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用這五招,我把「豬隊友」老公變成「神助手」!

用這五招,我把「豬隊友」老公變成「神助手」!

今天,我們的專欄作者妙樂媽媽,將從一個媽媽視角切入,描述她把家中原本的「豬隊友」培養成「神助手」的過程,其中,分享了很多她家的故事和經驗分享,歡迎媽媽們轉發給自己的另一半,希望有越來越多的爸爸參與到育兒中過來。

作者

姚蘭(妙樂媽媽)

曾任《心理月刊》編輯部主任、《MING明日風尚》主編。

就讀於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專業。

「常青藤爸爸」公眾號專欄作者。

那天一進辦公室,就看見同事小雨正氣哼哼地痛說家史:「昨天帶孩子去上親子游泳課,以前上完課都是我先給孩子洗澡,然後我自己再洗。昨天第一次讓孩兒她爹幫著給孩子洗澡,結果,忘了拿浴巾,又忘了拿尿不濕,把孩子一人晾在那兒半天,到家就感冒了,還把孩子游泳衣給弄丟了。你們說說,他還能幹點兒什麼!」

另一個同事接茬兒:「你這算好的。平時都是我接送兒子去打冰球,就讓他爹送了一次,半路就把兒子腿給摔骨折了。打冰球的孩子,腿多金貴啊!之前孩子一歲多的時候讓他幫著熱了回奶,就把孩子燙著了,有時候真懷疑他是上天派來暗算我們娘倆的。

從前我以為就我「中了大獎」,現在看來,原來家家都有個豬隊友。

當初談戀愛的時候,只覺得哪兒哪兒都好默契十足,卻沒想到過起日子來卻如此貌離神也離,有了孩子之後,更是一刻也指望不上。

為此媽媽們話匣子一打開各種抱怨就停不下來了:「有他沒他一個樣,有時候還不如沒有呢,一個人帶孩子倒輕鬆。」「有跟他啰嗦費勁那工夫,我一個人早把活兒幹完了。」

可是,如果你真的心甘情願包攬所有家務,一個人承擔下孩子所有的養育教育責任,不在乎家庭、親子的親密關係,那絕對OK。否則,還得想想辦法不是?

平心靜氣下來想一想,我們不得不承認:女人和男人真的是不一樣,且不說基因、構造不同,從古至今的分工也不同,所以,爸爸們的眼裡沒活兒大都不是裝的,而是,真的不敏感。

寶寶在媽媽肚子里10個月,給了媽媽一定的時間熟悉、轉換角色,而爸爸卻沒有這個緩衝的時間。突然讓他一下子當爸爸,蒙圈、不知所措,甚至添亂是一定的。

第1招

助隊友快速切換至父親角色

妙樂剛出生那幾個月,妙樂爸爸工作很忙,到家早的時候也都八九點了。這個時間妙樂已經睡了,可他不管不顧:「一天都沒見著我閨女了,怎麼能睡覺呢?把她弄起來,看看爸爸再睡。」不管我怎麼攔著,人家進屋就把閨女抱起來,弄醒了,逗一會兒再交給我和月嫂。二次哄睡,不折騰到11點不算完,氣的我牙根兒痒痒。所謂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月嫂到期了,保姆還沒到位。妙樂已經養成了晚睡的習慣,白天精疲力盡的我,晚上實在支撐不住,於是狠心交給爸爸:你自己種下的果子,自己吃吧。

他自覺理虧,也就接下了這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前幾晚,抱著妙樂從9點多一直溜達到11點,一放下就哭,累的他胳膊都抬不起來,也終於切身體會到了晚睡的惡果和哄睡的艱難。於是腦袋瓜一轉,開始「學聰明」了。

比如囑咐我盡量白天讓妙樂少睡一點,晚上回家時間也提前不少,各種睡眠儀式都早早操練起來,還跟表妹取經,買來了安撫奶嘴。一個多星期,妙樂的生物鐘終於調整過來了,不到8點就能一邊吃著奶一邊睡著了。

有很多媽媽覺得寶寶剛出生小的時候可能不太需要爸爸做什麼,餵奶、換尿布、洗澡、哄睡,有媽媽、奶奶、月嫂呢,人手足夠了,男人粗手粗腳的也做不好。

可是,從我歪打正著地讓妙樂爸爸參與了孩子嬰兒時期的照料中,我發現,

越早讓爸爸參與到照顧寶寶的過程中來,就越能讓他真正感覺到這是他自己的孩子,他已經當爸爸了!也有利於從一開始就培養起他跟孩子的親密關係。

可能最初他難免會手忙腳亂,做的不好,可我也有沒把紙尿布貼緊,讓孩子尿了一身的尷尬經歷。熟能生巧,如果第一次做不好,就讓他一邊兒呆著去,那他真的就是永遠也做不好,同時也剝奪了他照顧孩子的機會和責任。

所以,這第1招,就是儘早讓爸爸參與到照顧寶寶的過程中來。

第2招

幫他尋找長處,揚長避短

每個人都不是全才,有擅長的自然就有不擅長的,這個咱們得認,否則依舊是把自己氣個半死,對方還委屈夠嗆。

這個經驗之談也是我經過一番過度嘗試,含淚得來的。

看過前幾期「天方妙談」的盆友們知道,我和老公是獨自帶妙樂,有段時間保姆家中突生變故,老公的公司狀況不好,於是他就關了公司全職在家當奶爸。

別的還好,每天的中飯最是讓我揪心,除了煲粥,妙樂爸爸只會做麵條,不是炸醬麵就是打滷麵。我說得給孩子吃青菜啊!人家態度倒不差,以後每次多洗了根黃瓜,還理直氣壯地:「這回有青菜了吧?」

我氣得肝兒疼:「行,行,怪我沒說清楚,加青菜的意思,就是往麵條里放點兒綠葉菜,或者炒個綠葉菜。」老先生態度依然良好,只是結果不是煮成一灘爛泥,就是炒得過火綠葉菜變成黑葉菜。他也有的說:「我老怕不熟,所以多燒會兒。」

慢慢地我終於發現一個驚天大秘密:原來他只適合做燉煮類的菜!果不其然,換了食材後,他手藝日漸精進,現在家裡的醬牛肉、燉豬蹄、煲湯類就再也不用從外面買了。想想,如果從他炒青菜類失敗之後,就把他從廚房清除出去,那對於我家的餐桌將是多麼大的一個損失啊!

後來分工明確,葷菜他來,素菜我炒,也就不糾結妙樂中午有沒有青菜吃了,大不了中午沒有青菜,晚飯我再給她加上就好了嘛。

現在想想,很多時候我們總會糾結那一時一事,其實過段時間或者退幾步想想、看看,真沒太大必要。

第3招

適時認慫,及時讚美

咱們做媽媽的有一個通病就是:全能上陣。

生孩子,我來!

喂孩子,我來!

接孩子,我來!

送孩子,我來!

陪孩子玩,我來!

哄孩子睡覺,我來!

輔導孩子功課,我來!

……

咱們都能幹了,爸爸們當然沒有用武之地。所以,有時候,媽媽們必須認個慫:有些事情,媽媽真的做不了,就得爸爸來!

我不擅長體育運動,妙樂偏偏愛跑跳,每次跟我出去玩兒我大多都是看著她滑滑梯、盪鞦韆,很少能跟她一起玩兒,她會覺得沒什麼意思。爸爸愛打球好運動,跟她互動陪她瘋,所以,每次出門我都慫恿妙樂:找爸爸。

有時候,他也犯懶,說:「跟媽媽去吧。」

我都會說:「妙樂說,最願意和爸爸玩兒,跟媽媽玩遊戲沒意思,爸爸最棒了。」

妙樂也跟著起鬨:「爸爸去,爸爸去。」

看著自己這麼受閨女愛戴,爸爸果然屁顛兒屁顛兒地拿著球帶閨女下樓了。時間久了,陪孩子戶外遊戲、興趣班接送,就是爸爸的職責範圍了。

幼兒園大班的時候,開始準備一些學科認知。我琢磨著,這以後學習的事也不能我一人大包大攬啊。我是文科生,爸爸是理科生,這分工自然也就一清二楚。

有一次,我陪妙樂做一道思維題,真的是沒反應過來,求助爸爸。爸爸拿過題一看,說:「這簡單!」於是,我把陪讀的地兒讓開,爺倆一邊說著題,一邊嘿嘿地樂著。

我趕緊趁熱打鐵:「理科生的腦袋就是不一樣,我這空間想像和邏輯分析能力太差,還是你行!以後輔導數學的事就你來吧。」

妙樂爸爸開心應戰:「沒問題,我來!」

說實話,妙樂爸爸在教育這件事上比我有耐心。我不出三句話就要開吼,人家一邊逗樂子一邊就把題講明白了,臨了,還不忘臭屁一下,跟妙樂說:「去,給媽媽講講,妙樂會了,媽媽還不會呢。」

於是,我趕緊「虛心」聽著妙樂給我講,鏡子里的電子錶走字後,又在鏡子中鏡像後的變化到底是多少……

第4招

不苛求,期待別太高

其實就算是現在,經過了幾年的磨練,這位豬隊友依舊用著不是那麼順手。分享一個每天早晨上班上學前雞飛狗跳的片段,相信各位秒懂。

每天早晨我做好早飯,就開始叫妙樂起床,然後我去洗漱。可通常是沒把妙樂叫起來,倒把這位豬隊友喊起來了,我一嘴牙膏沫子刷著牙從衛生間里出來一看,妙樂還賴在床上假寐,人家老先生倒坐在餐桌前唏哩呼嚕吃上了。待我大吼一聲之後,他才慌忙放下筷子跑去拉妙樂起床。

時間快來不及了,我忙著給妙樂梳頭,然後喊他去把晾好的溫水灌進保溫杯讓孩子帶去學校。

等我梳完一回頭,看見這位豬隊友舉著杯子乖乖站在客廳中央待命,我又大吼一聲:「把水杯裝書包里!」他這才回過神兒般「哦」了一聲,把杯子裝進去。那一刻我真想仰天長嘯。

可是,看著他極為誠懇又配合的表情,我也嘯不出來,只能咽回去了。

其實,作為媽媽,我們也不是樣樣都做得完美無瑕、可圈可點。幫妙樂穿衣服的時候,我經常不是扯著她的頭髮,就是撓到她的臉;她嗓子發炎我還以為她鬧脾氣不喝奶訓斥她,結果延誤病程;出門忘了帶水帶東西也是常有的事兒……那又何必苛求爸爸們盡善盡美?所以,那些仰天長嘯能咽還是咽回去吧!

第5招

經常複習以上4招

習慣成自然。當以上這些所謂的「招數」都能被我們運用於無形,一個讓我們都舒服的家庭模式也就漸漸建立起來了。

這幾天,妙樂爸爸住院治療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第一晚,我帶妙樂上乒乓球課回來,打開家門,客廳里黑漆漆的,妙樂喊了一聲:「爸爸。」

我說:「爸爸在醫院。」

她說:「我想爸爸,我要去找爸爸。」

第二天,我把這一幕說給妙樂爸爸聽,他眼睛紅紅的。下午,他跟護士請了假,去接妙樂放學。妙樂看見他,一下子躥到他身上緊緊摟住,說:「爸爸,我們去打球吧!」

在育兒這條路上,還是少一些苛責多一些鼓勵吧,其實我們都是一邊學習一邊實踐,互為助力才能築起一個我們和孩子都愛的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常青藤爸爸 的精彩文章:

流感「神葯」也能致死?專家揭密奧司他韋的原理與副作用!

TAG:常青藤爸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