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400交易談崩了:俄羅斯還想痛宰一刀,印度現在選擇多,愛賣不賣
原標題:S400交易談崩了:俄羅斯還想痛宰一刀,印度現在選擇多,愛賣不賣
本來繼中國和土耳其之後,印度很可能會成為俄制S-400防空系統的第三個買家,但近日據印度方面消息,印度和俄羅斯關係購買S-400遠程防空系統的談判未能達成一致,印俄雙方在價格、技術轉讓、培訓等方面存在巨大分歧。
印度軍方人士透露,俄方為5套S-400防空導彈開價55億美元,此外還追加了非常昂貴的培訓費用,還拒絕向印度轉讓三種防空導彈的任何技術,在零件和售後服務上,俄方也不願提供打包項目。
印度方面明確表示,印度對S-400的總出價,包括武器系統、技術轉讓費用以及人員培訓,不會超過45億美元,除了要求轉讓S-400防空系統的生產技術,還要求逐步提高S-400的國產化比率,就像現在的蘇-30MKI一樣:現在,印度已經可以自產蘇-30MKI戰鬥機的大部分零部件。
傳統上說,印度在購買蘇制和俄制武器的時候,都會被俄羅斯方面狠宰一刀,比如在購買蘇-30MKI戰鬥機的時候,當時印度正因為印巴核試驗,遭到美國和歐洲的制裁,無法購買先進的西方戰鬥機,俄羅斯成了印度購買戰鬥機的唯一選擇,在明知蘇-30MKI還不成熟的情況下,印度也只能接受俄羅斯方面的報價。
但現在不一樣了,隨著莫迪上台,印度放棄了傳統的外交獨立自主立場,開始跟美國關係密切化,美國有能力向印度提供「愛國者」PAC-3反導系統和「薩德」系統,以色列也有一定能力,俄羅斯已經失去了賣家優勢,加上印度軍工業的改革,要以市場換技術,俄羅斯現在還要獅子大開口,只賣裝備不轉移技術,面對現在跟西方關係密切,左右逢源的印度,早已經行不通了,俄制武器現在也就只能高價賣給那些買不到西方武器的國家了,諸如伊朗等國。
印度尋求購買S-400之類的遠程防空系統,除了提高印度空軍的防空能力之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建立可靠地反導系統,以對付巴基斯坦的彈道導彈威脅,S-400有能力在50公里的距離上攔截中近程彈道導彈,但尚未經過實戰檢驗。美製「愛國者」PAC-3不僅反導性能超過S-400,而且今年在中東的沙特和阿聯酋,接受了大量實戰檢驗,面對伊朗的中程彈道導彈,攔截率雖然沒有達到100%,但表現也著實不錯,更別說更先進的「薩德」了。


※一邊哀嚎沒錢,一邊提前退役直升機:台軍喜新厭舊遭島內媒體痛罵
TAG:鷹眼防務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