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日本急救包里都有些啥
日本列島地處歐亞大陸板塊、北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及菲律賓板塊四個板塊的交界處。
是地震頻發之地,面對如此險峻的自然挑戰,如果想減少災後傷亡率,首先做到的就是居安思危。
獨特的房屋結構和平時訓練的災難演練暫且不說,今天小編就去扒一扒那小小的急救包。
在日本,急救包被稱為「非常持出袋」是日本政府呼籲的家中必備物品。
水和食物是首要的必需品,通常避難包里會放4瓶保質期為5年的保存水,每瓶500毫升,能夠滿足人體3天的基本攝取需求。
唯一的食物則是3罐110克的餅乾,保質期同樣是5年,採取易拉罐裝設計,讓小孩和老人都能輕鬆開啟。
除了避難包,大多數日本人還會常年在家裡儲存一兩箱保存水,一旦被困家中,它能讓你活下去。
考慮到災後可能發生的傳染病,避難包里需要備有1瓶酒精消毒啫喱,乾洗即可除菌。
免水洗的洗髮水在東日本大地震中備受好評,只需輕輕塗抹在頭髮上,就可以清潔頭髮、消除頭皮不適。
還有濕紙巾1包,不能洗澡時可用來擦拭身體。
手電筒用於發出急救信號便於施救,同時地震後會產生大量的粉塵和顆粒物,備有口罩來保護呼吸系統。
一般地震後會下雨,雨衣也是必備物品。手套和安全繩用於逃生。
裝備了這些,避難包也並沒有塞得滿滿當當,最上部留出10厘米空間,讓人們裝私人物品,例如手機和重要文件。
日本紅十字急救員的建議包括:個人印章、現金、健康保險證、身份證明書、母子健康手冊、銀行卡等貴重物品,以及毛巾、塑料袋、筆記本和1個頭盔。
除此之外日本公寓都配備急救箱,裡面有緊急照明用的手電筒,一條很粗的避難用繩梯,還有一張標明了整個公寓緊急出口的疏散圖。
這不,在日本留學的小夥伴就收到了教授給的純凈水
小小的急救包不僅體現了日本人居安思危的意識,也體現了其無微不至的細緻啊。
日本物語
前身為日本戰國歷史文化社區浪人御所「看日大本營」(2006年創欄)與日本視角(JPSOO.COM)旗下APP聯合發行。旨在以文化、歷史、旅遊、教育、匠人等角度,闡述中日之間的差異引發用戶思考,促進中國年青人對日本的全新認知,希望能有態度、有深度地傳遞有用的知識。
GIF


TAG:日本物語 |