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練太極拳要敬而學,靜出功!

練太極拳要敬而學,靜出功!

【太極】中國最受歡迎的太極文化類公眾號

文 | 網路

編輯 | 鹿鳴

水影飄花

巫娜

00:00/05:57

練習太極拳不外乎:一個敬,一個靜。

我們來說說靜,太極拳講靜,也是從道儒兩家而來。道家有老子所說:「清靜,為天下正」「不欲故靜」,太極拳講「以靜制動…動中求靜」,大家首先要能夠體會何為靜,才能明白怎樣去求靜,怎樣去制動。太極拳的靜,並不是人體通常所能理解的靜,一定意義上,而是指看不見的神意氣的中和運動。入靜,是練太極拳的一個重要標誌,也是一個重要的練功方法,是道家內觀之道的基礎。道家說:「神道深微,外觀萬境,內察一心,瞭然明靜。」「大道以虛靜為本。」只有瞭然明靜,才能外觀萬象,內察一心。

王宗岳的《太極拳論》開宗明義:「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一語道盡太極拳的特點和練功方法。我們現在練功的時候要求靜,是打基礎。太極拳練功講究一層功夫、一層體會;談靜,同樣首先要知道靜究竟有多少層次、不同的境界究竟有怎樣不同的感受。要做到入靜實際上是很不容易的,因為靜分很多個階段,每個階段的感受,尤其是到了高級階段,是很難用語言描述的。

太極拳的靜有如下形式:安靜、平靜、寧靜、虛靜、定靜、真靜、靈靜,最後是清靜,這個靈是靈活、靈動、靈性之靈,是靜中有動,而且是大動,是「動靜如一」,意涵深遠,其中可以真正體會太極拳神意氣的中和所產生的「以靜制動」的功效,所以層次就很不一樣了。

太極拳講靜,講「以靜制動」,首先是要制自己的心動,這就是「收心猿,拴意馬」。「收心離境」是也。我們初練功時,仍是一個常人之心,雖然站在這裡了,但念頭一個接一個,猶如野馬奔騰,所以要先求安靜。能安靜下來了,這時腦子裡還有很多外界事物的沉澱,動多靜少,但我們的心要慢慢靜下來,逐步排除這些沉澱。這時還會感覺到意集中不了,心較散逸,這是安靜階段的體會。 慢慢地我們的意能集中了,動的感覺逐漸減少,靜的體會逐漸增加,心裡就平靜了,心平氣和的狀態就產生了。這時就是心裡開始平靜,內氣開始和暢和順。有一種好像冬天在太陽底下曬太陽的懶洋洋和煦之感,這時候腦子裡也開始放鬆,什麼也不想了。感覺也很舒服,也不想做其他什麼事。

再深入一點的狀態是寧靜。因為心平氣和了,腦子開始靜下來了,很多雜念的沉澱排除了,人對周圍事物的感應範圍反而就隨之擴大。比如,這時很遠的地方有一隻鳥叫、飛翔,你都能感覺到:有一隻貓在走路,你都能很清楚地感應到。這時候,要做到腦子並不跟著這些外在的事物去走,並不會因為這種情形的出現跟著它去。這時候可以體會所謂「一志凝神,洗心滌慮」的境界。

再往下,就進入虛靜的階段了。這個階段你有點感覺不到自己部分肢體的存在,比如說,好像兩隻胳膊沒有了,完全感覺不到了,開始恍兮惚兮,似有似無的一種狀態,但這種狀態還不是真實的,還不到任運入定、長久湛寂的狀態,因為念頭一轉,這些感覺馬上就不見了。

這個階段好像我們平時所說的愣神的狀態,但這時還不能見到東西。什麼都不想,好像站在那裡發獃,這是虛靜的狀態。不過,此時這種寂寂空空的感覺已能體會真氣的出入消息。腦子裡很清楚,覺得裡面有東西動了,這時就是「住無所住」。要注意,這個時候還要體會身上是不是鬆開,只有身上鬆開了,才能體會這種靜, 真靜了,身體內部的氣血流動,內勁運行,很多現象就產生了,這時還沒有產生大動,產生這個靜的時候,還沒有「致虛極」,此時你松的條件愈好,感覺到身體愈來愈柔軟,才能開始體會到你是不動的。但是身體裡面有東西動,外面沒有東西動,這時身體裡面的動就愈來愈明顯。明顯到什麼樣的程度呢?比如說身上會疼痛,背上會疼痛,裡面細小的東西會疼痛,這個階段內氣還不夠暢通,但開始換勁,內勁因靜而得以和順產生,開始生機勃勃,健身養氣的狀態就開始起作用了。這就是《黃帝內經》中講的,「恬談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可是儘管有那麼多的運動,它又是靜的。我們說太極拳動靜如一,就是說真正到了靈靜的階段,則是「道居而慧生」,由虛靜而引發出的內氣,充盈圓融,反而讓你心氣合一,湛然寂定。所以,練功講靜,一般來說,不是一下子就能達到的。

講靜,一般都要經過這樣幾個階段才能夠真正體會明白。當然,我們這是講練功的過程,功力高了以後,可以一下子就到靈靜的階段。到了靈靜的時候,就是我現在跟你們講話,一直在講話,我也可以是靈靜的。因為它是動而不動,靜而不靜,就是動靜同源,動靜如一,所以它是靈,又是靜。

不過,太極拳講靜的最高階段還是清靜,這就是老子所說的「清靜,為天下正」。到這個階段,是要動靜二相皆不著,渾渾穆穆,連靜的境界也完全不去求,這時候就是真正見到「自性」了,這也就是六祖慧能所說的「何期自性本自清靜,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廣告)

溫馨提示:《太極》微信公眾號部分內容文章通過網路整理,如有侵權請您聯繫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刪除;貴在分享,感恩支持!

其他平台轉載請註明:(來源:《太極》微信公眾號 微信:taijichanyi )。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taichi 的精彩文章:

太極拳,一條安全可靠的健康之路

TAG:太極taic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