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和富水河的故事

我和富水河的故事

我是土生土長的應城人,應城的境內河港縱橫,西北水庫密布,南部湖泊毗連,塘堰遍布整個城市。主要有涢水、漳河、大富水和漢北河四條河流。這四條河流中,和我關係最密切的就是富水河了,富水河邊滿載著我成長的記憶,我在富水河邊也留下了很多很寶貴的故事。

溫馨·童年

幼兒園時,我的大伯在富水河附近的一個工廠做工。他會帶我去富水河邊玩耍——往往是在午睡以後,他先給我摘一把豌豆,吃了以後滿嘴清香,再去河邊掬一捧清流凈手——河水微涼,我心懵懂。

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富水河就成了學校師生春遊的目的地。我們會在一個春日的周六出發,浩浩蕩蕩的走向事先選定好的富水河堤的某個開闊的地方。然後是遊戲、野餐、合影。有一年我們還參觀了應城市自來水廠,了解了自來水的凈化過程,別有趣味的同時增長了知識。

小學的某個暑假的一天,在徵得家長的同意以後,我和院子里的另外兩個朋友一起到富水河邊進行真正的野炊。我們帶了一個酒精爐、一瓶酒精、一小瓶食用油、幾根火腿腸、幾包速食麵,一起烹飪。後來我們的速食麵煮多了吃不完,就招呼一個經過河堤賣雪糕的老奶奶一起吃。我記得,那個年代還是用保溫瓶賣雪糕,並且雪糕的包裝材料都是紙而不是後來的塑料包裝。

激情·少年

初中開始,夏天我有時會和家人到富水河邊游泳。那時候的富水河是很清澈的,河裡擠滿了大人、孩子。我到現在都是個笨拙的旱鴨子,那時候自然也是要用游泳圈的,我記得有一種游泳圈是橡膠車胎,非常結實、耐磨,比市面上花花綠綠的游泳圈實用多了。和大家族裡的孩子們一起到河裡去的時候,我往往是最膽小的一個,真正游起來,我也是最慢的一個。但那時候游泳也帶給我很多的樂趣。

初中時有個固定項目是雷鋒月去敬老院敬老,應城的敬老院就在富水河邊,那時候的我們,每次會在敬老活動結束以後去富水河邊玩。有一次,幾個女生順著一排沙袋走到了河心的橋墩卻不敢回到岸邊,站在河心裡一聲聲尖叫,男生們只好去到河心的橋墩將女生「解救」出來。那一次的故事是有驚無險的。

夢回·青年

伴隨著我的成長,我知識的增加,我閱歷的豐富,突然間,富水河和平凡的應城一樣,讓我漠視起來。地理上,我開始知道更多比富水河寬廣得多的河流。文學上,我看過古今中外很多描寫那些著名河流的文字——例如,我知道馬克吐溫筆下19世紀的密西西比河上的故事,我也拜讀過張承志著名的讓人十年之內都不想寫河的《北方的河》。那時候,我帶著很多嚮往慢慢開始關注故鄉以外的河,故鄉以外的世界。

後來,我真的到達了。

我見過長江的博大,我見過贛江的溫和,我見過九寨溝的清麗。我計劃著繼續征服這個國度,甚至有可能走出國門去探索外面的世界。是的,外面的河真的很好,很浩瀚。可是,當我真正到達的那一刻,我卻覺出了自己的渺小,以及自己與它們的疏遠。它們很美,卻與我無關。我在外面波瀾壯闊的世界裡卻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異鄉,畢竟不是故鄉啊。

無論走得多遠,我始終,是富水河孕育出來的後代。

龍應台帶領著她的母親去瑞士旅行,母親在異國的美景里念念不忘的卻是回不去的故鄉淳安的水。《小王子》裡面的小王子在擁有了自己的玫瑰花以後遇上了一片更大更美的玫瑰園,卻還是將所有的愛給了最初的那朵玫瑰。

每個人,都和故鄉連著一條臍帶,都被最初的愛打下了烙印。

特別,是我在異鄉拼搏失意的時候,我愈加懷念我的富水河。有好幾次,我都夢見它了。

我的夢,交織雜糅著富水河的四季和我的想像:太陽照在雪後的富水河上,雪未盡融,河中有石,石邊水流潺潺,岸邊雪松青翠。我還年少,我身輕如燕,我蹦蹦跳跳的踏石行歌。在都市森林裡身心疲憊時來上這樣一個美夢,真教人要永遠沉醉,不願醒來。

希翼·未來

種種因緣際會,我還是回到了故鄉,回到了富水河邊。

故鄉還是從前的故鄉,富水河還是從前的富水河,但我,已經從一個不諳世事的孩子成長為一個心事重重的大人,也帶著很多故事,有過笑、有過淚、有過得意、有過失意。時光磨去了我的稜角,卻沒有磨滅我內心的火焰和希望。但是,在這裡,真的還有希望么?又或者,在這裡,難道真的就沒有希望了么?

其實,我是茫然的。我並不知道我和富水河的故事該如何繼續。我只是很安然的享受著被故鄉、被富水河接納的那種感覺。

那個夏天,雨一直下著,整個城市進入了應急響應狀態。富水河及其他河流默默的承載著過量的河水,它旁邊駐紮著部隊、防汛人員、和這個城市心急如焚的決策者。所有人的心情都被汛情的變化所牽動而七上八下,整個城市突然有了一種悲情——所有人,都蓄勢待發的準備保衛家園,生死與共。

突然間,我就明白了一個道理:這個時代,其實是一個整體,每個人的存在,每一個微小的、不起眼的角落,都有它的意義。我們始終要關注的,就是這個整體。我存在之於故鄉,故鄉之於這個時代的意義,也許不重要,但決不能被忽視——時代真正的進步不在於最前面的能走多遠,而在於後面的不能太落後。即使有一些已經登到了金字塔的頂端,但如果另外一些還淪落在蠻荒中,那也是我們共同的失敗及恥辱。現在的我,不僅只是承載屬於我的責任,我也可以通過我的努力、我的奮鬥,來讓我的故鄉變得更好,讓我的富水河孕育出更多滿懷希望的孩子。

有人說:人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我經歷了第一重,也經歷了第二重,現在,我又到了第三重。從第二重到第三重的決定性因素在於:你願意詛咒這個世界的黑暗,還是願意點燃蠟燭照亮這個世界,讓山更青翠,讓水更明澈。

我想,我會在這裡,繼續奮鬥,繼續創造,繼續書寫更多與富水河有關的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應城文韻 的精彩文章:

TAG:應城文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