頭像的照片是個短髮女孩,五官端正但沒有什麼特點,臉上的笑容很羞澀。照片像素不高,大概是因為晚上拍攝,背景也有些模糊。

「一個不會使用美圖軟體的傳統女生。保守、羞澀、不善言談。」我在心中給這個叫蘇倩倩的女孩貼了幾個標籤。雖然我實在想不起我們什麼時候打過交道,但出於禮貌,我還是同意了她添加好友的申請。我順便掃了一眼,右邊的提示欄顯示,我們兩個有18個共同好友。

沒想到,剛加完好友,我的首頁就蹦出一條新鮮事:對方最近更新了一篇日誌《蘇倩倩,你還記得嗎?》我挪動滑鼠,點開來讀,剛讀了兩行,心就狂跳起來。

「蘇倩倩,今天晚上我翻看以前的照片,偶然翻到圖書館前面的小花園。那是我們第一次見面的地方,你還記得嗎?我們在那裡做過多少次愛,你還記得嗎?」

後面的內容已經無法轉述了。我彷彿從人人網跳到了色情網站,帶著莫名的興奮,腦補某些動人心弦的場景。那可是圖書館門口,我曾經捧著課本在那裡早讀,那裡的每個石凳我都坐過。我心情複雜,彷彿懷揣一個巨大的秘密,握滑鼠的手也開始顫抖起來。

這篇文字絕不是蘇倩倩本人所為,或許是哪個人盜用了她的用戶名和密碼,上來敗壞她的名聲。我決定打電話給大學的室友老高。

老高正在整理他們公司給塔吉克客戶的報價單,接到我的電話立刻問我 「內六角螺母」和「止動套筒」怎樣翻譯成俄語。我讓他等等,迫不及待地把蘇倩倩的事情告訴他。他將信將疑,順手在公司的電腦上登錄了人人網。

停了一會兒,話筒那頭高呼一聲:「我去!她也加我了!」

到晚飯時,我收到了學習委員問及此事的簡訊:他幾乎是我們班最置身事外的男生,可見全院的人都知道了這件事。果然,晚上我登陸人人網,好友列表裡幾乎一半以上的大學同學都顯示「在線」,荒廢許久的班級QQ群也熱鬧起來。

第二天,蘇倩倩的頁面又更新了一篇日誌,描述兩人在理綜樓的頂層親熱的場景。這個自稱蘇倩倩男友的人在日誌中寫到,當所有人都在天台上背書的時候,蘇倩倩將一本《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本蓋在他牛仔褲的褲襠上,另一隻手伸了進去……

這些咸濕的情節立刻在班級群里引發了熱烈討論。與男生看熱鬧的心態不一樣,很多女生站在蘇倩倩這一邊,大罵那個男生不是東西。有男同學半開玩笑地問「蘇倩倩這樣的,在女生中間普遍嗎?」結果被罵了個狗血噴頭。

這些女人,太能裝清純了!我憤憤地想。沒過多久,我發現自己被拉到一個新的聊天小組裡。是老高組建的小組,裡面清一色全是男生。

劇照|《搜索》

「這下清凈了,暢所欲言!」老高先發了一條信息,接著幾個男生以猥瑣的表情回復了他。男生們的聊天內容更加肆無忌憚,很容易就從「人人網」里的文字,聊到最近陪客戶在KTV見識的「公主」,繼而開始貶損對方的性能力。

最活躍的人是王魁。他從大學就嚷嚷談戀愛,至今還孑然一身。他不知從哪裡找到許多類似的肉文,貼到了群里,大伙兒一邊罵他淫蕩,一邊點開來欣賞。伴隨著陣陣歡笑,群里直到半夜1點才安靜下來。

奇怪的是,竟然沒有人質疑:日誌里為什麼要寫那樣露骨的內容?那個蘇倩倩去哪裡了?為什麼到現在都沒出現?

晚上我問了一個日語班的男生,他告訴我,蘇倩倩畢業後去海南做翻譯,QQ早已不登錄,電話也換了,現在班裡的人找她找瘋了。畢竟是同班同學,看著她這樣被整,大家都於心不忍。

「肯定是她男朋友寫的。那個法學院男生,瘦高個兒,長頭髮,就住我們宿舍隔壁,你應該見過的。」他說。

我想了想,只記得當時確實和法學院學生住隔壁,對於具體的人卻沒有印象。我又問:「那蘇倩倩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真像日誌里那樣……放得開嗎?」

他的語氣有些不悅,像在為他們班級挽回面子:「哪兒呀,她人很不錯的!很文靜,對誰都很友好。」

我想起書架上有一本院里做的畢業紀念冊,於是連忙翻開來看。蘇倩倩的照片在倒數第二頁的位置,依然是齊耳的短髮,這張照片光線比較強,顯出她臉上青春痘退去後的印痕。照片里她一副很乖的樣子,抿嘴笑著。下面印著個人座右銘:「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

我打量了她很久,無法把這個形象和日誌里的「蘇倩倩」聯繫到一起。

從小我便好奇心強,對八卦爆料很有天分。我順藤摸瓜,從蘇倩倩的好友里找到了日語班同學說的那個法學院男生。一看到他的頭像,我立刻想起了他往日的樣子。他頭髮挺長,像好幾個月沒有剪過,尤其是劉海,茂密地蓋在了眼睛上。我們宿舍樓的水房和衛生間是公用的,我和他曾經多次在廁所遇見。之所以印象這麼深,是因為他確實太奇怪了,我們都是對著貼了瓷磚的長長的便池小便,而他總是解開褲子,對著角落裡的一個圓水槽「掃射」。沒想到過了幾年,他又一次出現在我們的生活里。

接連幾天,人人網上都會有新日誌貼出來。其間有一次,日誌里還有這樣一段話:「你甘心做別人的後媽,情願和三十多歲的老男人在一起,那你就試試吧!我告訴你,我也不是好欺負的!」

劇照|《搜索》

末尾附了一張照片:一個三、四歲的小女孩坐在一個穿著考究的中年男人的腿上,似乎在叫嚷著什麼,手裡的芭比娃娃舉得很高,蘇倩倩則遠遠地坐在在沙發的另一側,她比大學時會打扮了,但臉上依舊是靦腆的笑容。

這篇日誌發表不久,一個沒有頭像的用戶就在下面留言:「虧你還是學法律的,用這麼下三濫的手段!不得好死!」在這之前,每篇日記底下都沒有評論,或許是大家礙於面子,不敢隨便發表評論;不過其實每個看日誌的人都留下了足跡,每篇瀏覽量都達到300多,幾乎是我們全年級的總人數。

寫日記的人很快便回復,兩個人對罵起來,一句比一句不堪入目。

一定是蘇倩倩上線了!這天夜裡,班裡的交流群再次沸騰,有罵那個男人手段卑劣的,有還原蘇倩倩移情別戀故事的,也有的乾脆作壁上觀,對蘇倩倩前男友的文筆做了細緻的鑒賞。一個英語班男生被拉進來我們的「男人群」,激動地發了好幾個表情符,「終於找到組織了!」

就在我們等待蘇倩倩有進一步行動時,事情卻發生了逆轉。班級群里有女生爆料,回復日誌的並不是蘇倩倩本人,而是她大學時期的閨蜜。這姑娘實在看不下去了,又聯繫不上蘇倩倩,才想到冒充她來回應。

蘇倩倩的前男友也很快搞清楚了對方的身份。隔一天,他又發了新日誌:

「蘇倩倩,自己做的事情要自己承擔,為什麼不敢聯繫我、和我對話?不想讓事情更加難看,就趕快聯繫我。我再給你五天的時間!只要你願意回心轉意,我會把所有的過去都一筆勾銷,我想和你好好過日子!如果五天內還沒有你的消息,那就等著更有意思的故事吧……」

讀著日誌,我被驚到了。這個男人爆料這麼多隱私,竟然不是為了報復,而只是想和蘇倩倩重歸於好。我實在不能理解他的邏輯,群里的人也表示不能接受。王魁洋洋洒洒,發表了一篇類似於讀後感的文章,大意是「愛情的魔力能夠將人灼傷」,他在一家地產公司做文案,大概上班寫PPT也從沒這麼積極過。大家都嘻嘻哈哈,拿他開玩笑,女生們紛紛笑他:

「一次戀愛也沒談過,也懂得愛情傷人?」

張江在我們的小群里預測,這個男生多半是精神出現了問題,不然不會表現得這樣歇斯底里。

「都特么瘋了。」有人說。

「我特么也瘋了。給客戶的回函到現在還沒翻譯完,陪著你們在這兒聊天。」又一個人回復。

所有人都卯足了勁,像等待懸疑電影的結局那樣,等待第五天的到來。然而,第五天並沒有什麼消息,第六天,一直到晚上都沒有任何動靜。群里騷動起來,有幾個男生大呼:「搞什麼嘛!」一副憤憤不平的樣子。

我放下手機,打算將導師布置的兩篇論文好好讀一讀。然而那些理論名詞從腦子裡穿過,根本沒有留下一點印象。我總覺得有事情在心頭懸著,不得安寧。

到了晚上的時候,張江打來電話,說到「蘇倩倩事件」,他有些火大:「媽的,最近就看日誌,電視劇都不想追了。你有沒有最新消息?」

又是好幾天過去了。就在大家已經對這件事不抱希望的時候,一天中午群里突然蹦出消息,是王魁發的:

「快去看人人網啊同志們!終結篇!」

沒有人回復,大家都第一時間去登錄人人網了。果然,「蘇倩倩」更新了一篇很長的新日誌。題目竟然是「致歉信」,他先向所有人道歉,稱「給圍觀的同學造成生活上的困擾,很愧疚」。接著他解釋了整件事的來龍去脈。

這個男生說,他與蘇倩倩在大學時通過人人網認識,情投意合,大四那年春節就訂婚了。大四下學期,男生原本考上了陝西省的公務員,但蘇倩倩勸說他,父親一個人把她拉扯大不容易,希望兩個人留在自己的家鄉,方便照顧父親。男生思慮再三,放棄了公務員的工作,在蘇倩倩的家鄉找了個律師事務所的工作;而蘇倩倩去了海南做外貿翻譯,許諾說兩年後就回來買房子、安家。但是過了不到半年的時間,蘇倩倩竟然和自己的老闆、一個帶孩子的離異男人好上了,她提出和男友分手,並更換了所有的聯繫方式。男生四處找她無望,於是在人人網上導演了這樣一出鬧劇。

劇照|《搜索》

男生解釋自己之所以這麼做,就是為了激蘇倩倩露面。沒想到,任憑他千呼萬喚,蘇倩倩始終保持沉默……

日誌的最後,他說,他想通了,希望事情就此結束,希望今生再也不要遇到蘇倩倩。

我在一陣錯愕中讀完了日誌。好像一切都水落石出了,卻又感覺很突兀。班級群有幾個女生為這個男生「平反」的,覺得人家好歹是為了自己的愛情。王魁也附和了幾句,後來大就沒人說話了。

過了半天,老高在「男人群」里發了一句:「還以為有逆轉呢!一點也不過癮。」

「就是,沒勁。散了散了!」

「洗洗睡吧!」

面對草草收場的「好戲」,大家似乎都有點興味索然。

我試圖再點開那個男生的頁面,搜索結果提示我,「該用戶已經註銷」。

睡覺時我突然想,我們這些人不就是魯迅先生筆下圍觀殺頭的看客?又像那些等著看人跳樓卻心愿落空的路人,懷著卑劣的遺憾悻悻四散。此刻那個失戀的男人是何種心情?而蘇倩倩,這個始終沒有現身的女孩,到底受到了什麼樣的傷害?大概沒人會關心。

這件事之後,我們的人人網和QQ群再次被淹沒在瑣碎的日常生活里。後來微信取代了一切通訊工具,但是同學群幾乎形同虛設,只有過年過節的「紅包雨」會偶爾熱鬧一陣子,再沒出現過當年那樣的轟動場面。

去年和一個來北京出差的日語班同學見面,又聽說起法學院那個男生。這位同學曾經因為蘇倩倩而認識了這個男生。

我一聽說他認識「當事人」,心裡猛然一動:「那哥們兒是不是精神有問題?」

「別瞎說。人家現在都成了資深律師了,代理了很多案件呢。」他不以為然地拿筷子敲著水杯。

「沒問題還能做出那事兒。」

「太衝動了吧!」他說,「後來有一次聊天聊嗨了,他還主動給我提起這個呢。他問我,你們那時候是不是都看我好戲了。」

「你怎麼說?」我強忍住沒有笑出來。

「我肯定說沒有啊。後來他抱著頭哎了一聲,說他那半年整個人都傻了。他本來是打算和蘇倩倩過一輩子的。出了那件事,他都想去海南,提起刀子死在蘇倩倩面前。」

劇照|《搜索》

我心中驚懼,說不出話來。

他又說:「不過現在不會了,他也覺得自己挺傻的。那陣勁兒過去了就好了,不過後來再喜歡誰,都沒有那麼投入了。他現在結婚了,還有了孩子。只是人留在那個縣城了。」

「怎麼?還在等那個蘇倩倩嗎?」我的情緒立時高漲起來。

「等個毛線啊,又不是電視劇。他自己不得生活啊。」

「那蘇倩倩呢?」

「誰知道呢,大概人間蒸發了。」

我們同時沉默了,好像有一種巨大的空虛,在我們倆之間盤旋。

我想,這個法學院男生大概再沒有可以八卦的內容供我們消費了——他掏出的是熱血,在我們這裡不過是一灘狗血罷了。除了八卦,還有什麼能讓麻木的我們激動起來呢?所有人似乎只對別人諱莫如深的隱私感興趣,大部分時候大家坐在電腦屏幕前、走在回家路上、倚在地鐵的一角或者陷在快餐店的沙發里,微眯著眼睛,手指迅速點擊著手機屏幕,一臉冷漠的表情,彷彿是不會激動的雕塑。

-END-

作者| 張猛,俄羅斯文學譯者

編輯| 王大鵬 姚璐

本期故事推薦:《蹲族:在北上廣無所事事年輕人》:講述一群年輕人,高學歷、無業,既不熱血也不奮鬥。他們在一線城市裡租房混日子,回不去家也留不下來,終日無所事事。

請移步微信公眾號:真實故事計劃(zhenshigushi1),回復《蹲族》,看全部故事。

真實故事計劃:每天一個打動人心的真實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真實故事計劃 的精彩文章:

女兒的17歲願望,是我和丈夫離婚

TAG:真實故事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