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遠古時期5大戰力非凡的猛獸,第3種曾被認為仍舊存活著

遠古時期5大戰力非凡的猛獸,第3種曾被認為仍舊存活著

撒哈拉鯊齒龍,是人們發現的體型最大的食肉恐龍之一,體長甚至達到14米,在白堊紀時期是最強悍的掠食者,一度成為食物鏈的頂端,幾乎沒有天敵存在。

托斯特巨魷,生存在白堊紀時期的遠古大魷,當時頂尖的海洋捕食者之一。現代科學家經研究其化石發現,現代的吸血烏賊有可能是這種遠古猛獸的後代。

板齒犀,因其前額長有長達2米的巨角而聞名,一直以來被人們認為約160萬年前就已經滅絕,但是在中世紀時期曾被人們發現過這種生物,並將其定義為「獨角獸」。

恐魚,泥盆紀時期出現過真正意義上的龐然大物,體型長達11米,上下顎咬合力及強,牙齒鋒銳,比現代的大白鯊更為兇猛,在當時堪稱是頂尖的掠食者之一。

普魯斯鱷,出現在距今約800萬年前的晚中新世時期,是人類已知層生存過體型最大的鱷魚生物之一。人們曾在1986年挖掘出長達2米的鱷魚頭骨化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活百科趣事錄 的精彩文章:

史前5大戰力超群的遠古巨獸,其中一種至今仍存活著

TAG:生活百科趣事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