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節長假前,北京有什麼藝術空間和展覽值得一去?

春節長假前,北京有什麼藝術空間和展覽值得一去?

屋中有畫,等於懸掛了一個思想。新年伊始,北京依然有諸多藝術空間開展:

李怒:甚囂塵上

松美術館 至2018年3月24日

創作靈感植根於生活日常,李怒的作品總能恰到好處地將他對客觀世界的觀察和對現世的理解感悟融合貫通。而藝術於他則是一種有效的、將思想可視化的媒介。

藝術家的性格多少會被映射在創作之中,詩意、尖刻、幽默、戲謔、暗喻……這些都是李怒作品的特質,能把看似簡單的材料和場景幻成複雜多面的藝術語言,一方面需要藝術家對普世保有獨到的見解,另一方面也需要成熟與完備的創作表達能力。

「你趾間的風,驚飛我靈感的鳥群;我語言的土壤,一片狼藉。」舊馬廄成為了當代藝術的展覽場域,冬日的暖陽、悠然的白鴿、古樸的石甬道、斑駁的金牆頭,把這一切招呼到一起,留下的是每位觀者心中難散去的波瀾。

季大純:沉默之聲

AYE畫廊 至2018年2月24日

季大純,《骷髏》,布面丙烯,24x 36 cm,2016

初見季大純,有趣、好玩兒、接著才是靦腆、內斂。這位藝術家畫畫兒至今已40載,他筆下的一切也早就如本人一樣帶著強烈的個人色彩,點滴趣味皆在細枝末微間散發。

季大純,《故事結束》,布面丙烯,30x 320 cm,2016

看畫的人第一眼還覺得他的畫什麼都沒說,第二眼才發現它吐露出、了整個過去現在和將來。這種感覺難以言喻,也是忽遠忽近的,因為藝術家選擇反宏大敘事,把所有的內涵、情結和思索都埋進了縷縷線條和細細筆觸之中。

本次展覽呈現季大純最近兩年的創作,畫作的清冷呼應著窗外的寂寥之景別有一番韻味。畫畫的人會在作畫的過程和畫面中去尋覓自己的天地,達到一種「散逸」的平衡,可以說,對於季大純而言,畫畫不是簡簡單單在白紙上留下印記,而是創造某些東西。

陳冠希:音即是術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至2018年2月11日

陳冠希是誰?設計師、潮流先驅、流行歌手、話題明星……他是音樂人、是藝術家,是普通人,也是許多人心中獨一無二的英雄式的存在。本次與尤倫斯合作,陳冠希為觀眾們帶來了一場以音樂為媒介,與藝術相互動的特別體驗。

參展的22件作品包含陳冠希的獨立創作、與藝術家的合作創作以及他的個人收藏,同時每件作品都會與他的新專輯《一隻猴子第一部曲》中的一首歌相對應,實現探討「音樂作為藝術」的可能性。

陳冠希在UCCA住了3天的玻璃房子

藝術是一個討巧的東西,不管是商人還是藝人身份下的陳冠希,與當代藝術的標籤都是相匹配的:自由不羈、叛逆奇思、活在當下以及其他許多充斥著多元和潮流性的元素。而陳冠希自身也如同藝術概念一樣,無法定論。

楊識宏:計白守黑

亞洲藝術中心 至2018年3月4日

楊識宏,《時間是關鍵II》,布面丙烯,102 x 141 cm,2016

楊識宏的畫既凌厲又悠然。他的藝術創作形式涉獵攝影、版畫、素描、水墨、陶瓷等諸多領域,但從未脫離「生命意義的探討」這一主要創作軸心。在經歷了具象到抽象的創作發展過程後,最終專註在了內在世界精神性的反思之上。

楊識宏,《巨人》,布面丙烯,223.5x 172.7 cm,2016

自2007年起開始創作的「意識流」水墨系列啟發自書法實踐,旨在展現東方的骨法與氣韻。畫面中的留白與狂草交相輝映如行雲流水,表現了極為有特色的繪畫美學。

「表達方式在形式上體現為抽象性繪畫中舒捲自如的書法性用筆、黑白光影和色彩氛圍,其實質是藝術語言與藝術家追求的『內在真實』具有根本性的關聯」藝評人殷雙喜在評價楊識宏的創作時如是說道。

詹翀:模具

楊畫廊 至2018年3月11日

詹翀,《曲折的上鉤》,木板丙烯,112x 150 cm,2014

在自述中詹翀這樣說:「展覽的動機始於對『物體概念形狀』的想像,而印子源於特得姜的小說《72個字母》。工具對我們催眠,從而讓我們服從工具規訓的隱喻……」

本次展覽共由三部分組成——日常物功能的扭曲組合和抽象化;通過壓製圖像繪製的「印記」;以及圖中產生的模板和副產品。這三部分的核心是「有目的的形狀」。

這是繼2013與14年後,藝術家與畫廊的第三次合作,包含了繪畫及其他相關作品。詹翀希望觀者能夠隨著它作品畫面的呈現,去拋棄固有的對於物體功能屬性的認識,去擁抱一種全新的思維模式,神秘圖景的背後究竟蘊藏著怎樣的深意,或許每個人都會產生自己的簡潔。

群展:沒有冬天

EGG畫廊 至2018年3月7日

歐陽蘇龍,《多餘的光》,EPS丙烯,尺寸可變,2017

EGG邀請到于洋、雎安奇、戈子餘、葉甫納、朱佩鴻、劉爽和歐陽蘇龍七位藝術家共同參與展覽「沒有冬天」,以不同的形式、媒介、和藝術語言構建一個特別的觀展體驗。

于洋,《沒有「東」「西」》,廢棄包裝盒、箔宣紙、建築彩繪顏料,103x 125 cm,2017

格子畫、以草為形、空間裝置、指甲計劃、都市物語、絢爛星體、雕塑光譜,這是一場繽紛多彩的展覽,藝術家們突破題材的限定,把自己對生命的理解對生活的態度用藝術詮釋了出來,用想像帶領觀者進入了時間停駐的空間。

李承久:一不小心

芳草地畫廊 至201年3月3日

李承久,《DDINGGU-HERO》系列

繼2014年首展《小學一年級》後,韓國藝術家李承久將與芳草地畫廊二次合作,呈現代表作品DDINGGU、以及DDINGGU-HERO系列互動藝術作品。

李承久,《DDINGGU》,銅烤漆,30 x 20 x 25 cm,2017

「一不小心」——「既非有意為之,也不存在提前計劃。」李承久在談及自己多年在外學習與工作的經歷時這樣回答。藝術家將自己諸多方面的情緒及自由的天性都通過一隻名為「DDINGGU」的小狗釋放出去,留下輕鬆和暖心的喜悅。

奔波在各自的崗位上,每個人都會「一不小心」落入生活的怪圈或者承擔繁重的責任,而「DDINGGU」的無憂無慮告訴我們,一切終將會過去,我們也都會擁抱一個美好的結局。

群展:無盡的排練

墨方MOCUBE 至2018年3月11日

王凝慧,《無題》,釉面陶瓷,2017

藝術家的創作是一個在思量、激活和反覆中不斷演化變幻的過程。現世給予藝術家靈感和觸發創作的契機;一個碎片、一個詞語、一個畫面都可以成為新的線索,發散新的枝節。

黃朔菲,《支撐-3》,布面丙烯,50 x 50 cm,2017

Morse Peckham在《人對混亂的狂熱》中說:「藝術史一種排練,幫我們為某些真實情境做好準備,在這些情況下,為了生存,我們必須要承受認知上的壓力,而拒斥情感共鳴給予的認同安慰,因為這時牽涉到的利害關係往往過於重要,致使情感認同變得不當……」

此次群展旨在構建一個「排練」現場,跳開繁雜的線索、敘事和立場,呈現每個人眼中所捕捉到的、唯一的現實。

郝世明 出石

Hadrien de Montferrand 畫廊

至2018年3月3日

郝世明,《出石 No.1》,石上丙烯、雕刻,22×32×40cm,2018 Hadrien de Montferrand 畫廊

郝世明的作品擅於用自己獨特的「雙勾線條」語言消解和重構中國歷史中的文獻符號,將「書寫性」作為藝術語言方式的基礎,一方面追求對於傳統文化內在精神的探求吸納,另一方面對於語言、材料及空間的更多可能進行試驗,試圖達到與書法相同的表達狀態。

此次展出的以石頭為媒介地創作,是郝世明最新創作的階段性成果。藝術家將石頭作為一個單獨個體,通過在石頭上以解構文字的方式書寫甚至輕微雕刻,在保留石頭本來屬性、結構的同時又以藝術家自我的語言方式使石頭出離了其物質性,並介入形式,真正實現了與中國傳統繪畫地交流。

在紙上

博而勵畫廊 至2018年3月18日

黃銳 ,紫色與灰色的太極,紙上色粉筆,54.5x79cm,2014

本次展覽涵蓋了藝術家馮國東、黃銳、廖國核、鐵鷹、葉凌瀚和張偉創作的素描、水彩、水墨畫、蠟筆和丙烯作品。儘管藝術史常常忽視了紙上作品的重要性,但這一媒介卻是許多藝術家視覺語言的核心基礎。

每當我們被給予觀看藝術家的紙上作品時,都是能夠對作品背後的創作者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機會——黃銳的24件紙上作品,按年代順序勾勒了藝術家過去四十年的創作歷程;張偉格外感興趣於紙張的特性,特別是在中國傳統水墨畫之中,墨汁在宣紙上滲透所製造的獨特視覺效果;廖國核的紙上作品,可以算是藝術家在創作大尺寸油畫作品之前的靈感記錄;鐵鷹的紙上作品為觀者提供了理解藝術家實踐的私密體驗;馮國東的自畫像完成於他生命的最後一年,投射了藝術家對自我最為坦誠的省思。

文:Taffe Tang

#你最迫不及待參觀哪場藝術展?請在留言中與我們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核電中東文摘第35期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