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心衰患者如何防患於未然?
作為一個心內科醫生,和大家聊一聊心衰患者日常的觀察點。
主要是和大家說一下心衰患者需要日常觀察的幾個體征:
第一,觀察體征
雙下肢,特別是踝部以及小腿前面迎面骨部分,有沒有明顯的凹陷性水腫,也就是我們用手按壓我們的足踝部,看能不能按壓出來一個小坑?如果有了,說明體內水負荷過重或者右心功能不全加重。
家裡可以常備一個體重秤,出院後有一個基礎體重,每隔2到3天,做好體重測量,和基礎體重做對比,盡量不要和基礎體重有太大的增長和太大的減少。
第二,觀察睡眠
夜間是否能夠平卧,有沒有平卧後咳嗽胸悶憋喘。如果不能平卧,或者平卧後出現咳嗽,胸悶憋喘,說明存在一定程度的肺部淤血,左心功能不全加重。
第三,觀察飲食
如果食慾不佳,總是感覺腹內飽脹,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消化道淤血,屬於右心功能負荷加重,體循環淤血。
第四,觀察運動
運動能力是心衰分級的重要判斷因素,這裡重點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日常的非心梗患者但心衰分級主要採用NYHA分級:
Ⅰ級:患者有心臟病,但日常活動量不受限制,一般體力活動不引起過度疲勞、心悸、氣喘或心絞痛。
Ⅱ級:心臟病患者的體力活動輕度受限制。休息時無自覺癥狀,一般體力活動引起過度疲勞、心悸、氣喘或心絞痛。
Ⅲ級:患者有心臟病,以致體力活動明顯受限制。休息時無癥狀,但小於一般體力活動即可引起過度疲勞、心悸、氣喘或心絞痛。
Ⅳ級:心臟病患者不能從事任何體力活動,休息狀態下也出現心衰癥狀,體力活動後加重。
出院時在醫生指導下,做第一次的心衰分級,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體力活動可耐受情況,如果出現分級的增加,要考慮出現心衰加重可能。
第五,觀察情緒,這個也是大家最容易忽視的一點。
心衰患者出現的情緒波動,往往來自於病情的加重,當患者出現急躁,易怒,情緒低落,言語減少等情緒相關變化時,要考慮有心衰加重可能。
除了以上五點,如果家裡有心衰的患者,堅持服藥,營造乾淨舒適的生活環境,保證飲食的清淡,飲水量適度,也都是必不可少的。
最後,如果您的親人真的不幸罹患心衰,建議您為了他,去購買一些相對專業的,醫療方面和護理方面的心血管書籍,系統地學習一下相關的知識,千萬不要偏聽盲信。
的確,這些專業知識很難記憶,也很難理解,但是這些困難,和我們所愛之人的生命相比,不算什麼。


TAG:閔穎慢病小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