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再去大都會藝術館,你需要優雅地付上25美元

再去大都會藝術館,你需要優雅地付上25美元

博物館在門票上可以分為這麼幾種:

要錢的;

不要錢的;

給多少都行的。

要錢的比如盧浮宮,15歐元;

不要錢的比如大英博物館,過了安檢就算進來了;

給多少都行的,比如大都會藝術館,「建議票價」是成年人25美元,但若不願意付這麼多,給多少錢都可以進去。

當初我第一次去大都會藝術館時,並不清楚票價政策,問售票者票價,裡面說25,我遞了25元給她,換得了一個顏色鮮艷的小圓牌子別在身上當作票。

大都會之大,細看的話,想在兩三天之內看完,都是不可能的。第二次去的時候,我已經知道了「建議票價」的政策,略有心虛地遞了一張五塊的過去,售票者依然利落地遞給我小圓牌子。

隨後又去過五六次,沒有花過全價買門票,而是常常花錢在館裡的書店買書。大都會惠我多矣,超過我為它的付出。

如果和國內一些動輒100+人民幣的博物館比起來,大都會的價值遠遠超過這些,門票價25美元也是良心價。只不過,那時我確實比較窮。

50年來,大都會是唯一一座「給多少都能進」的超大型藝術博物館。不過,這個「唯一」要在今年3月起被打破:

按照新規定,紐約州居民可以繼續付多少都行,新澤西和康州的學生也可以,這個範圍以外的美國人和外國人,則要付足25美元購票。

第一次看到這個消息,我真的很驚訝,首先的感覺是:這不像是紐約人的行事風格,而更像是某個習慣地方保護的中國小城市的作風。讓我想起曲阜,外地人進孔府孔廟門票180,本市人免費。

細了解之後,其實我非常理解大都會做出這個決定的為難,十年來,年遊客總數增加了300多萬,但門票收入佔比卻從近一半下降到了17%。我曾經很開心大英博物館免費,但也明白英國政府的巨額投入;盧浮宮15歐元收費,背後也有多項基金資助。

大都會的主席CEO認為,相比起其他大館,屬於紐約市的大都會藝術館很為難,MoMA、古根海姆一直就強制25美元收費,但沒招致什麼批評,規模大得多的大都會為什麼不可以?除了收門票,大都會還進行了裁員、減少展覽,並打算出售一棟公寓樓。

紐約的精英知識分子認為,應該讓經濟和政治部門為文化做出更多努力,而不應該把壓力轉嫁給公眾,甚至造成不平等。而且,「隨意付費」進入全美第一流的藝術館,應該是紐約人的驕傲,捍衛這一政策,應該像捍衛自由女神像。

中國的看客覺得很簡單,都收費不就行了么。況且,25刀也不貴,國內有一張梵高的藝術館都相當於25刀門票了,大都會有一面牆的梵高呢。

大都會藝術館是真正世界級的,它的體量、胸懷和格局都大過美國其他藝術館,應該和大英、盧浮、冬宮相提並論,這樣量級的大館,卻推出了一項偏向本地人,對外國人和外地人不利的政策,實際上有背於博物館的公共責任;也和紐約這個標榜移民平等的一流國際化大都市形象極不相符。

或許這是這個國家執政階層排外情緒的反應?至少這是公眾空間在退化。新政策很簡單粗暴地區別了本地人和外地人,紐約人和外國人。

《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羅貝塔·史密斯建議大都會推出一個這樣的廣告詞:「如果你穿著貂皮或者定製西裝,如果你全身上下的行頭超過了3500美元,考慮一下支付25美元參觀全世界最偉大的博物館。你會幫助到那些買不起你的衣服的人。」或許這樣能讓更多的不太富裕的人進來參觀,他們也非常需要步入其間。

新的門票政策已經是決定。再去時,我會很樂意地去買門票而不是懷著被強制的心思,因為大都會給我的知識和見識太多。唯一遺憾的是,即使買了門票,也不能再得到那個圓的鮮艷的小鐵牌子,因為門票的形式早已改成了更便宜的貼紙。

++++++++++++++++++

轉發、轉載須保留公眾號和作者信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木tinywood 的精彩文章:

TAG:微木tinywoo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