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省級平台都開始爆雷了?

省級平台都開始爆雷了?

大噶吼~1月11日,中融信託的一則公告引起了廣泛關注。公告稱,因為雲南省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下稱雲南資本)未準時還款,中融-嘉潤31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無法向委託人分配信託利益。

根據云南資本的官方網站介紹,該公司是2011年8月經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從事股權投資業務的省屬國有獨資公司,註冊資本83.97億元。從工商資料中查詢增資信息,其註冊資本已逾103億元,由雲南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100%出資。

資料顯示,雲南國資運營公司雖然不是雲南省政府的融資平台,但是也算是「類平台」,是「以國有資本運營平台功能建設和服務國資國企改革為重點,致力於建成為以專業化資本運作為核心、以市場化運作為特色的國有資本運營平台」,而且是由雲南省國資委獨資。

兩款信託計劃合計募集資金15億元,期限24個月,2017年12月15日到期,清算期約定為10個工作日。截至目前,兩信託計劃已累計還款6億元,但尚欠資金本息近10億元。

據悉,1月10號中融信託總裁和執行總裁就親自飛往雲南督促、監督雲南資本推動再融資和還款進程。但從公告中看的出來,雲南資本現階段雖然有心想要還款,但實際上卻根本拿不出來這個錢來。

該公司已經多次出具「溝通協調函」稱,由於省政府對借款人的資金支持審批流程尚未完成,並表示雲南省國資委已答覆擬對其進行注資,並承諾以增資款有限償還信託貸款本息及罰息。但如今看來,償還仍在延期當中,還沒能解決。

在過去幾年時間裡,不少金融機構都把大量的資金投在政府融資平台來房貸,想著依靠國資背景有政府背書,不會出現什麼大問題。但現在情況大有改變,中央不再像之前那樣對地方債務抱有一定縱容,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應急預置案》的基本態度就是:中央不救助,地方自己處理。

2017年12月23日,審計署公布了《財政部關於堅決制止地方政府違法違規舉債遏制隱性債務增量情況的報告》中,對地方債處置的有著明確態度表示:中央絕不對地方債兜底!堅持中央不救助原則,做到「誰家的孩子誰抱」,堅決打消地方政府認為中央政府會「買單」的「幻覺」,堅決打消金融機構認為政府會兜底的「幻覺」。

1月3日,內蒙古自治區承認GDP數據有假。根絕報道稱,自治區財政審計部門反覆核算後,調減2016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30億元,佔總量的26.3%;經過初步認定,應核減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900億元,佔全部工業增加值的40%。在上面提到的數字中的總量26.3%,意味著一個地方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一下子減少了1/4!而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竟然核減了2900億元,佔比4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中的水分已經接近50%!

之後,天津濱海新區「兩會」上披露:濱海新區2016年的1萬億GDP 被調整為6654億元人民幣,調整幅度達1/3。而天津市2016年官方GDP總量近1.8萬億元人民幣中一半以上由濱海新區貢獻。

更有業內人士表示,GDP注入的省份恐怕不止目前被披露出的幾個省,在中央嚴打的態度下,很有可能還會有其他省份被曝出問題。而這一問題,和財政收入惡化脫離不了關係。財政收入可以注水,但債務是剛性的。從這點上來看,今年政府投融形勢也並不容樂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熊貓鎮 的精彩文章:

TAG:熊貓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