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要給我們說什麼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要給我們說什麼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要給我們說什麼

《道德經》第一章

道,可道也,非常道也。名,可名也,非常名也。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可道也,非常道也。名,可名也,非常名也。」下面我們具體探討一下這兩句話所含的內意。

道,可道,非常道。道本來是個抽象的東西,但它可以說,可以表達出來,但又不是常態的那種表達。那麼我們這種牽強附會的現象是非常還是常?我想肯定是非常。所以大家在生活中,以及在修鍊中就要適應這種變化,不適應,今後碰到的很多信息上的聯繫你就解釋不通。因為你心裡無論如何拐不過彎兒來。這個拐彎兒怎麼拐呢?就像當初西遊記裡面說的一樣,孫悟空太過於表現自己,它的師父,菩提老祖,就在他的頭上敲了三下,敲這三下明明是懲戒,但如果單純從壞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你就會產生消極的因素。這個道是非常道的,它不是單純從壞的一面去想問題,它從好的方面去想問題,這個好的方面是什麼呢?這就是啟示。實際上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有啟示。只不過是我們忽略了它。師父打了猴子三戒尺以後,把手一背,就進房裡去了。猴子怎麼想呢?他想打我這三戒尺,是叫我三更以後去見他。把手往後面一背是讓我走後門,那肯定不能走前門了,耳提面命的時候,只有走後門。這就是我們講的道可道,非常道的一個簡單的例子。大家要習慣於這種例子。這種例子在我們的生活中,作為大道來說,它時時刻刻都用這種方式來啟示我們。為什麼要用積極的心理狀態去迎接它呢?因為只有這種心理狀態才是符合於道的。這種狀態就叫水的狀態。這就是我們讀《道德經》最重要的核心部分。上善若水,水有些什麼特點呢?水利萬物而不爭。它首先考慮的是對人家,對萬事萬物都有積極的作用,它不考慮消極的東西。就是你再怎麼臟,再怎麼不受歡迎,它都可以把你容納進去。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可容的一部分。可容的一部分實際上是我們修道的一種核心。希望大家以後從這個角度多思考一些問題。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要給我們說什麼

名可名,非常名。就像我們剛才講的,如果我們對一個實給一個名的話,就是我們的名實概念。古人的名實概念比《道德經》產生的要早。名實概念是我們古人在對待萬事萬物中所形成的一種理念。他知道這個東西你給它加上名以後,它和實際之間有區別。只有中國的學問里才有名實之爭,西方,由於他們文字的字元沒有形象性,所以他們沒有名實之爭。中國的文字帶有形象性,所以相對說來,可以把形象概括在文字當中去進行表達。所以當你說名可名,就是可以給它一個名字,叫做道。但是不是常人所說的那種名。比如我們走的道,也叫道,天道、人道、醫道,都叫道,各種各樣的學問都講究道。是不是《道德經》中所說的道?不是。它所說的是非常態的名,我們把這個問題要想好,你在理念上一定要知道,這些字元的作用不是絕對性的,它是相互有關聯的。就像我剛才說的那個蘭州,這個道,你真正的要修,它首先的一個字是「難」,為什麼難呢?因為它是抽象的。第二一點,它是生源,是萬物之源。只能是它能看見你的全貌,而你卻看不見它的全貌,這就叫源頭。比方說,如果我們沿著長江,上朔到金沙江,再上朔的坨坨河,然後上朔到昆崙山裡面去了。這個時候我們就不知道,長江的源頭到底在哪裡,因為上面有很多支流,都匯到坨坨河裡面去了。甚至有的地方支流也斷了,成了沼澤地,然後再往長江裡面流,很多源頭匯在一起,真正的源頭就找不到了。就像這個道一樣,它是生源,它是萬物之源,所以說你要找它是非常難的。它很抽象,這個東西沒辦法捉摸。所以今後在修鍊中這些最常見的文字遊戲我們就要習慣於它。從什麼角度去習慣呢?就從我剛才打的這個比方中,就像唐朝的一首詩所寫的一樣,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共飲長江水也好,黃河水也好,松花江水也好,我們共飲了它的水,但不一定得知道它的源頭。這就是我們自身在生活中所容易忽略的地方。那麼我們應該從什麼地方開始修呢?應該從具體的角度,從每一個細節上,去慢慢的體會老子所說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全面性,抽象性。全面性是說你怎樣從陽性的角度去思考它的意思,然後從陰性的角度去把握自己的修鍊。從這兩個角度你都要去想一下。實,為我心之子,就是實際的一面都是因為我們的心給它命名而造成的。那麼,在生活之中修道,就很容易了。就是你有了這種概念以後,你知道你很多的理念和想法都是由於心造成的,如果你離開這種想法,而是從自己的實踐中,從對自然的認識這個角度去產生這些理念的話,你修鍊起來就有很多的捷徑可以被你觀察到。常道之中,對於迷失本性的大眾來說,道,只有強之以名,而對應於凡心。常道對於我們來說,它實際上是一種虛像,相當於道的虛幻一樣。你給了它很多的名,但最終歸納起來,就象科學的發展一樣,他沒有很具體的結果告訴你,儘管這個東西很具體。比方說人的很多疾病,比如感冒,西醫說它是因為病毒造成的,現在有了遺傳學以後,有了DNA的分析以後,醫學中的很多概念就提升了。當然我不把它叫做一種矛盾,而叫做一種提升,這個疾病的產生是因為你的遺傳基因裡面有很多對應的地方本來就有這種信號,你才容易感冒。有的人經常感冒,有的人一年也難得感冒一次。有的人很均勻的每年感冒一次。這些特點都是由什麼造成的呢?從醫學對脫氧核糖核酸的研究來看,在人的遺傳基因裡面有特殊的符號去記錄它。這個結論和原來的病毒學說到底矛盾不矛盾?我想並不矛盾,但是它能夠說明一個道理,首先任何事物都是內因起根本作用的。而外因只是個起導向作用的條件。比如風吹著了,你就容易感冒、傷風,但有的人沒有這種特殊的基因,風吹一兩次他根本都不在乎。這個現象就說明內因,如果你的身體強壯,就是你的基因健全或者完美,就可以起到保護自己身體的作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要給我們說什麼

非常名。在我們的實踐中要注意,我們自己給事物所下的結論,需要我們用自己的經驗去接受它。就像我剛才講的醫學概念一樣,現在對醫學的概念,都很執著,總覺得醫學上的分析是非常可靠的。一天要吃多少個雞蛋,多少糖,多少維生素,都有一定的要求,但實際在我們的現實中不是這樣的。那麼人的營養和什麼有關,我想如果我們有了一定的修鍊經驗以後,就知道,人的營養,要靠內在的機制才能發揮作用。我們生活到底是追求內在機制的上升,還是追求生活品位的上升?現在很多人談生活中的品位,就是人活一世,有很多東西要去經歷它。追求生活中的一種享受,追求對生活的感受,感受中又要講品位,這些東西,在我們的現實中,已經是越來越多了。那麼我們到底是追求內在的一面,還是追求外在的一面呢?我想這就和道可道,名可名這個概念正好相對應。就是你要追求它,但它不是常態的狀態。你要想逃脫六道輪迴,那就不是常道中的這些思維所能夠逃得脫的。就是你絕對逃不脫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