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四種心理最易催化癌症 哪些個性的人易患癌症?

四種心理最易催化癌症 哪些個性的人易患癌症?

癌症是一種非常可怕的疾病,生活中的很多因素都有可能導致人們患上癌症,其中就包括心理因素。那麼都有哪些心理因素容易導致人們得癌症呢?心理健康與癌症的關係是什麼呢?

四種心理最易催化癌症

(1)負性情感積累說

這有兩種類型。進一步分析發現:「負性情感積累」只能說是促進癌症發生的高度危險因素之一。第一種類型是童年期嚴重的挫折,Lesen及Gassman 在不同類型的癌症患者中發現他們都有童年期嚴重的挫折,特別是親情的喪失,並伴有極度的無望。

此後,LeSen描述歸納了一種癌症患者的典型發展形式—— 開始是早期的父母一方死亡或離去,有受懲罰和孤獨等的負性情感積累的情感,感到受社會排斥,情感不穩定,以後隨著生活的積累,兒童保持和深化了這種斷裂感。第二種類型是老年人無望情感,成年累月的負性情感積累,最終出現癌的體征。如Graham等的研究表明,在477名宮頸癌患者中,她們在確診前5年的確曾有過創傷事件。

(2)喪親說

此說與負性情感積累說有類似之處。不少研究表明:親人的死亡是導致患癌的重要因素,因此,有人提出「喪親」一說。但也有學者認為,不是負性情感積累或喪親本身,而是個體對這種喪失事件的心理反應(即悲痛過程的強度及性質)在起作用。換句話說,喪失只是個心理應激源,而不良情緒反應才是關鍵。這得到了一些實驗結果的支持。例如,用聲光刺激動物,使之產生緊張、焦慮,結果動物體內免疫系統的防禦能力大大減弱,並誘發了以前潛伏在胸內的癌瘤。因此,可以說不良情緒是癌細胞的活化劑。

(3)抑鬱說

在不良情緒反應中,與癌症關係最密切的是抑鬱、強烈的挫折感、無望和無助等。有人認為是「抑鬱催化了腫瘤」。Shekelle等的研究表明,有嚴重的抑鬱傾向者,死於癌症的危險比對照組大3倍。最近美國霍普金斯醫學院歷經13年的研究也揭示:在2017名婦女中,重症抑鬱症患者更容易生乳腺癌,而且生癌後預後更差。

(4)個性說

個性與腫瘤的關係一直很受重視。Temoshok對150個惡性黑素瘤患者進行了調查,歸納出這些患者有一種人格特點,稱為「C型性格」。表現為過分耐心,迴避衝突,過分合作,屈從讓步,控制負性情緒,追求完美,努力壓抑自我,不善於顯現情感等。C型性格造成的心身反應特點很多。其中,引人注重的是分子水平上引起DNA自我修復功能的減退,促進原癌基因轉化。

同時,C型性格通過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改變,使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從而失去了徹底清除癌變細胞的能力,最終導致癌症病變的發生。有研究發現,C型性格者的腫瘤發生率比一般人高3倍以上。然而,這還有爭論。如Schwarz(1994 年)指出,上述觀點還不能確立,因為這其間的因果關係還難以確認。我們的臨床觀察中也支持Schwarz的判斷,認為迄今還不能證實C型性格是癌症高發的危險因素。

癌症的心理問題

個性因素與癌症

自古以來,就有人注意到癌症發生與個性有關。早在公元二世紀Galen就觀察到抑鬱的婦女較性格開朗者易得乳癌。以後的許多研究中提到癌症患者的心理特徵有「反應遲緩、不大表露感情、與父母感情較冷淡」;「抑鬱加抽煙易得肺癌」;「乳癌患者往往是怒氣難以自制而又被壓抑著」;「孤獨、無助並處於絕望等情緒憂傷可使白血病及何杰金氏病發展」。

我國的惡性腫瘤以消化道為主,胃癌最為常見。據1980年的資料,胃癌死亡率占癌症總死亡率的23.03%,近年的研究表明,飲食因素及精神因素(社會心理因素)是胃癌的高危因素。據全國胃癌綜合考察流行病學組(1981)指出,與胃癌相關密切的社會心理因素有:

性格特點:社會內向、抑鬱、不靈活性;

生活事件:青少年時期或早期的精神創傷。張宗衛、郭艷容(1986)用自製的腫瘤流行病學研究量表測得,抑鬱和不靈活的個性在胃癌的發生中有一定的意義(與健康對照組相比),但與其他癌症對照組相比則無顯著差異,說明心理社會因素在癌症發生中具有普遍意義。北京城區調查表明,「好生悶氣」居胃癌各類危險因素之首。

生活事件與癌症

Miller(1977)在一篇綜述中指出:在200餘篇涉及人格、情緒、應激對癌症關係的文獻中,結論均為肯定其間的聯繫;臨床經驗表明,確信自己癌症診斷者,往往預後較差,而對診斷持懷疑態度者常較好;臨床上有些長期存活(15~20年)後突然複發,其原因均為在複發前6~18個月內有嚴重的情緒應激;乳癌與無法解決的悲哀有關;對1,400對配偶作癌症發病調查表明,配偶一方患癌或死於癌症的心理應激可引起另一方患癌(當然還應考慮「共同環境」因素的參與)。

對比血液化學與心理學的變數之間的關係發現,血液化學可提供疾病的近期信息,而心理學變數對癌症的預後有關(Achterberg等,1977)。修女的乳癌發生率高於其他婦女(其他部位癌症發病無顯著差異),這符合獨身婦女乳癌發生率高於婚配婦女的事實。年齡起過40歲的修女,其乳癌發生率甚至超過獨身對照人群。修女乳癌發生率較對照組為早。在45~49歲期間有一「突變」性增加,較消化道癌的「突變」早5年。

心理因素致癌的機制

心理社會因素促進癌的發生、發展顯然是通過心理生理學途徑實現的,這條途徑就是心理-神經-內分泌-免疫軸

大量的實驗表明,電擊、創傷性惡性刺激、反覆而集中的條件反射實驗可引起神經系統的過度或普遍應激而促進「自發的」腫瘤生長。去大腦皮質或使用中樞抑製藥物(如巴比妥鈉)可促使移植腫瘤發展和使動物提前死亡;而咖啡因及小劑量士的寧可明顯延緩或阻滯腫瘤發生。

毀損下丘腦背內側核及室旁核使甲狀腺的腺樣增殖退化;破壞背側下丘腦可使移植腫瘤存活期延長;帶狀破壞下丘腦前部可引起抗體滴度降低和過敏反應的抑制或延緩。

這些實驗資料提示,下丘腦在中介心理社會因素對腫瘤的影響中起重要作用,下丘腦與免疫反應之間可能是通過植物性神經系統及神經內分泌等多種過程共同影響的。

對癌症治療的心理反應

用藥物、放射線或手術治療癌症所伴隨的副反應常可構成暫時或持久的心理衝擊。病人的反應取決於治療的軀體應激及對自尊心衝擊之間的複雜相互作用。

化療及放療所致的噁心、嘔吐是暫時性副反應,一般在24~48小時內消失。但是反應的嚴重與持續時間有很大的個體差別。

如病人的焦慮可增強或延長反應;在預期或回憶治療也可引起噁心、嘔吐常成為病人堅持治療的順從性(compliance)差的主要原因。

禿髮也是許多化療藥物帶來的副反應,常要持續於整個治療期間。雖然,戴上假髮可以解決不少病人的問題。

但是,頭髮脫落這個事實會使病人為之心煩意亂,還可損害病人「否認」癌症的應對機制。

手術的結果是永久性改變。涉及顏面部或截肢、內臟造瘺、器官切除等都可構成心理創傷。

有人發現,乳房切除後適應不良者約佔20%,病人在獲得裝飾性乳房後,術後的抑鬱降低,信心增加(грасименко,1979)乳癌病人術後約1/3有中度以上的焦慮及抑鬱需要心理上的幫助,另外,結腸癌手術或癌性截肢因毀形或功能喪失而損害自尊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天下 的精彩文章:

癌症晚期為什麼巨痛

TAG:健康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