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冬季天太冷,懶得洗澡,有專家站出來說這樣有利於健康,怎麼回事?

冬季天太冷,懶得洗澡,有專家站出來說這樣有利於健康,怎麼回事?

很多人喜歡下班後洗個澡,健康又衛生,但隨著氣溫的降低,讓很多人減少了冬季洗澡的頻率,但有研究卻說這樣有益於健康,是真的嗎?為何多洗澡卻給自己帶來了傷害

洗澡

誤區一

冬天,許多人喜歡長時間用熱水淋浴,認為這樣有利血液循環,舒筋活血。其實,洗熱水浴時間過久,對身體並非有利。據研究,自來水中含有的某些有害化學物質遇熱會揮發,淋浴時產生的水蒸氣中會含有這些有毒物質,彌散在空氣中而被人體吸入。研究人員發現,淋浴時間越長,水溫越高,瀰漫在蒸氣中的有毒物質就越多。

洗澡

誤區二

每到冬季,有不少人的皮膚會奇癢難忍,天氣越冷皮膚瘙癢越嚴重。好多人認為是不講衛生導致的,其實這是因為,冬季乾燥的氣候,不利體表皮脂的保護。皮脂是一種脂類物質,覆蓋在皮膚表面能減少表皮細胞內水分的蒸發和流失,防止皮膚瘙癢。頻繁洗澡又不認真護理,皮膚就會因失去皮脂保護而乾燥瘙癢。老年人的皮脂腺由於體內性激素的減少而發生萎縮,皮脂分泌量減少,冬季更加重了皮膚的乾燥和瘙癢。而不少瘙癢者認為皮膚瘙癢是因皮膚清潔不夠引起的,於是經常用鹼性祛脂肥皂擦洗皮膚,這樣更加重了皮膚乾燥瘙癢癥狀。於是有人因為寒冷而降低了冬季洗澡的頻次,卻得到了專家學者的支持,認為這樣更有利於健康

洗澡

專家認為

1飽餐後不宜洗澡——飽餐後洗澡,全身皮表血管被熱水刺激而擴張,較多的血液流向體表,腹腔血液供應相對減少,會影響消化吸收

洗澡

2飢餓時不宜洗澡——飢餓時洗澡易引起低血糖,甚至虛脫、昏倒

3勞動後不宜立即洗澡——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後,均應休息片刻再洗澡,否則容易引起心臟、腦部供血不足,甚至發生暈厥

4血壓過低時不宜洗澡。因為洗澡時水溫較高,可使人的血管擴張,低血壓的人容易發生虛脫。

洗澡

5酒後不宜洗澡。酒後洗澡,血糖得不到及時補充,容易發生頭暈、眼花、全身無力,嚴重時還可能發生低血糖昏迷

6洗澡前喝一杯熱開水,可以補充全身血液容量。

7走出浴室以前一定要穿好衣物、鞋帽,以防感冒。

洗澡

8平時注意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以提供皮膚足夠水分,天然皮脂對皮膚的保護作用是最好的。

9水溫不宜過高。水溫過高,皮膚表面的油脂更易破壞,毛細血管擴張,加劇皮膚乾燥的程度,給皮膚帶來損傷,同時,還會增加心臟負擔

10洗浴時間不宜過長。盆浴20分鐘,淋浴3至5分鐘即可,否則,皮膚表面會很容易脫水

洗澡

11如果皮膚不是很油的話,選擇中性的浴液和香皂為好,但不必天天用,隔兩三天用一次即可。而且,在身體上停留時間不宜過長,一定要衝洗乾淨,否則會傷害皮膚

12洗完澡後,要全身塗抹潤膚露,可以鎖住皮膚表面水分,緩解乾燥瘙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楊潤 的精彩文章:

大寒前後養生保健康,飲食少進補,多升散

TAG:中醫楊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