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冬季莫忘祛濕,薏米祛濕效果好

冬季莫忘祛濕,薏米祛濕效果好

寒冷的冬季很多人都記得要保暖,卻忘記了冬季也需要祛濕氣,而且冬季祛濕比防寒更加重要。那麼冬季如何去濕氣。國際二級公共營養師鞏宏斌表示,冬季飲食攝養宜清淡,忌油膩,「一些食物有祛濕效果,可以一試。如薏米有養胃潤肺祛濕止瀉的功效。同時,薏米也是一種美容食品,常食可以保持人體皮膚光澤細膩,特別適合冬季食用。」

濕邪對健康危害有多大

冬季莫忘祛濕,薏米祛濕效果好

脾是負責運化水濕的,但若是脾虛了濕邪又會困脾。當一個人脾虛濕盛時,水分無法及時排除體外,就造成水腫;如果濕邪停在胃腸,即導致大便稀溏、腹瀉;濕邪向下發展便生成腳氣,流注關節則四肢腫脹疼痛、屈伸不利;濕邪還有穢濁的特點,「濁」就是混濁,例如有種病症叫淋濁,就是小便混濁不清,另外女性帶下白濁也是濕濁的體現。

因此,中醫專家認為,現代的慢性疾病及癌症等都與濕邪有關。如果你有晚上睡覺流口水的習慣,或者總是發現大便糖稀甚至不成形,就要警惕濕邪的危害。

薏米清熱利濕、健脾補肺的上品

冬季莫忘祛濕,薏米祛濕效果好

薏米也稱「龍珠米」,《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最為人稱道的,當數清熱祛濕的功效了。

薏米祛濕,是像疏通水道一樣將水排走。脾主運化水濕,若是脾虛了,濕邪會困脾。

脾屬土,把脾比作大地,濕邪困脾,好比汛期河水上漲越出了河床,給大地帶來水患,脾虛濕盛排不出去,就會出現水腫。

濕邪停在胃腸,人就會大便稀溏、腹瀉;跑到腳,會生成腳氣;流注關節,則四肢腫脹疼痛,屈伸不利。濕邪有沉重的特點,關節疼痛時還會感到沉重無力。

濕邪還有穢濁的特點,「濁」就是混濁,有種病症叫淋濁,就是小便混濁不清。女性帶下白濁,也是濕濁的體現。

薏米祛濕

鞏宏斌為大家推薦兩款家常的薏米做法。

薏米銀耳羹

冬季莫忘祛濕,薏米祛濕效果好

材料:薏米150克,蓮子25克,干銀耳50克,蜂蜜適量。

做法:

1.薏米用溫水浸泡,蓮子、銀耳放入涼水中發透。

2.鍋內加水,放入薏米、蓮子煮至熟爛,再放入銀耳煮20分鐘。

3.出鍋後加蜂蜜調味。

薏米排骨冬瓜湯

材料:

豬大排400克、薏米100克、冬瓜200克、食鹽1茶匙、姜適量。

做法:

1.薏米洗凈備用,豬骨洗凈後,焯水去浮沫,撈出備用。

2.冬瓜洗凈後切片,不要去皮,冬瓜皮煲湯有減肥美容的作用;生薑切片。

3.砂鍋中加開水,將焯好的豬骨、冬瓜、洗凈的薏米和生薑一起下鍋,大火燒開後,撇去浮沫,轉至中小火燉一小時左右,加入食鹽調味即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亦健康 的精彩文章:

TAG:亦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