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30歲了,誰不在失業邊緣徘徊……

30歲了,誰不在失業邊緣徘徊……

「我今年36了,我的青春都交給收費了,我現在啥也不會,也沒人喜歡我們,我也學不了什麼東西了。」近日唐山取消路橋收費站。好多人失業,然後就圍著領導要說法要活路。其中一位大姐,就說了這樣一句話。

在這大姐的自述中,很難看出她有哪怕一丁點的主觀能動性。以前,她的青春全交給收費了,現在啥也不會。然而,更可怕的是,她給自己下了一個斷語:「我也學不了什麼東西了。」

在最近一年的工作經歷中,我明顯地感覺到35歲以上的人群對職業生涯規劃需求的迫切性。也正是從這些案例中,我們清晰地洞察到,時間點的把握對一個人的成長如何起著決定性作用。

在尋求職業規劃的人中,遇到的往往是兩類極端的案例:一類是已做到一定級別——至少是總監級以上,在公司有一定地位,年薪不少於20萬;另一類是工作多年,但依然處於相對低的位置,無論是職位層級和物質回報,還是個人價值感,均無法得到較高認同。

這兩類案例雖然極端,卻給我們提供可以借鑒的思考。通過對比,我們發現,但凡在職業發展上獲得一定成功的人,都有一個共性,就是在自己所熟悉且擅長的領域,至少精耕細作了10年以上。

而在職場上找不到自己位置的人,往往屬於每隔一兩年就換方向,從未在某個方向上深入積累下去。當然,除了頻繁跳槽的因素之外,還有另一個因素:已在一個方向上深入積累,但這種積累屬於重複勞動式的,沒有上升,致使職業發展原地踏步。

不管你是否承認,都必須重視「35歲現象」。

很多企業在招募人才時,明確規定年齡在35歲以下。如果你的年齡到了35歲卻還在通過招聘網站投遞簡歷來不斷跳槽,你就要反省下自己到底哪裡做錯了。

當然,根據我們的實踐經驗來看,如果你真到了35歲甚至更高的年齡才去思考此問題時,很可能你已無力解決此問題了,很多現實的困難會讓你有心無力,束手無策。到了這時,很多人會因當初的選擇而後悔,卻欲哭無淚。所以,無論是為了避免走更多彎路,還是邁向更大的成功,你都必須提前思考未來的謀生之路。太多的案例證明:未雨綢繆會比臨時抱佛腳有用得多。

相當一部分80、90後也是職業規劃問題的高發區。年齡最大的一批80後已過了「三十而立」的年齡,還有相當一部分90後正邁向三十而立的路上。如果說年輕是上帝給予你犯錯的資本,那你還有時間彌補;但如果你已到了二十歲的尾巴,這種資本將不再是你的專利。從大學畢業到而立之年,這個時間已足夠長,讓你有足夠的機會了解、適應社會,反思自身成長。

從30歲到35歲,有5年的時間。假如給你足夠犯錯的時間,那為了不讓35歲以後的職業生涯變得一塌糊塗,你至少要在30歲就建立明確的目標,利用5年的時間去追趕,這可能是你成長的最後的最佳時機。錯過了這個時機,你已不再年輕,社會也不會再以包容的心態去原諒你的年少輕狂。否則,你多走一步錯路,就必定要在未來以十倍的代價補回來。從30歲到35歲,你要學著為芸芸眾生般的生命多積累一些厚度,以便讓下半生的職業生涯不要在「假如一切能夠重來」的悔恨和遺憾中度過。

30歲:你必須要面對的三大問題

1.家庭與責任

不要以為自己還年輕,不要以為有些問題離自己還很遠。無論頹廢還是忙碌,你的時間都在飛快地逝去,人都在加速變老。不管你是否願意麵對有些問題,成長階段都決定了你必須要承擔與年齡相匹配的責任。

大多數人到了這個年齡段,都要考慮家庭問題。如果你已成家立業,你要清醒地意識到:你的職業該如何發展才能確保支撐整個家庭的負擔?這不僅包括你的愛人,還包括你的孩子及父母(尤其雙方都是獨生子女,你要承擔四位老人的供養)。到了這個階段,你的壓力是成倍增長的,這種壓力會使你沒有餘力謀求更好的發展。

很多人在跳槽時往往有一個很大的顧慮:如果收入沒有現在的高,那我還輕易動嗎?說得更不客氣一點:我還敢輕易動嗎?所以,要想行動就趁早,趁你還沒背上家庭的包袱,輕裝上陣,拼盡全力向前沖,這是你唯一的選擇。不要在這時享受安逸,否則你的後半生都將永遠在碌碌無為中「被安逸」下去。

2. 能力與年齡的匹配度

為什麼很多企業在招聘人才時,明確規定要5年、10年經驗等類似要求?因為工作時間意味著與之匹配的能力等級。同樣的工作,5年經驗和10年經驗所積累的能力是不一樣的,能承擔的責任也不一樣。工作年限越長,往往意味著你的能力越強,兩者之間是正向倍增的關係。但如果違背了這種關係,你就無法獲得用人單位的認可,喪失更好的職業發展機會。

能力與年齡不匹配的問題,比較棘手。很多工作3年、5年的人,甚至和工作1年的人在能力方面沒什麼太大差別,所以當他們想讓職業向上突破時,會遇到很多阻力。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兩種:一是頻繁跳槽,沒在一個方向上積累,無一技之長;二是雖然在一個方向上長期積累,但只有第一年在成長,剩下的幾年都在做重複勞動,原地踏步。

所以對30歲的朋友來說,從現在開始,你要慎重審視一個問題:從畢業到現在,我工作幾年了?我具備的能力是否與我的年齡相匹配?如果不匹配,你要及早樹立危機感,跑步前進,以彌補與先知先覺者之間的差距,確保自己不會在競爭的過程中被他人擠下馬。

3. 知識結構的構建與提升

身在職場,不同職位等級的人,所做的事情是不一樣的,他們所具備的眼光與思維模式同樣也有差別。

一個最基礎的業務員,想著如何維護好終端,這是戰術層面的東西,也是他的職責所在;但如果一個營銷總監這樣的角色,還和業務員一樣天天想著如何去和終端老闆打交道,那就是他的失職了。

每一個企業的運營,都會由戰略與戰術所構成。大的戰略會細分成小的戰略,小的戰略會細分成一個一個的執行戰術,由基層人員去付諸實施。不同層級的人,分別負責不同高度的工作,各司其職,這也是團隊協作的意義所在。

同樣,每一個不同層級的人,也存在不同的知識結構。層級越高,你看問題的眼光和思路就要越高,你的整體知識結構層次也要向上發展和突破。要不然,你的能力,永遠只能停留在具體的基層操作層面上,不會有大的發展,職位上更不可能有上升。

30歲之前:如何打好基礎

30歲是承前啟後的年齡,也是很重要的時間點。

在做職業規劃之前,會先評估一個人的綜合基礎,看看是否還適合做職業規劃。其中一個重要的考察標準就是年齡,重點是30歲左右的年齡。如果你30歲之前幾乎沒有任何積累,那30歲以後的職業生涯要想獲得突破很困難,有很多現實的問題無法解決,這是硬傷。所以要想讓你30歲以後的職業生涯不後悔,順利渡過30歲這道坎,你就要在30歲之前對自己負責,未雨綢繆。

在兩性情感上,有「27歲定律」。其實有研究表明,職場上也有「27歲定律」:27歲是一個人能力的巔峰,27歲之後普遍有能力下降的趨勢。但並非無法破除這個規律。

1. 第一件事是找准一個可以為之奮鬥5年、10年甚至更久的目標。

這是最理想的狀態。因為一個清晰的目標能讓你的職業成長圍繞著一個點去積累經驗,這種日積月累的經驗也是你日後升職加薪的籌碼。雖然經驗不一定與能力相關,但如果沒有經驗的積累,能力也基本沒有提升的可能。

2. 圍繞一個核心,構建核心競爭力

這個核心就是你的職業目標方向——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這個問題解決了,方向明確了,哪怕你走得再慢,也能比走彎路的人走得快。因為你明確你的目標,一直在朝著目標前進,是在走直線。捷徑就是不走彎路,永遠走直線。

還有個朋友7年換了6家公司。按通常的理解,大家往往會認為他的職業發展很糟糕,其實不是。他目前的稅後月薪是1萬元,屬於還不錯的水平。大家也許納悶:為什麼頻繁跳槽的一個人會有這樣的職業發展水平?有些人覺得他只是運氣比別人好而已,其實不是。觀察其成長經歷,我們發現,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每一次跳槽,他都沒偏離既定的方向。只要方向不錯,那他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接近這個方向,都在為以後的職業發展積累更多籌碼。你積累的厚度將最終決定你未來的發展高度。現在房價、物價這麼高,很多人的生存壓力也驟然增加,也導致很多人迫於生存的壓力而變得浮躁和隨波逐流。

3. 10000小時定律:不論你想在任何一個領域成功,你都必須至少付出10000個小時的磨練。

Macolm Gladwell在其新書《異類:成功人士的故事》中說道,無論最優秀的運動員、企業家、音樂家,還是科學家,調查發現他們至少都在付出了長達十年、每天不低於三小時的努力之後才嶄露頭角。書中有一個例子:34歲的世界頂級小提琴家馬克西姆·文格羅夫出生在西伯利亞,4歲時接觸到第一把小提琴,就展現出了過人的天賦。然而他的天賦和敬業度是成正比的。他每天練習7小時,5歲就舉辦了獨奏會,15歲就獲得了國際大獎。文格羅夫說:「我母親每天晚上8點回到家,吃完晚飯後就教我小提琴直到凌晨4點。對4歲的小孩來說,這簡直是酷刑,但兩年後我變成了小提琴手。」

4. 身在職場,無非要做兩件事:一是做事,二是做人。

如果說找准目標是為了積累更多核心技能、更好地做事,那學會做人則是你在職場發展要考慮的第二件大事。

即便你的職業技能沒有多大的突破與成長,但良好的職業素養會從另一種層面為你的職業發展增添籌碼。有句話叫:要做事,先做人。能力不足,可以慢慢培養;但如果不會做人,在任何組織中,都會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在做人的修鍊中,有四項要素能對你以後的職業發展起到致命性的影響:

人際關係處理能力

這包括你與上司、同事的關係。與上司的關係,直接決定著你的升遷。嚴重點說,如果你與上司的關係不好,基本上意味著你在這個公司的職業生涯就此終結。與同事的關係不好,即便你哪一天升遷,成為了他們的領導,你也會因為缺乏「群眾基礎」而導致權力被架空。

不斷學習的能力

厚度決定高度。你所以會有厚度的積累,原因在於你不斷強化的學習能力。沒有學習,你的職業發展就會在原地踏步。你以為你沒有退步,但實際上別人在進步,你與別人之間的差距在不知不覺中拉開了,你也就退步了。

職業化精神

不管你有沒有目標,不管這項工作是不是你願意做的,只要你在這個崗位上,就應該把事情做好。在其位謀其職是最起碼的職業素養,也是任何崗位上都不可或缺的職業精神。既然在這個崗位上,崗位職責要求你把工作做好;如果不想做好,就走人,別浪費大家的時間。良好的職業素養,有時比能力更重要。

強大的內心

強大的內心可以讓一個人在絕望中看到希望,而消極悲觀只會讓你在希望面前錯機良機。強者自救,聖者渡人。你沒有本事成為聖者,但一定要變成強者。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是自然進步的永恆法則。你只有適應這個法則,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獲得生存之地。

30歲之後:如何實現質的突破

要想讓你35歲以後的職業生涯實現比較大的發展,你應該從30歲開始,好好利用5年時間,著手準備以下3件至關重要的事情:

NO.1完成你的專業化品牌構建

「日本戰略之父」大前研一在《專業主義》中提出了這樣的觀點:

「你憑什麼勝出?未來能夠牽動世界大勢的,是個人之間的競爭。能否獨霸世界舞台,鍛造他人無法超越的核心競爭力?你唯一的依恃,就是專業。」

你是一流的商務人士,還是一般的上班族?差別就在這裡!給自己一個專業定位,樹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會為你以後的職業發展增加更多有價值的籌碼。

為了支撐你「專業化」的品牌形象,你需要在以下兩個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就是前面提到過的知識結構問題。

要脫離具體的操作層面的問題,把你看待問題的眼光放得更高一些,更遠一些,成為一個具有「遠見卓識」而不是「鼠目寸光」的人。

你要向這個行業里最優秀的人看齊,並以他們為目標,作為自己修鍊成長的榜樣,一步一步彌補與優秀之間的差距。這個時候,在職學習、進修等等都需要提上日程,學會用新的知識充實自己的頭腦。

第二,就是樹立自己在行業內的影響力。

你要想成為優秀的職場人士,也必須向那些最優秀的人看齊,樹立在這個行業內的影響力,用你的思想去影響別人。

NO.2把自己培養成一個優秀的中層管理者

走上了管理者崗位,是你職業成長的關鍵一步。以後的發展空間,都與此次的晉陞密不可分。

NO.3找一家成長中的公司,伴隨其成長

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一是你可以親眼目睹一家公司從小到大、由弱到強的成長曆程,對於公司的運營也會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你也能夠體會到你的角色在公司成長中的位置和作用。

二是在公司成長的過程中,你的價值會有更大的發揮餘地,會更容易展現出來。

很多人在找工作時都傾向於尋找大公司,這也可以理解,但是要想快速的成長,尋找規模不太大的成長中的公司,其實是更好的一種選擇。因為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對於人才的需求較為迫切,你的職位晉陞也會更快。

三是你的忠誠度會為你的發展帶來更多的回報。

企業用人,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忠誠度。尤其是現在跳槽率、流失率在眾多企業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忠誠就成為一種非常難能可貴的職業精神。

文字來源:北森

對採購與供應鏈專業人士來說,權威過硬的CIPS英國皇家採購與供應經理全球認證文憑高級研修班課程是您提升自我專業能力、獲取更廣泛的職業與人脈通路,甚至是出國留學、移民從事採購工作的首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IPS供應鏈管理學會 的精彩文章:

TAG:CIPS供應鏈管理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