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讀《美的歷程》(二)——遠古圖騰

讀《美的歷程》(二)——遠古圖騰

讀《美的歷程》(二)——遠古圖騰

李沅臻

沅臻談美

遠古:久遠的時代。一般指人類歷史上的初始階段,即我國歷史學中的石器時代。

圖騰:英語音譯。原始社會的人認為跟本氏族有血緣關係而可以崇拜並用本氏族標誌的某種動物或者自然物。

很神奇的,隨著考古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似乎所有的原始人類總是喜歡在石板上雕刻上或者烙上所屬種族的某種圖案,並認為它們可以保護自己的種族不受野獸的侵害和自然的破壞,就像是現在人們所信賴的佛和上帝一樣。

我在上海博物館裡曾經匆匆見過各類圖騰圖。為什麼是匆匆呢?因為它們雕刻的粗糙和圖案本身的猙獰並不美。而這一眼僅僅只讓我瞟到了一整塊黑黑紅紅的東西。

更多的時候,我在想,任何的圖騰都是包括了千萬線條和點的關係,他們相依相存,隨之構成了繁複的圖形文化。這是從圖案來看,是最早的看圖識字。

從色彩上來看,紅色意味著原始人類的審美有了新的發展,他們似乎認為,染紅穿戴,撒抹紅粉是社會性的符號象徵。至於這種觀念含義在其中扮演了什麼角色,我想大概是原始人類的想像和理解。

再來說說種族的問題。

這時我們就要請出古代百科全書的鼻祖——《山海經》了。其中流傳最廣,材料最多也最出名大概是女媧伏羲。來看幾部書中對女媧的描寫——

有人物性的圖騰:媧,古之神聖女,化萬物者也。(《說文》)

在這本書中對女媧的評價簡直就是新世紀的觀音菩薩,「化萬物」之詞洋溢著對其的讚美,「神聖」之詞更是對其美貌與智慧的誇讚。

還有故事性很強的圖騰: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鱉足以立四極。(《淮南鴻烈·覽冥訓》)

這裡講的故事是從小就知道的女媧補天,故事中提到女媧不願意看見人類的苦苦掙扎,於是就犧牲自己,到處尋找合適的石頭,用天山之火熬制了九九八十一天才將石頭融化拿來彌補天上的縫,為了不讓天再次塌下,又用鱉足頂在四極的角里。

同樣是誇讚,但顯然更加可信了。

以及歷史性很強的圖騰:宓羲氏之世,天下多獸,故教民以獵。(《屍子·君治》)

宓羲就是伏羲,這裡在講伏羲教授遠古人類如何打獵,如何保護自己。如果說古籍中的女媧是建築師,那麼出現在古籍中的伏羲就是老師。

既然這樣,那麼這些所謂的「領導者」在古籍記載中是什麼樣子的呢?根據圖騰來看。分為以下情況。

「女媧,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變。(《山海經·大荒西經·郭璞注》)

燧人之世……生伏羲……人首蛇身。(《帝王世紀》)

女媧氏……承庖羲制度……亦蛇身人首。(《帝王世紀》)

原來在遠古人民的心中,無論是女媧還是伏羲都是巨大的龍蛇。這似乎印證了一句話:我們是龍的傳人。

這樣一想,似乎挺有道理的,在中國遠古神話中的「神」、「神人」或是「英雄」大概都是「人身蛇首」的。不僅女媧、伏羲是這樣,《山海經》和其他亂神怪力典籍上也有提到。甚至所謂開天闢地的盤古也是這樣。

雖說《山海經》中還有一些「人首馬身」、「鳥身人面」。但似乎提到最多的就是「人面蛇身」。

在聞一多的《伏羲考》中將《山海經》的「人面蛇身」和「人面龍身」按照地理方位:中、南、西、北、東劃分。

《海外西經》中提到了有名的軒轅氏,「軒轅氏,人面蛇身尾交首上。」

軒轅即為中國第一帝王黃帝,為軒轅氏,軒轅二字,即天黿,即力天,意思是神化了的大龜。在古代,軒轅和天黿讀音是一樣的,黿,就是水族動物。黃帝以天黿作圖騰,說明他的圖騰是龍蛇之類的水族動物。(《中國古代史講座》)

這一論說,從遠古社會的圖騰上尋出軒轅的含意。科學地闡釋了中華民族為什麼是所謂的「龍的傳人」。

通過這些,似乎我們也可以知道,這些所謂的圖騰,大概就是我們所說的一個關於氏族、部落和部落聯盟的一個共同的觀念體系的代表標誌,並且這個標誌,可能就是像是現在的我們所敬仰的神佛一類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不眠者的太陽 的精彩文章:

偶像就是力量

TAG:不眠者的太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