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長安萬年之十二:崇國,周族東進的絆腳石

長安萬年之十二:崇國,周族東進的絆腳石

為方便閱讀,請點擊「自然自覺自在」,關注此公眾號!

當周人在周太王(古公亶dǎn父)的帶領下走出高原大山,來到關中平原北緣的岐陽定居下來時,商朝的氣數已經差不多快盡了。廟號為「高宗」的商朝倒數第8位商王武丁已死,生前治理得還算強盛的古老殷商,在最後幾位商王的折騰下,開始走上不歸路,直到被最後一位商王帝辛,即商紂王,折騰個精光。

武乙是殷商的倒數第4位商王。他在位期間,做了一件「周人瞌睡,商人送枕」的事情。據史載,公元前1150年至公元前1100年,周人首領古公亶父立志振興周族;而公元前1147年至公元前1113年在位的商王武乙,封周古公亶父為諸侯。周人在歷精圖治,處在上升通道,一隻眼睛盯著自我發展壯大,另一隻眼睛盯著東進滅商。而處於下降通道的商朝的統治者,在這個時候卻賦予周人政治地位,這對周人是如虎添翼,而對商人是自掘埋墓。

正如周人心中始終把商朝作為仇敵一樣,商朝也始終惕防著周人的發展壯大。殷商政權建立初期,借著消滅夏朝殘餘勢力,商朝也對周人痛下殺手,逼得周人不得不退出富庶的長安地區,在艱苦的西北地區流浪了將近500年之久。周人退出後,殷商立即將受自己控制的「崇」國安排在長安地區,作為西部屏障。「崇」國,是殷商防周的另一項重要措施,也成為周人東進的巨大障礙。

崇國的歷史非常悠久,國名最早來自古地名:崇山。由於我國古代許多部落曾活動於崇山周圍,所以,「崇」作為國族名稱,應該起於唐堯虞舜時期,在夏、商兩個朝代都有崇國。

唐堯時期,因夏禹之父「鯀(gǔn)」建造城郭有功,堯把崇地(在今天河南登封市嵩山周圍)封給了鯀,並讓他負責管理那裡的土地和人民,稱「崇伯鯀」。《尚書?禹貢》把現在的嵩山稱為「外方」,後來稱為「崇山」,夏、商時稱「崇高」。「崇山峻岭」中的「崇山」原意指的此山,「崇高」一詞也緣於此。至於現在我們熟悉的「中嶽嵩山」的稱謂,東周時才定為中嶽,五代以後改稱為嵩山。

由此可見,「崇」國最初可能是活動於嵩山附近的一支夏人部落,地位很高,受夏禹的父親領導。商湯滅亡夏朝後,崇受制於商王朝,為了生存和利益,屈服於商朝,接受殷商的安排,西遷到今天的長安地區,成了商朝在西部邊陲的一個重要方國,充當著監視、壓制、阻擊周人東進的重要任務和獨特角色。

「崇」國在歷史上的表現卻很差強人意。夏朝被殷商亡國,作為異族的周人,以「后稷」(農師)之職,尚且能夠與夏朝共進退,寧肯隨夏朝的一支流浪西北,也不與仇敵殷商妥協屈服,以堅定的周人品德、堅強的周人意志,走出了一條周人獨特的道路,被後世稱道。而作為夏朝的前身,大禹的父親之國,夏人的先祖之邦,卻苟且偷生,毫無進取精神,為利益而棄大義,任由殷人擺布,甚至主動充當其工具和爪牙,真是夏朝的恥辱!

我們熟悉的「助紂為虐」一詞,就是緣於「崇」國的表現。這在今後還會講到。「崇」國既然是周人東進的絆腳石,那麼,第一個被東進的周人踢開,便是其命運的必然。

「崇」國,夏族的本姓姒(sì)姓。根據考古判斷,其國都在長安地區的灃河西岸一帶。2010年11月,在陝西西安灞橋區燎原村北考古發掘了老牛坡遺址,這裡被推斷為「崇」國的一個重要遺存。儘管發現較晚,但它一經被發現,便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此可見其意義之重大。

老牛坡遺址是新石器時代至商時期(約公元前4000年-前1100年)遺址。其中商代遺存包括房址、灰坑、墓葬與車馬坑、陶窯等,出土各類銅、陶、玉、石、角器。發現有一座東西長37.5、南北寬約15米,總面積達560平米的大型宮殿建築基址。遺址中發現青銅冶鑄殘渣,出土有陶范、草拌泥牆皮殘塊等。從其規模和結束年代來看,也與「崇」國情況吻合。

這麼有特色的古國遺存,有機會的話,一定要去看看噢。去的時候,記得心中默念「崇山峻岭」、「崇高」、「助紂為虐」等違和感極強的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然自覺自在 的精彩文章:

長安萬年之九:三棄不死,取名為「棄」

TAG:自然自覺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