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用青黴素之前,為什麼要皮試?

用青黴素之前,為什麼要皮試?

據《成都商報》報道,1月17日,一名學生在藥房買葯時,不小心誤拿了別人的頭孢藥物。因為該學生對青黴素過敏,藥房工作人員緊急向校方求助。隨後,黨委、團委、學生處通過簡訊和QQ進行排查,僅用一刻鐘,就找到了當事人。

相關圖片(圖片來源:ifeng.com)

看到這裡,想必會有讀者問,青黴素過敏和頭孢有什麼關係。其他疑問可能還包括,人為什麼會青黴素過敏,青黴素皮試有什麼意義,等等。

要想弄清楚這些問題,首先得了解青黴素過敏的機制。

青黴素本身不具備抗原性,換句話說,青黴素本身不會引起過敏。以往有學者認為,患者過敏主要是因為生產工藝不夠、青黴素製劑中含有雜質。[1]這一說法值得商榷。一來,國內青黴素的合格標準和生產工藝都在不斷提高,而青黴素過敏率並沒有顯著下降;二來,歐洲和美國等發達地區,也存在大量對青黴素過敏的人。據估計,美國約有10%的人,自述對青黴素過敏。[2]

目前認為,青黴素過敏主要是由青黴素的代謝產物引起。青黴素進入人體後,會被人體分解,生成青黴噻唑基團、青黴烯酸等多種物質。其中,又以青黴噻唑基團為主。青黴噻唑基團本身,也是無害的,但是,當它與人體內的白蛋白結合後,就會形成青黴噻唑蛋白,進而引起過敏。[3,4]

平常我們說的「過敏」,在臨床上稱之為超敏反應(hypersensitivity)。所謂「超」,可以理解為高,「超敏」就是免疫系統的敏感性變高了。作為人體與外界之間的屏障,免疫系統的敏感性增高,並不是什麼好事。這意味著,機體可能會對某些原本無害的物質,做出反應,引起生理功能紊亂、甚至細胞和組織損傷。[5]

根據發生機制,可以把超敏反應分為四種。每一種都有著自己獨特的介導物質,也對應著不同的後果。而青黴素呢,它可以引起I型、II型、III型和IV型超敏反應……

超敏反應的類型

青黴素引起的過敏里,以II型超敏反應最為多見,臨床表現為葯疹、接觸性皮炎和溶血性貧血等。不過,II型超敏反應一般後果不重,停葯後就會消失。所以,在臨床上,醫生最關注的,是I型超敏反應

I型超敏反應由IgE抗體介導,換句話說,上文提到的青黴噻唑蛋白,可以激活人體內的IgE抗體。IgE抗體被激活以後,可以刺激機體釋放大量活性物質,如我們提到過多次的組胺,引起血管擴張、血管通透性增強、平滑肌痙攣、腺體分泌增加等。血管擴張、血管通透性增強和腺體分泌增加,會使人體出現大量液體,若是這些液體出現在肺部和喉部,患者就有可能出現肺水腫和喉頭水腫;平滑肌痙攣更可怕,器官的收縮和舒張是由平滑肌控制的,因此,患者可能出現支氣管痙攣。嚴重時,患者會呼吸困難,進而出現循環障礙,危及全身各大器官。[6]這就是常說的過敏性休克

過敏性休克的表現(圖片來源於網路)

在青黴素可能引起的不良反應中,過敏性休克是最可怕的一種。那麼,應該如何防範它呢?

這就要提到青黴素皮試。

上文提到,過敏性休克由I型超敏反應引起,而I型超敏反應,又由IgE抗體介導,所以,皮試,就是測試患者的IgE抗體,會不會對青黴素做出反應。

人體的皮下組織中,有一種細胞,叫做肥大細胞。肥大細胞上,有IgE抗體。往皮下注射微量青黴素以後,如果患者會對青黴素做出反應,那麼,在皮下組織內,就會出現局部的毛細血管擴張和滲出增加,而患者皮膚,也會因此出現局部變紅或者紅色斑塊。這種表現,在臨床上叫做皮試陽性,提示患者有很大可能對青黴素過敏。[7]

皮試示意圖(圖片來源:nursingcrib.com)

不過,皮試結果有一定的誤差,存在假陽性或假陰性。假陽性指患者本身不對青黴素過敏、但是皮試出現了陽性結果,假陰性則相反,患者本身對青黴素過敏、皮試卻出現了陰性結果。不管哪一種,對治療都是不利的。前者意味著,醫生可能會把青黴素類藥物從治療方案中劃掉,導致患者花更多的錢甚至無葯可用;後者則意味著過敏性休克,若不及時搶救,患者就有死亡的風險。

此外,過敏與否,是會變的。有的患者以前對青黴素不過敏,後來開始過敏了;有的患者以後對青黴素過敏,現在卻可以耐受了。有研究顯示,存在青黴素過敏史的患者中,只有不到10%的人由實際出現急性過敏的風險。[8]

所以,各國學者都在尋找更好、更精準的皮試方案。2017年發表的《青黴素皮膚試驗專家共識》建議,無論成人或兒童,無論口服還是肌肉注射、靜脈注射,只要使用抗生素類藥物,就應該做皮試;停葯72小時以上,應該重新皮試

至於頭孢,頭孢菌素類藥物,毒性很低、不良反應極少,但是,它和青黴素是「一母同胞」。二者同屬於β-內醯胺類抗生素,有效成分都是β-內醯胺環,殺菌機理也是一樣的——與細菌內的相關蛋白結合,阻止細菌合成細胞壁,引起細菌膨脹、裂解、死亡。

因為這些關係,所以,青黴素和頭孢存在交叉過敏現象。對青黴素過敏的患者,出現頭孢過敏的概率遠大於常人。以往認為,大約有5~10%的青黴素過敏者,會對頭孢過敏;不過,最新研究顯示,這一數據被高估了。對青黴素過敏的患者,只有不足5%的人會出現交叉過敏,如果使用2代或3代頭孢,過敏率更是低於2%。[8]

當然嘍,謹慎起見,有青黴素過敏史的患者,運用頭孢時,還是要多加小心。這裡也提醒廣大讀者,在診斷時,千萬不要跟醫生隱瞞自己既往的過敏史,以免釀成嚴重後果。

參考文獻

[1] 劉曄, 任吉民. 青黴素過敏反應研究[D]. 2004.

[2] SOLENSKY R. Penicillin allergy as a public health measure[J].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2014, 133(3): 797–798.

[3] 周玥等. 青黴素類抗菌葯過敏及皮試研究進展[J]. 中國藥師, 2008(1): 98–99.

[4] 楊寶峰. 藥理學[M].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8.

[5] 陳慰峰編. 醫學免疫學[M].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4.

[6] 樓濱城. 過敏性休克的急救[J]. 醫藥導報, 2011, 30(1): 1–4.

[7] 喬海靈等. 青黴素類抗生素過敏反應機制及診斷的新近研究進展[J]. 國外醫藥: 抗生素分冊, 2002, 23(5): 197–205.

[8] SOLENSKY R等. Penicillin allergy: prevalence of vague history in skin test-positive patients[J]. Annals of Allergy, Asthma & Immunology, 2000, 85(3): 195–199.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蝌蚪五線譜 的精彩文章:

TAG:蝌蚪五線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