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七十七天》,找到你自己
前幾天出差成都,與一位好友短聚,在他家裡一起看了他推薦的一部電影《七十七天》。看完之後我認真的覺得這是部非常震撼人心靈的電影,兩個非常狀態下的真實人物,真誠、勇敢的面對命運選擇挑戰,不懈的追尋著內心最初的夢想與真正的自我。值得每個人靜下心來好好去深度思考:我是誰?我該怎樣活著?
這是一個全民焦慮的時代,我們在這個時代成長、生活、追夢。似乎我們每個人更容易讀懂別人,卻不懂自己。把注意力都過多的關注於這個世界的變化,卻忽略了自己是誰,忘了思考該怎樣活著。
這部電影帶給了我不少的感悟,不由得對生命充滿敬畏,借用知乎上對該電影的評論:更懂得了怎樣讓自己與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和解。
男主和女主他們演繹的生活其實是對我們生活的一種投射,在他們身上我們多多少少能夠看到自己的影子。我想一個正常的人是不會選擇在沒有後援供給沒有任何一點安全保障的情況下,獨自一人橫渡高海拔無人區,各種野生動物(狼、氂牛等),分分鐘都會要了他的命。我開始也不能理解,但從他說的那句話中,我知道,他所追求的大概也是我們所追求的吧。「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活到三十歲死了,八十歲才埋,我只想證明我是不是還活著?」
看完這部電影,看到男主經歷了這麼多次的死裡逃生,才知道生活的美好,才知道珍惜每一天,才知道感恩生活。但當我回到貴陽再看第二遍時,我發現上帝賜予我們的並不僅僅是這些,我們需要找到或是發現支撐我們生命力量的「心中的那一束光」,或是能夠把我們的心靈塞得滿滿的那一份「情」。
當男主瀕臨絕望兩天沒有水喝,在等死狀態的時候,他頭腦中回憶著和女主相處的點滴,依然手握女主送給他的護身口哨,這就是他活下去的希望,即使他在無助到準備吞下硬物避免口腔粘連或是已有有輕身想法的那一刻,他還是靠著這份似乎很飄渺的「情」,重新活了回來。因為那是一束光:希望與愛。
原本我以為每個人的人生軌跡不同,是跟自己的出生境遇有關,所以有的人會活的很痛苦,有的人活得很積極。但現在看完《七十七天》後,我才感覺到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幸福一生之說,我你他,都曾有過對自己失望到絕望到想死的程度,無一例外。煩惱和悲傷人人都有,如同女主,她原本也是和男主一樣,是激情澎湃的追求自我的女生,為了去拍下岡仁波齊的星辰,意外摔傷,從此下肢癱瘓。在外人面前她是那麼的自強,她的存在似乎就是一種勵志的象徵,可是她面對的殘酷現實分分鐘都會把她推向崩潰邊緣。
從此女主敏感多疑,她不願意接受別人的幫助,她習慣了讓自己硬撐,真實的她,不是每天都像她演講時的優雅從容淡定。看她那麼勵志的給她的殘疾同胞們煽情演講,在輪椅上自由飛翔的跳舞,彈唱有故事的悠揚動聽的歌曲,你看到的她,是那麼的溫暖堅強。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不是的,她需要每天和自己殘缺的身體共融,需要一次次挑戰自己的身體極限,那些閃閃發光的夢想,是她活下去的力量。地獄和天堂,只在她的一念之間。
下肢癱瘓的女主,沒有選擇乖乖的坐在家裡,怨天尤人的哀怨過一生,而是開著改裝過的小車,去四處看她想要看的世界,即使已經大小便失禁,即使半路輪胎壞了,她依然靠自己撬起千金頂換了我們正常女生都拿不動的輪胎,即使輪胎重重的壓在她唯一可以動彈的上半身上,她都會選擇像螞蟻一樣一點點的移出來。雖然她每天都在殘酷現實面前,在堅持和絕望之間,不停的自己折磨著自己,但好在她都會在發泄完情緒之後,對著跨過來的「地獄之門」高喊:「去他媽的命運」,這就是我所理解的漂亮。
勇敢面對,活出自我,活給自己看。我相信每個人都有兩面,一面積極一面悲觀,無論是誰。即使在面對自己的時候,我們內心的腳本,角色也會在不停的切換,這就是對自己不夠篤定。以前我會覺得自己經常有糾結的情緒在,是不是一種病態?現在看來,錯了,大錯特錯,翻翻看古往今來的那些哲學家,那些傑出人物,哪一個不是跌倒了爬起來再跌倒再爬,這樣往返重複啊!若是如那些心靈雞湯所講的,可以做到足夠對自己篤定,那怎會有那麼多企業家一夜愁白頭。
成長的路,都是自己一個人走出來的。
劇中的男主或是女主大多的時間,都是一個人在和命運博弈,可能我們以為他們是孤單的,但你有沒有發現,他們在一次次掙扎中,找到了自己,也成全了自己。不要逃避,凡事懼怕獨處的人,是不敢直面自己內心的人,是糊裡糊塗拒絕成長的人。小編一直認為習慣獨處,是自我提升的首要條件。(最近小編也在認真思考建立家庭影不影響獨處和自我提升,內心深處的愛與責任油然而生。)
GIF
復旦大學的哲學系教授陳果曾講:「幸福三部曲:找到我自己、成為我自己、實現我自己!」
這個世界上不可能有一個人完完全全對你的所思所想完全理解和接納的,你需要分清楚,當下的生活,是你想要的,還是別人所希望的。當遇到艱難選擇時,一定要給自己一點獨處空間,因為在不傷害別人的情況下,你完全有百分之百的權力成全你自己。使自己短暫的一生,少留下一些遺憾。
曾經看過威廉·布萊克在《天真的預示》書中的一句詩歌:「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雙手握無限,剎那即永恆」。
不要太在意別人眼中的你是什麼樣,只做你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即使在別人看來是多麼的弱智,那有何妨?你沒有義務把自己活成別人想要你成為的模樣。就像男主角,他會選擇給自己這樣一種挑戰,明知道他存活的概率很低,他依然迫不及待的冒這個險。
這部電影還讓我們懂得:無論你行進的道路上有多累,都別丟了感受生命的力量,哪怕面對的是一條小狗,最讓我感動的,是在男主好不容易撿回一條命後,他依然選擇屢次犯險救一條小狗。只因為聽到它那奄奄一息時叫的那兩聲哀鳴。
所以我們每個人內心當中都住著一個善良的自己,只是我們平時都習慣性的麻痹了,當我們感受到自己所擁有的這份善良時,我們才會感覺到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愛的人。
帶著這份純真,簡單執著的活出你自己風彩,感受一花一世界,帶給我我們的感動,即使遇到暴風驟雨,又怎會撼動得了你我他!
人在路上,心在遠方。
去想去的地方,勇敢出發。
願我們都有能做自己的自由和敢做自己的膽量。
【作者簡介】
小龍,無知有畏的天秤男一枚,開講文筆公號主編。
讀自己喜歡的書,愛自己喜歡的人,講大家喜歡的課。
—End—
若覺可讀,歡迎推薦給朋友,甚幸!


TAG:蒙小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