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30年前裁軍談判美國讓蘇聯吃大虧:蘇方到底混進了幾個叛徒?

30年前裁軍談判美國讓蘇聯吃大虧:蘇方到底混進了幾個叛徒?

原標題:30年前裁軍談判美國讓蘇聯吃大虧:蘇方到底混進了幾個叛徒?



30年前的1987年,蘇聯領導人表現出強烈願望,希望與美國領導層進行武器削減談判。在削減三位一體戰略核武器方面,美蘇取得了相當大的談判成果,當時蘇聯的政治領導人開始意識到發動核戰爭是沒有前途的,所以發表聲明:在任何時候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這是誠摯的聲明,沒有任何陰謀詭計。蘇聯的領導人還意識到,試圖依靠核戰爭達到政治目的是不可能的,最主要還是最後一點:根本不知道核戰爭將給人類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當時曾經得到了一些核戰爭研究結果,並誕生了1個著名的專用詞語:核冬天。這項工作由蘇聯科學院計算中心的科學研究人員亞歷山大羅夫負責。研究表明,使用核武器後將導致森林和建築物的燃燒,發生大規模火災,大量煙塵進入到大氣層,它們將遮蔽太陽光,最終導致人類的滅絕。有意思的是,亞歷山大羅夫完成這次計算後就神秘地消失了,誰也不知道他的最後命運。



美國和蘇聯之間的談判過程中,有大量軍工系統科研人員參與其中。國家授權他們可以討論任何項目,甚至對任何隱蔽政策的討論都不加限制。在這些會晤中,學者探討了各種複雜問題的可能解決方案,例如,現有的洲際彈道導彈彈頭控制問題,潛艇攜帶核武器問題等。所有這些問題都以公開形式討論,學者們大多懷有最良好的動機去討論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


這些專家不僅參加了核武器限制條約的談判過程,也參加了後來《歐洲常規武裝力量條約》的談判。這些談判過程十分複雜,涉及很多細節問題,核武器談判相對簡單,只需核對雙方的核彈頭數量就可以了,而常規武器的談判就不容易了,還需要研究各種武器的質量、作戰效率、現狀等,甚至將地理問題也牽涉進來,討論這些武器在每個地區的數量問題,其中包括蘇聯北方地區、中央地區和南方地區,還有華約各國。現在這些華約國家大都加入到北約,戰略平衡打破了,90年代以後,戰略形勢明顯不利於俄羅斯。



蘇聯談判人員發現,美國十分清楚我國的武裝力量狀態。談判過程中,每當美國提出武器控制數字時,都與蘇聯的計算結果驚人的一致,其中包括飛機的數目。看起來,美國的情報工作做得還不錯,美國人善於分析所得到的信息。例如,他們相當了解圖-22飛機的能力,因此,在這一型飛機的歸屬問題上發生了激烈的爭吵:到底屬於戰術轟炸機還是戰略轟炸機?還有很多類似問題。雙方都是一開始就試圖將對方逼迫到防禦狀態,然後再採用退步方法,反覆拔河,最後才達成某種相互接受的協議。


一些蘇方談判人員,對當時的外交部長謝瓦爾德納澤(上圖右,左為戈爾巴喬夫)十分不滿,認為他是第一個投降派,並導致蘇聯的全面讓步。每當美方在某些方面被迫做出一點讓步,有利於蘇方時,遠在莫斯科的這位外交部長就下達指令,將北約國家的意圖強加在蘇聯做出的決定里。這種事情定期發生,來自外交部的強力擠壓遭到了國防部和克格勃代表們的反對,但軍委會和蘇共中央卻支持這樣的立場。實際上所有問題早在莫斯科定好了。這些部門的領導人事先開過會,做出了決定,然後才派人去談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諍聞軍事 的精彩文章:

TAG:諍聞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